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8-02 09:19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国内媒体应该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包容,而不是一味进行讽刺和挖苦。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国内媒体争先恐后报道自主品牌汽车的负面新闻,把唱衰自主品牌汽车当成一种时髦。
其手法先是集体唱衰,什么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冬季、生存维艰、全面溃退,到了必须断尾求生的地步。然后是个体唱衰,什么吉利汽车负债率过高,资金周转困难。长城汽车负债率3年增加4倍。
其实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表现并不差,基本和大市同步。与国际跨国汽车巨头相比,吉利汽车负债率不算高,资金状况非常良好。而长城汽车目前的负债率只有56%,在汽车整车企业中处于很低的水平。
唱衰自主品牌并非始自现在
最近这些年,自主品牌汽车经常受到国内一些媒体的冷嘲热讽。2008年中国4家自主品牌汽车携产品参加底特律车展,国外媒体对此给以极高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善意批评。相反,国内一些媒体则指责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班门弄斧”、“丢人”。
明明是安全碰撞水平迅速提高,有媒体不顾事实、黑白颠倒,撰文说自主品牌汽车为何在C-NCAP碰撞成绩中屡屡垫底。
国际金融危机刚刚开始之际,国内车市出现停滞现象,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压缩产量,调整人员结构。奇瑞汽车不再吸收实习生进入企业工作。某财经类媒体大肆渲染奇瑞汽车要裁员六千。奇瑞一位高管哭笑不得地说,如果裁员六千,就等于裁掉三分之一员工,奇瑞还怎么正常生产?关于大幅裁员的报道也涉及到比亚迪。这些报道其实都是捕风捉影,根本不是事实。
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一大批自主品牌新车型纷纷亮相。一些媒体视而不见自主品牌汽车的巨大进步,而是用放大镜去看待这些车型,横挑鼻子竖挑眼,多款新车型被指责为是山寨版。
对于合资企业研发自主品牌汽车,一些国内媒体也是屡屡进行挖苦。殊不知这是后合资时代合资车企转型的需要。
国内一些媒体为了唱衰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连立场都有问题。
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进步神速
这些年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得到快速提升。前些年,国内轿车市场日系品牌第一、德系品牌第二,自主品牌位居第三。而从三年前开始,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德日,名列第一。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达到30.81%,比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汽车与外国品牌同台竞技,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最大赢家。
一家跨国汽车巨头的公关总监看了吉利汽车的展台和展车后,觉得非常吃惊,没想到做得那么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拿了一支测试笔,测量比亚迪展车的漆面鲜映性和汽车缝隙。他对比亚迪汽车(微博)的造型、发动机、电动车感到很惊奇。对比亚迪汽车漆面的鲜映性和缝隙,认为和大众汽车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专程前来上海参加车展的众多跨国汽车公司高层,最感兴趣的展台不是外国品牌,自主品牌。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汽车展台,成为外国记者最感兴趣的展台。 一位长期报道国内车展的资深汽车记者认为,从本届上海车展可以得出一个印象,自主品牌的展台水平和展车水平,一点不比跨国公司差。
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是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主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一是品牌数量少,影响力小,尤其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上各类名牌商品共约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拥有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而中国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二是品牌生命周期短,附加值少,对经济贡献度低。我国每年新增几十万个品牌,但生命周期平均不足2年。自主品牌的附加值偏低,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据测算,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 60%,而我国还不足20%。
在国内汽车市场,总体来说自主品牌超过外国品牌,但在发展最快的轿车领域,仍然是外国品牌占了七成。其中利润最高的中高级轿车则基本上是外国品牌的天下。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国家支持下,国内汽车企业付出了巨大努力。2009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国家将在技术开发、政府采购、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品牌战略是国家战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自主品牌战略在汽车领域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时间还很短,确实很稚嫩,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但其勇气十分可嘉,进步十分神速。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国内媒体应该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包容,而不是一味进行讽刺和挖苦。唱衰自主品牌汽车,就是唱衰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完)
责任编辑: 杨小枫
上一篇:崔东树:欧系中高级轿车吹响“集结号” | 下一篇:李刚:能源短缺问题会“憋死”中国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