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春季车市拐点调查 一季度奠定调整年变局

春季车市拐点调查 一季度奠定调整年变局

大家车网 2012-07-13 19:0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车市没有在阳春三月展开大反攻,春天里不再有奇迹。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以广东市场为依托,对一季度车市进行深入调查。初步可以确定,一季度市场的整体销量增幅将在两位数以内,由此也奠定了车市在又一轮井喷式的黄金岁月之后,将进入一个"调整年"。这将是一个温和的拐点,因为它不会改变后续市场继续向上的趋势,而只是中途休息。即使历史罕见的负增长重现,也震动不了全球第一市场的地位。

 而刺激政策护航两年之后的中国汽车业,需要这样一个拐点,让市场参与者重新思索前行的方向。陈志杰

 

 "在2月的低增长之后,3月的厂家销量仍呈现缓慢恢复局面,但到月底有增速大幅减缓现象。"全国乘联会分析师崔东树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原来预计3月狭义乘用车销量应该能够超越2010年11月和12月的110万辆水平,同比增长12%左右,但目前已修正为108万辆,批发量同比将保持增长8%。

 据崔东树的监测,3月车市的回暖轨迹,被突发的日本地震、锦湖轮胎问题和利比亚战局等因素所影响,造成了增速的大幅减缓。3月第四周厂家销量较第三周仅增长2%,而去年同期的周环比增速为15%。"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是日本地震带来的供货生产问题和锦湖轮胎带来的销售减速。"

 零售市场也处在低迷的回升之中。"政策退场的负面效应在3月上半期已经释放,下半月终端市场销售呈现回升趋势。"奇瑞华南区经理黄玉贵说。但作出这种乐观判断的人并不多。根据南方日报记者调查,一些微客和自主品牌经销商,在3月份仍遭遇到两成以上的同比销量下滑。他们甚至感叹"2月份反而比3月份要好"。大量终端促销活动在3月的展开,也证实了市场回升的艰难。

 崔东树认为,3月底零售没有延续大幅回暖的趋势,零售较此前一周相对停滞,市场压力逐步加大。"虽然部分日系的供货出现不确定性风险,消费者也有从持币待购转向尽快购买,但仍没有拉动总体的零售回升,这也体现市场压力。"锦湖轮胎事件则增大了市场的犹疑情绪,尚不明确的召回措施,牵涉到一大部分嫌疑问题车的市场走势。

 "相信'拖后腿'现象很可能发生在四五月乃至更久远的期限。"崔东树说。

 

 至此,2011年车市未能在第一季度的最后时刻展开大反攻,而继续盘旋于对政策退出效应的消化和突变事件漩涡之中。在往年,3月往往是一年中销量走高幅度最大的月份,是全年车市走势的一个明确坐标。但多数市场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现在还是看不出什么头绪,走势估计要到下半年才能明确。"

 但市场的一个共识是,今年将是典型的"调整年"。"市场在高位盘了这么久,现在出现下滑和调整是难以避免的。政策得来的增长毕竟是不可靠的。"广物汽贸销售总监韦国志说。

 问题在于,市场调整的力度将有多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3月份的汽车产销增幅也将低于两位数。去年3月汽车产销量为173万辆,今年即使略有增长也将低于200万辆。据了解,中国的汽车市场有一个规律,就是比较正常的年头,3月的汽车产销量乘以10,大致就是全年的汽车产销量。按此测算,全年要达到2000万辆(同比增长11%),现在仍有很大悬念。

 "前两年是保增长,而今年是调整年。"崔东树认为,今年车市的走势仍然很复杂。"但一个可以强调的观点是,今年终端市场要取得正增长会很有压力,全年负增长风险仍然很大。"

 

 

 

 2011年车市的一大变数是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三大刺激政策的集体退场。过去两年,数千元的购车优惠,诱使巨量潜在消费者入场,造成车市又一个井喷式的黄金岁月。

 据工信部3月29日最新发布,2010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共销售约946万辆,同比增长31.8%;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国补贴汽车下乡333万辆;节能汽车补贴168万辆。这些均是政策推动的结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策退场之后市场的降温。今年前两个月,1.6升及以下乘 用 车 销 售176万 辆 , 同 比 只 增 长8.85%;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也较2010年下降了3.31个百分点。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微客市场。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微客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1.0和3.3个百分点。

 "预计今年整个微客市场会有3个百分点的负增长。"广东五菱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李斌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往年行情开始走强的3月份,在今年却远不如预期理想,这加深了李斌对市场走势的不乐观。"2月份情况反而比3月份好,这让人不太能理解。"李斌介绍,他分布在广州、东莞、南海等地的网点,第一季度的销量要比去年同期下降25%,"形势不大好"。

 他将微客市场下滑的最重要原因,归结于前两年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等政策带来的过度提前消费,另外是厂家产能的紧张。"去年11月和12月,每个月可以卖掉两个月的销量,很多不敢买车的人都买了。"因此,在过度透支消费之后,现在市场的增速相对疯狂的前两年肯定要回落,进行休整。他认为这"说不上是坏事还是好事"。但市场的大起大落平添了许多无奈,"今年上半年看来都会很头疼,预计要到下半年9月份旺季才会有起色"。

 业内预计,政策退出引发的微客市场退潮,还将关系到农村三四线市场今年的销量增长。促进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正是汽车下乡的主要意义所在。         

 

 

 

 "今年车市会发生两个急剧变化,一个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一个是区域市场结构的动荡。"汽车分析师崔东树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在刺激政策退出之后,今年小排量汽车将面临增长压力,而中高端乘用车反而有走强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城市汽车消费的垮塌"。这自然以受到限购政策打击的北京市场为最典型。而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东莞等珠三角二线成熟市场,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购买欲望也受到抑制。

