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市场推广并举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市场推广并举

大家车网 2011-11-27 07:52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市场推广并举(2)

[导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难题,通过示范获取相关数据,着力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最关键的落脚点。

  我的建议是,在总体规划出台后,应该还有一个协调机制的部门来专门负责做这件事情,从而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赶超不需要喊“口号”行动上见分晓

  中国经济导报:那在你看来,我们与日本的差距体现在哪里呢?

  李伟利:我国与日本差距体现在产业化推进的全方位上。在技术研发模式上日本有产业联盟,在技术研发上将整车企业、电池企业都集聚在一起,对共性技术进行研发。在电池产业化上,我们技术研发水平、生产制造水平、相关原材料方面与日本都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经济导报:近年来,业界有一种声音即电动汽车肩负着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重任,对此你如何看待?

  李伟利: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我国赶超世界汽车工业的突破口,但是应该正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归结起来它都是汽车。我国汽车工业的设计能力还处于起步期,今后在研发方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从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来看,我国电动汽车不可能超过日美等发达汽车国家,关键问题是电动汽车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产业,需要化工、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支持,而我们在装备制造业上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精尖设备无法实现制造,这从根本上制约着我们电动汽车的发展。因此,我们只能静下心来,摒弃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地学习,从别人好的技术和经验中取经。

  中国经济导报:当下,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李伟利:作为一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的产品以及进入消费者家庭的产品,首先要解决的是车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还以日本为例,日产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研制电动车,丰田从90年代起研制混合动力车,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和实际数据,对提升车辆安全性作用很大。当前电池技术是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是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电动汽车用电池的技术要求是一块小型手机电池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它所要求的生产工艺和管控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解决电池能量、安全、可靠性以及成本问题。

  全方位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国内外都相继出台了哪些重要措施?

  李伟利:国外还真没有产业政策。只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有产业政策,别的国家都是从市场上加以引导,比如购车减税等。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意识到应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明确支持,一些汽车厂商和科研机构等也都在采取相关行动,这使得该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国际上讲,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大的补贴,应该说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现在投的钱都是补市场,还没到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还不是时候,这时候政策措施着眼点放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时机是不合适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难题,通过示范获取相关数据,着力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最关键的落脚点。

1 2 3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