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马连华:政策应多管齐下 全面支持自主品牌

马连华:政策应多管齐下 全面支持自主品牌

大家车网 2012-07-31 16:03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

[导读]7月31日,腾讯汽车消费数据研究院半年研讨会在京召开。腾讯汽车采访了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副主编马连华,他认为国家政策应该多管齐下,全面支持自主品牌。

7月31日,腾讯汽车消费数据研究院半年研讨会在京召开。腾讯汽车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及多家主流媒体就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传播力等议题展开讨论。腾讯汽车采访了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微博)副主编马连华(微博),他认为国家政策应该多管齐下,全面支持自主品牌。

腾讯汽车:您先总结一下自主品牌上半年的表现,觉得下半年该如何应对?

马连华:自主品牌,上半年中汽协的数据显示销量一直下滑,好像市场份额也是下滑了2%到3%,自主品牌轿车也是下滑了3%,这块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另外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政策不给力,政策支持得少。另外一方面是合资车型的价格下探。但我重点就是说一下政策不给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发展以来,最近十年你总结一下,国内政策基本上就没有支持自主品牌的政策。比如说2008年出台的1.6升排量及以下购置税减免政策就是针对所有车型的,不管是外资还是自主品牌,都是一视同仁。后来7月10号工信部刚刚发布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也说,只要你是在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管是外资合资,到时候的补贴一定是一视同仁的。

还有一个,比如说现在3000元节能车的补贴也是对外资和自主品牌一视同仁的。还有一些政策,不仅仅不支持自主品牌,反而是压制了自主品牌,鼓励了合资品牌。比如说北京的限购,上海的拍牌,还有广州的拍牌,这个政策一实施,结果是合资品牌豪华车销量上涨,自主品牌销量反而下滑,甚至有的自主品牌反而逃离北上广。

还有一个类似的政策,2006年之前,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实施了一个政策,就是小排量车禁止开入市区,因为小排量车,自主品牌以小排量为主,所以它这个政策实际上也是压制了自主品牌,反而鼓励了合资品牌大排量车。

还有一个更加令人不理解的就是公务车采购政策,它更加鼓励外资品牌,不利于自主品牌。今年之前公务车采购主要是采购的奥迪,自主品牌很少,尽管是今年年初工信部已经出台了公务车采购要现自主品牌的政策。也就是说公务车采购政策是鼓励了外资,抑制了自主品牌

还有一个政策是合资自主政策。合资自主政策表面上看是为了鼓励合资公司,加大自主研发的,但是实施的效果正是相反的。很多合资公司为了应对政策,把国外的一些淘汰的老旧车型平台拿过来改头换面,当做自主品牌来出售,而且价格更低,直接挤压了传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所以说通过这十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直接鼓励自主品牌发展的特别少,反而多数政策是变相地鼓励了合资品牌。所以对于这个政策来说,我觉得应该重点反思一下。前两天董扬在“后合资时代的思考”这篇文章里面提到,国家应该大力地支持自主,他提了两方面的意见。第一个是推荐兼并重组,改变散乱差的情况。第二个是直接从资金上支持自主研发。比如说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等。而且在政策支持自主这块有很多人提出异议,如果国家政策支持自主的话,会违反WTO的协议,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我采访过徐秉金,WTO谈判,他就说世贸总干事都评价中国说,中国汽车的开放程度超过外国人想象,在世界上是最开放的。他又说世贸的一些自由贸易的规则,任何发达国家都做不到,所以中国也没必要非要跑在最前面当一个好学生。如何利用WTO的自由贸易的规则,为自己服务,保护自己的市场,这才是最关键的。徐秉金也建议国家出台一些系统的支持自主品牌研发的政策。董扬也是这么认为。

所以总结一下,这十年国家政策在自主品牌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也缺少系统的战略,所以应该反思一下,提出一个系统的发展,支持自主研发的政策,而不仅仅是像以前那样中资外资一视同仁,甚至鼓励外资,打压自主。

腾讯汽车:您认为需要对自主品牌更加地优待一点?

马连华:不一定是直接在补贴上说补贴落后,但是对自主研发这个创新,国家应该有一个专项的基金或者是专项的团队来鼓励自主研发。比如说比亚迪研发了一项新技术,国家可以重金奖励它,或者国家可以给它入股,跟它共同成立一个技术方面的研发团队。总之就是在技术创新这方面,国家应该大力支持。还有就是公务车采购这方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腾讯汽车:政策方面双管齐下吗?

马连华:双管,或者是多管,还可以考虑下其他的政策。总之就是说对自主品牌要果断一点支持,不能像以前那样犹犹豫豫,蜻蜓点水,利益均沾,作秀。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国家决策部门可能有它的难处,因为每一个跨国企业都给地方政府甚至给中央政府缴纳了那么多税收,提供了那么多的就业队伍,所以可能国家在出台政策的时候,左考虑右考虑,到最后出来的政策总是四不象,但是上周末一个巨大的爆炸性的新闻就是大众要告一汽窃取专利,这个事情已经从反面证明了市场换技术是不可能的,依靠合作伙伴也是不可能的,你永远是给外资伙伴跑腿出力,分一点点利润,给它做一个整车制造厂,但是最后学不到核心技术,一旦你想模仿人家一点点技术的时候,马上人家就来告你了。这说明关系再铁都是表面上的,一旦触及到核心利益的时候,那外资伙伴不是伙伴,就是对手。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真是给所有的合资公司上了一课,该醒醒了。

腾讯汽车:前段时间有一个企业退出机制出台,您知道这个消息吗?如果按自主品牌的企业来算的话,会不会有一些会生存不下去?

马连华:那个退出机制仅仅是一个态度,一个方向。我看了它的规则是客车生产企业年生产低于80辆,乘用车生产企业低于1000辆,好像是这个数。低于这个数的话,对你提出警告,再给你几年时间的整改,整改不过的话再让你退出,所以说这个法规还是比较宽松的。所以说只要自主企业还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还不会退出。兼并重组这块,祁玉民说的还是挺客观的,他认为国内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还远远没有到来,真想兼并重组的话只能由国家推动,因为中国的地方利益,地方政府阻碍太强大了,兼并重组的市场力量太小了,所以说如果政府不出来推动,大规模兼并重组就还没到来。这是中国的国情。

腾讯汽车:您觉得合资自主这个怎么评价?

马连华:合资自主我没怎么关注,听说东风日产汽车一个月卖5000多辆。

腾讯汽车:我还真见了不少,在路上行驶的众多车辆中,宝骏的数量算是挺多的。

马连华:我觉得合资自主里面宝骏算是一个特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汽通用五菱它的自主情结就特别重,它原来做微车也做得很好。它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然后再加上上汽的资金和通用的技术支持,可能发展得更好一些。虽然说宝骏也是拿了一个老平台,但是它那个革新算是特别大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