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配套不完善 新能源车“雷声大雨点小”

配套不完善 新能源车“雷声大雨点小”

大家车网 2011-06-28 07:2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工信部6月22日在官网上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其目标包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这一文件再次掀动业界敏感的神经,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大的政策指引发生调整,500万辆只怕是一句空话,甚至是笑话。

  回顾一下我国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扶植路径就可发现,虽然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进新能源车,财政部先后规定了对纯电动车的补助,并不断增加试点城市,但是效果极不理想。

  据媒体报道,财政部用于新能源车的补贴预算有50亿元,但至今用于私人购买补贴资金却不到1亿元,而经过5个城市的一年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依旧只有1万余辆,其中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2015年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标相去甚远,更别说500万辆这一天文数字了。

  无疑,中国政府这种补贴和推广力度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最大方”的了,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巨大的落差呢?居高不下的购买价格?不成熟的配套设施?这显然都难辞其咎,不过有没有更为关键的因素呢?显然是有的,那就是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之间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实际上,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之争一直存在,在此前的政府扶持中,一直偏重纯电动,例如2010年的规定。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中,就明确给纯电动车6万元的补贴,但是混合动力仅有3000元。

  除了政策上的“忽视”,业内专家和消费者似乎也对混合动力车“不感冒”。在近期公布的车船税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拆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对于油电式混合动力车仅减半征税。即使这样,仍有网友不认可,“大家的车子都要加油,凭什么我们多交税?”

  这种差别对待,导致车企对混合动力研究的热情不高。车企不傻,消费者自然更不傻,试想,在纯电动车技术不够成熟、价格居高不下、配套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谁愿意当试验用的“小白(微博)鼠”呢?

  如此看来,政府想要一步到位固然不错,但是部分车企的看法也值得深思:显然,在纯电动车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混合动力是有必要的,由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在系统原理上相同,可以通过混合动力车型做数量的积累、获得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宝贵的经验,以便未来更好地发展电动车。

  事实上,工信部这次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号称调研范围涉及62家整车企业、40家驱动电机企业、68个动力电池和关键材料企业以及32个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企业。而根据一些媒体透露出的《规划》目标,500万辆的新能源车中,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100万辆,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产销量达300万辆。显然,如果这一更符合实际的规划属实,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新能源车“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刘卓

(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