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自主品牌希望在民企

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自主品牌希望在民企

大家车网 2011-03-07 16:15 来源:汽车观察

我有三个身份:首先是车主,有着近20年的驾龄,开过摩托车、耕田机、拖拉机还有推土机,以及国内、国外的各种豪华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车狂;第二个身份是顺风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通过13年的努力,2010年12月23日,在公布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中,终于加进了“规范合乘”四个字;第三个身份就是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身份,作为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为推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而努力,我们的合作伙伴只有自主品牌,从不为外资品牌服务,因为为他们服务的人太多了,我们需要为中国自己的品牌做点事情。

五年前,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国有企业对中国汽车的发展功不可没,但贡献可能是短期的,也是阶段性的。从长远来看,打造中国汽车世界品牌的任务恐怕只能依靠民企,这话可能国有企业不爱听。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生命?李书福会,魏建军会,因为对他们来说,打造一个世界品牌是他们毕生的梦想。

首先从自主性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谁更拥有自主性?答案显然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做事可以自己拍板,不需要像国有企业那样层层审批。一个品牌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自主品牌,首先得看他的管理人能不能自主,否则还怎么叫自主品牌?所以,中国汽车希望在民间的第一个理由就是民营企业拥有无可比拟的自主性。

其次再来看看谁更能为企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五年前,当我知道吉利要收购沃尔沃时,觉得特别不靠谱,那个时候的吉利汽车确实给人印象比较糟糕,但是五年后吉利做到了,他们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与收购有关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财务制度、劳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人才、财务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全面充分的准备,而国有企业要实行这种长远规划恐怕不止五年时间。此外,还有吉利转型的案例,要不是李书福固执倔强、壮士断腕的决心,吉利的转型根本不可能完成,试问有哪个国有企业能够放弃当时现成的市场和利润去冒一个未知的风险?

再有就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举一个例子:李书福曾经看中了一个汽车高管,想请他去吉利工作,结果这个人说:“吉利?开玩笑!不去!”李书福当时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劝他:“不去没问题,到吉利来参观一下总可以吧?”这个人还说不去,李书福恳切地说介绍一下总可以吧?他还说不行。后来对方走到哪儿,李书福就跟到哪儿,从香港跟到北京,再从北京跟到上海,就这样,这位高管被李书福的真诚打动,最终入主吉利。试想一下,哪位国有企业家能够做到这一点?这种从容、主动的布局是对人才的尊重,而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是很难做到的。

最近发改委的新车目录把红旗HQE列出来了,我非常欣慰和高兴。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通过各种法规法案逐步加大政府用车的自主品牌车型所占比例。从《政府采购法》的重新修订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再到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议案,这些举措都很好,但执行起来却都有些变形。

时至今日,奥迪在中国公务车的采购上依然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政府采购支持国货的规定也形同虚设。不得不承认,国产汽车由于历史原因确实与进口汽车在质量上存在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文/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 王永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