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东风大自主200万辆 尝试三条道路破难题

东风大自主200万辆 尝试三条道路破难题

大家车网 2011-08-02 10:03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近日,在乘用车领域,东风汽车为实现“2015年200万辆”的东风大自主战略目标,尝试通过三大路径突破销量。但是否能比其他汽车集团更快进入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还有待观察。

7月以来,东风汽车集团新闻不断,从人事变动到东风有限新中期计划,到东风裕隆首款SUV下线。看似几个子公司的新闻,但却有一个共性——直指东风汽车的自主战略。在乘用车领域中,东风汽车集团的目标很明确——按总经理朱福寿所言,东风大自主战略确定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 180万辆至2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规模。

与宏伟的目标相比,东风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当下销量相距甚远。想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不走寻常路。走不同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微博)集团之路。有点意思的是,东风汽车集团确实选择了这种方式,他的自主品牌战略分三路出击。而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等通常兵分两路,甚至一路。

第一条路,即推进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发展。按照东风汽车集团的规划,未来将“形成2+2的事业布局”,即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小康汽车公司,加上东风柳州汽车公司、郑州日产汽车公司。具体落实到自主品牌上,自主品牌乘用车计划2015年销售120万辆。其中东风风神是“2+2”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东风汽车200万辆“十二五”大自主乘用车规划中,东风风神将占据15%——计划销售30万辆。

第二条路,合资自主品牌。这也是其他汽车集团目前均在积极推进之事(除上汽集团目前尚未推出合资自主品牌乘用车外)。东风汽车集团是拥有合资公司最多的汽车集团,也是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最多的企业。三大合资企业——东风有限(东风日产的母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本田将全力推进合资自主品牌汽车,计划2015年实现年销40万辆的目标。

最引人关注的是东风有限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东风有限是东风汽车集团最重要的资产,产能、销量均占据东风汽车集团的一半,其利润贡献更超过一半以上。作为东风汽车集团和日产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东风有限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东风汽车集团的业绩。

在东风有限日前公布的新中期计划上,我们看到合资自主品牌的推进。这不仅体现在销量上,也体现在产品上。日产全球老大戈恩表示,启辰自主品牌2015年计划销售30万辆;此外,还将在中国推出启辰纯电动汽车。如果说传统汽车代表着现在,那么纯电动汽车或许代表着未来的竞争力。(当然,在抢占市场之外,推出符合中国产业政策的一些新产品,换取扩产、新合资也是合资自主品牌跃进的推手之一。)

第三条路,这是东风汽车集团与众不同的一条路——推出大中华品牌乘用车。在牵手台湾裕隆后,东风汽车集团成为首个拥有大中华品牌乘用车的汽车集团。在东风汽车集团的规划中提出,要以东风裕隆为主体发展“纳智捷”大中华品牌乘用车,计划2015年销售20万辆。

说得简单一点,这也是合资,只不过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企业的合资,但这个品牌属于中国。但与其他合资自主品牌相比,东风裕隆也必须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方能走得快。因为裕隆的强势在于电子、IT,在汽车领域并不知名。一个不知名的汽车品牌,一个自主品牌想在中国内地被买帐,这需要个性和特性。在东风裕隆首款SUV纳智捷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路径——以科技性为主打,科技配置全是50万元至80万元的豪华车上有的;以低价格占领市场——售价在20万元左右,中级车的价格。如果纳智捷的安全性能够让消费者信服,那么这种巨大的落差或许能让他在中国内地闯出一条路来。

如果以销量为目标,那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并不意味着东风大自主押注三条路,就一定比其他汽车集团更快通向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