 "一季度感觉明显跟往年不一样,比较冷。"东莞市东众事业公司董事长袁振华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东莞今年二三月份的汽车市场都比较差,有一定幅度的下滑。除了政策变化导致的销售环境明显不一样之外,他认为,东莞作为中心城市之外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消费者购买欲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受到了抑制。

 "东莞经常形容买车就像买菜,销售氛围成熟,消费者比较理性。"袁振华说,和国内许多地方不同,东莞私家车拥有量大,很多车主都进入到购买第二台车的时期,这使得他们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明朗的时候,不会马上做出入市的决定。与此同时,现在在东莞的购车群体中,外来人口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东莞产业升级转型,外来人口明显减少,这直接影响了市场成交量。

 此外,东莞的城乡一体化程度也较高,这导致二级网络并没有太大的拓展空间。作为天津一汽的经销商,袁振华也在布局二级网点,但他坦言,"二级网点对销量提升没有太大的支撑力度"。

 袁振华认为,今年市场增长时机的到来,肯定要到下半年。作为一种应对策略,他也将全年的市场营销策略重点调整到下半年"重点在5月份以后,前几个月只是打基础。"但他对全年市场仍然保持一种平稳增长的乐观态度,预计全年仍会有15%左右的销量增幅。

 另一个将影响成熟市场的因素则是交通拥堵,这已不仅是北京、广州、上海等特大城市才会遭遇的问题,在东莞这样的珠三角城市也已经在发酵。"现在高峰期经常要堵车,而我三年前来东莞时还不是这样。"东莞出租车司机小罗说。         

 

 

 

 一季度市场的调整,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汽车价格在坚挺两年之后,今年将呈现松动趋势。"前几个月价格已经下滑了一点,今年价格肯定会有松动。"韦国志说。

 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今年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下降0.36%,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1.47%,乘用车价格环比下降0.19%,降幅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4%。该中心预计,后期汽车价格稳中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今年2月,比亚迪汽车率先宣布发动价格战,全线产品最高官降达1.5万元。随后一汽马自达也宣布将马自达6起步价拉低至14万元区间。一时间价格战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比亚迪并没有引发大量的跟随者。但各种优惠促销活动还是此起彼伏。

 "现在价格对销售的影响不会很大。在市场震荡的这段时间,产品促销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持续的价格战比较难以展开。"汽车经销商袁振华说。他认为,现在更重要的是车企能够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创造市场需求。

 近日,长安福特搭载新动力的2011蒙迪欧-致胜宣布上市,除了产品的革新外,在价格上也咬紧迈腾、君威等竞品,打响今年中高级车市竞争的枪声。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过去两年,由于实行政策优惠的原因,车企日子过得很好,都没有降价的压力。但现在政策优惠已经取消,车企必然要加大优惠的力度。价格战反映的正是市场压力之下,整个行业将展开的一次调整。               

 

 

 

 在刺激政策护航之下,1.6升排量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市场规模膨胀的重大推动力。但在今年,小排量汽车的回落,反过来也将成为车市变局的一大景观,这在一季度已显露端倪。

 天津一汽东莞经销商袁振华介绍,今年3月份销量要比去年下降25%左右。在去年12月份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后,政策退场带来的"小排量汽车市场降温,明显感觉得到。小排量今年不会那么舒坦。"他坦言,政策上虽然总是在提倡发展环保小排量汽车,但实际上这个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卖好。但他认为,在环保汽车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小排量肯定还有很大的潜力,只不过厂家要及时到位革新产品,政策也要进一步加以扶持。

 广物汽贸销售总监韦国志也认为,今年低端车型表现预计会比较不理想。因为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最先波及的就是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虽然也面临着信心不足的问题,但走势会强劲一些。不过,受到厂家产能不足的影响,一汽-大众广物君乐、奥迪广物君奥等中高端产品经销商在3月份并没有发力的空间。另一个趋势则是,带"T"动力的一汽大众车型普遍缺货,广州市面上现在1.4T的新宝来,提车要等一个月左右。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经过技术革新的小排量,才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小排量汽车今年将遭遇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将是自主品牌的困境。据工信部发布,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6万辆,同比增3.17%,占乘用车市场的46.49%,较2010年下降3.31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5万辆,同比增长4.0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2.07%,较2010年下降1.74个百分点。

 "过去自主品牌是夹缝当中生存,现在夹缝都没有了。"海马汽车销售部部长李伟胜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在市场压力之下,自主品牌的出路是往精品车型、往高端突破。在网络拓展上要将重点放在三、四线市场,一、二线市场暂时保持稳定,因为还没有机会。

 

 

 车市终究未能实现软着陆。2009年底,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到期而没有完全退出,而是"半退"。这被解读为是大规模的汽车刺激政策在寻求软着陆。但到了2010年底,巨大的市场增量导致汽车社会病的提前发作,三大刺激政策集体"裸退",造成车市在高位运行之后的硬着陆。

 从对一季度车市的调查看,对这种政策"裸退"带来的市场硬着陆的消化,不是一个季度可以完成的,今年车市势必进入一个"调整年",甚至出现历史罕见的负增长。大起大落,干扰了车企正常的发展环境和步伐。政策之功过,因此还需要重新评定。可以确定的是,汽车业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一个需要政策调控而不仅是刺激的行业,以让其保持10%左右增速这样平稳的增长。如果再现高速增长,必然加剧汽车社会病爆发和能源危机。

 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是可以一触即发的。因此往后对市场消费的刺激,应该三思而后行。政策的重点不应该在于保增长和刺激消费,而应该着力于调整产品结构和鼓励技术革新,应该有更系统的政策设计来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扶持民族品牌和车企海外战略。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