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比亚迪年轻操盘手夏治冰:突破10万天花板

比亚迪年轻操盘手夏治冰:突破10万天花板

大家车网 2012-07-13 15:25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我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三

现在如日中天的汽车板块业务,在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看来,其实是“被上马”的,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外人难以体会。 现在在汽车销售领域如鱼得水的夏治冰,在刚入行时,甚至为不知道新车该怎样揭幕而烦恼。

比亚迪年轻操盘手夏治冰:突破10万天花板

夏治冰

比亚迪年轻操盘手夏治冰:突破10万天花板

比亚迪工厂墙上挂的标语,据说创意来自夏治冰

1

差一点就不会有“比亚迪汽车”了

由于专业吃香,又是北大高材生,夏治冰1998年毕业时,手头有好几个“offer”,其中包括被认为是很好单位的银行,而他的大部分同学不是选择跨国公司,就是去了大型国企,要么就选择了出国,而当时的比亚迪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企,夏治冰的选择与众不同。

“我印象中,比亚迪是当时第一个敢到北大招人的民营企业,也是第一个由总裁亲自带队来招人的企业,王传福总裁还请我们吃饭,吃饭的时候我就坐在王总裁的旁边。”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夏治冰说起来还有点兴奋,“其实,当时比亚迪已经有2000多人了,也不算是小公司了。一方面是比亚迪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前景打动了我,另一方面也是王总打动了我,所以就来到了比亚迪。”

夏治冰加盟比亚迪,可以说一半是因为自己的远见,另一半是因为王传福的个人魅力。带着美好憧憬他来到了“深圳”,但是一开始就“失落”了。说是在深圳,但实际上在远离市区的葵涌,当时交通又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去深圳市区还要过个“关”(边防站)。“去市区看同学,路上要一两个小时,回来晚一点就没公交车了,感觉是乡下人进城。”

还好,工作上很充实,待遇上也一点不含糊,夏治冰工作一年后就买了一辆别克轿车,当时车价大约33万元,在当时,属于相当高档了,而夏治冰也成了一群大学同学中最早买车的。

进军汽车市场,实际上是比亚迪的“B方案”,“A方案”是进军微电子领域。

2002年,比亚迪在手机电池领域已经确认了自己的地位,同年,比亚迪股份在香港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夏治冰回忆说,当时雄心勃勃的比亚迪准备去美国收购一家IC晶圆芯片制造商,进军微电子领域。夏治冰作为财务总监前往洽谈收购事宜,“手中揣了2亿多元,以收购者的身份来到美国,还是很激动的,因为当时联想还没有收购IBM,如果成功了,也是件很大的事情。”他说。实际上,让他激动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他的很多同学都在美国,现在“哥们儿也来美国了,还是来收购别人的”。

比亚迪对那次收购花了很大心血,夏治冰甚至在美国租好了房子、买了车,准备在当地大干一场,但由于政府等方面的原因,对方在签约前一天毁约。“如果成功收购这家IC厂,比亚迪可能就不会做汽车了,因为IC市场也非常大。”他说。

进军微电子领域失败,比亚迪选择了汽车业,并最终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汽车领域。

2

搞汽车我投的是反对票

收购秦川汽车之后,比亚迪经历的第一大考验不是汽车市场,而是资本市场。“消息公布后,股价遭到腰斩,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害怕。”夏治冰说,“在经销商会上时,王传福总裁接到了基金经理电话,威胁说‘要把比亚迪抛死’”。

实际上,比亚迪进入汽车业,不仅外界不看好,连夏治冰也不看好。收购秦川汽车的时候,比亚迪前期派出三人工作小组进驻,夏治冰是其中一员,“我是搞财务的,觉得这单收购从成本来看不值得,我对这笔买卖也是投反对票的。在收购签约的前一天晚上,大家还在争吵,最后三人表决,两人都投反对票,只有王总一人赞成。”

但最终,王传福还是说服了夏治冰。王传福预言,到2015年,中国的新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在这样一个上升的市场里,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我们怎么差也可实现10%的增长,努力一点甚至可以干到100%。”王传福当初的预测现在不仅实现了,而且还大大提前了。所以,外界普遍认为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时间太晚,但是比亚迪自己却认为正赶上了好时候。夏治冰称,“除了2003年的第一轮市场井喷我们没有赶上外,随后的几波我们都赶上了。”

在经过认真研究之后,夏治冰也坚信比亚迪在汽车业有机会。在比亚迪看来,当时,整个汽车行业还缺乏竞争,“玩家不多,前十名的不是合资厂就是国企,它们机制不够灵活,决策效率低,车型两三年才改款,四五年才换代,而我们在IT领域两三个月就换新品,我们相信汽车将来也会成为时尚用品,因此,比亚迪上来就做模具,现在有三个模具厂,这成了我们的一大优势。”夏治冰说。

3

逼出来的巡回上市

学财务出身的夏治冰刚进入比亚迪从事的并非销售工作,而是财务,“进入集团旗下的利比公司的财务部门,工号为72号。”说起这段经历,夏治冰还是有点自豪,“说是财务部,其实只有我一人,跑银行、税务、出纳,所有财务的活都干过。”做财务正做得渐入佳境的时候,老板王传福把夏治冰叫到办公室说:“财务干了那么久了,也该换换了。你去做汽车销售吧。”

夏治冰很聪明,他知道老板的决定是不能反对的,所以他只提了一个条件,给他点时间,让他先做一段时间售后。于是,夏治冰做了半年售后服务经理,期间,他开着一辆秦川福莱尔(图库 论坛)从哈尔滨开到深圳,一路上考察汽车市场,正是这段旅程让他发现了汽车在中国二三线甚至是四线区域,拥有庞大的市场。

很快,不到30岁的夏治冰正式出任销售公司总经理,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压力当然大,因为当时对汽车完全不懂,我和王总一人抱了一大捆书回来临时补课。”夏治冰说,“到现在,自己还是觉得在汽车专业知识上存在不足。”

开始的两年,全国的汽车销售老总恐怕没有比夏治冰干得更憋屈的了。“刚接手秦川时,福莱尔一个月还能卖一两千辆,但是奇瑞QQ上来以后,福莱尔销量急剧下降,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月只出了一板车(20辆左右)的货,团队士气萎靡。从2003年接手秦川,到2005年没有出一款新车,经销商走了一大半。开始外界还质疑你一下,后来,人家都懒得提你了。”

终于,比亚迪准备出新产品了,是一款代号316的车,当时在上海召开经销商大会,正下着梅雨,经销商看完车后都摇头,又流失了一半。王传福当场“毙”了这款车。“316被毙掉的时候,说实话,我真的差不多要垮了,”夏治冰说,“搞这个车我们交了很多学费。”

F3(图库 论坛)应该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背水一战的产品,也可以算是比亚迪大举进入汽车市场领域的开山之作,2009年以29万辆的销量成为国内最畅销的轿车,目前以月均销量超过3万辆的成绩,成为国内最畅销的一款车。

其2005年首创的“巡回上市”至今还为业界所津津乐道,也被其他厂家所模仿。“实际上,巡回上市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当时全国的经销商也就20家左右,其中五家在山东,全国上市怎么搞?在山东上市的时候,经销商加上我们,全部人吃饭才刚坐满一桌。”

4

最大愿望:突破10万元天花板

比亚迪的成长伴随着一片非议,从F3模仿开始,到销售数据造假,再到今年80万辆销售目标的“卫星”,面对这些非议,夏治冰和比亚迪已经很从容了,他认为,对本土品牌的成见是很自然的,他自己当初也同样有。

夏治冰说,刚接手秦川时,有次试乘福莱尔,在后座打不开车门,当时心想,什么破车!差点就想用脚踹了。这时有人提醒,应该是儿童安全锁没有打开。“当时我30多万元的别克都没这个配置,而福莱尔这么低端的车居然有,看来本土品牌很容易被人误解。”他说,“有了这个经历之后,多大的委屈都能接受,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现在面临的非议是库存了,“我手机上还有经销商发来的信息,‘比亚迪疯狂扩张,不顾经销商死活,来成就比亚迪和夏治冰的梦想’,”他说,“我们的经销商从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1000多家,比亚迪怎么样,难道经销商都是傻瓜吗?”

在夏治冰心目中,今年80万辆的目标已经不是其最重要的任务。他表示,从2007年开始经过三年的积累,现在公司进入了爆发期,今年还有五款全新车型(M6、S6、I6、L3等)上市,有信心完成80万辆的销量。

他承认,与销量的快速增长相比,比亚迪的品牌成长速度还不够。但作为国际化的公司,有巴菲特入股、与奔驰合作的光环,公司品牌形象比大部分的本土品牌基础要好。“今年是公司的品牌年,本土品牌‘10万元天花板’是你们报纸最早提出来的,我们希望能突破这个天花板。”他说,“今年投放的几款新车都会在10万元以上。”

现在F6(图库 论坛)主力车型的价格在9万元左右,还只能以B级车去打合资品牌的A级车,目前的月销量在7000~8000辆,夏治冰称,今年F6月销量力争稳定在1万辆以上,在9万元级别站稳脚跟,再往上走,“能不能跳到10万-15万元级别,与合资品牌直接过招,是比80万辆目标更大的挑战。”他说。

在夏治冰的办公室,赫然立着“新能源车的领导者”标语牌,从F3DM电动双模车、e6纯电动车,比亚迪也俨然成了新能源车的领导者。“在北京车展上,几乎所有的厂家都展示了新能源汽车,村村点火、家家冒烟,”他说,“但实实在在能上路跑的有几个?而我们的e6电动车已经进军最严酷的出租车市场了。”他说,现在王传福只抓电动车,其他都不管了,他也是全球试驾电动车最多、里程最长的试车员。

在比亚迪看来,电动车是未来汽车的终结目标,这正是它(电池出身)的战略优势,夏治冰有些狂妄地表示,比亚迪确切来说,不是一个汽车公司,而是“能源方案提供商”。

e6的续航里程在300公里,用电成本仅为汽油车1/4~1/3,但价格为30万元,基本上为入门级豪华轿车的价格,夏治冰认为现在续航里程等技术问题解决后,接下来是成本降低问题了,现在公司正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路线,“材料领域突破后,成本就会降下来。”夏治冰称,“王总也表示,到2012年,电动车的成本将降到市场能接受的水平,想起来就有劲。”

最遗憾的事:品牌的成长速度不够销量增长快,对家庭有欠缺。

最困难时刻:F3上市前,经销商只剩十几个。

最绝望时刻:316车型被王传福毙掉。

得意的事:当初选择进入了比亚迪。

我要评论(0)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