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刘裕和:今年思铂睿销量目标15000台

刘裕和:今年思铂睿销量目标15000台

大家车网 2009-07-28 16:46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

刘裕和:今年思铂睿销量目标15000台(2)

    刘裕和:我希望我们今天先不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2.0排量什么时候导入,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了,从技术上来说它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要根据市场情况来择机考虑的事情。至于你刚才说的2.0到底动力性够还是不够,那我告诉你,宝马3也有2.0的车,甚至还有1.8的车。运动型不完全是等同于动力性,动力性是一回事,但是不仅限于此。

    刚才说到20万产能的扩大,我们在今年5月份已经完成了,如果市场的情况继续看好,我们也不一定会拘泥于此。第一,我们的产量从来都是超过百分之百,去年我们是用综合能力14万辆达到了最后的16万4000台。07年我们是用综合能力10万辆达到了12万7000台,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大约是在120%左右。所以如果有需要,我们先看20万的产能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挖掘潜力,并且通过一些适度的加班来提高15%到20%,如果觉得还是不行,那就赶快来扩大就是了。我以前多次讲过,产能的扩大对东风Honda来说是非常有心得的。就这个20万辆的产能扩大,我们其实现在有很多专业基本上已经达到20万辆了,比如说冲压,比如说大型塑料件,比如说总装,比如说涂装基本上都达到了。剩下的地方如果再需要提高能力的话,就少量地增加一点设备,少量增加一些人,20万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不是让我们非常苦恼的问题。

    关于您讲的3.5L的问题,我只能告诉您它的原型车在美国是用3.5L的,至于我们有没有,也是要根据今后看中国市场有没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有这样的需求,当然也不会排除这种选择,但是当前没有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主要的考虑方面。关于小型车,今年车市的发展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我把它理解为上半年的车市是政策驱动的,如果不是政策的调整,没有这种可能性。而政策的基本导向是小型车。唯一遗憾的是,东风Honda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这个政策惠及的企业,但是也没有什么,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们从来也不是主要靠政策的,主要是靠自己的经营。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个政策估计以后将会是长期的鼓励政策,至于用什么方式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小型车,但是我想在这里说小型车永远不会成为东风Honda的主流车型。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上,我们都要走在高端,我们不愿意走低端路线,这不是我们的商品战略,这也不是东风本田一直以来的风格。我再加一句话,我们一定要保持产销量的增长、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性的增长,而不能够产销量是增长的,销售收入是下降的,盈利性是下降的,这种非常不注重经营质量的做法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更不愿意用这种赔钱赚吆喝的做法。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我们通过发布会看到思铂睿,我感觉这个价格会不会是在雅阁、凯美瑞和奥迪A4、宝马3系之间的一个价格。另外一个就是最近奥迪A4它的价格已经降到30万之内,大概是28万,这个会不会影响到思铂睿最后的定价?另外想问一下刘总,销量略大于产量的计划,是不是适用于思铂睿?我们前期的产能大概是多少?谢谢!

    刘裕和:定价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也注意到一些媒体刚才对定价的分析,这种说法,在某某之上,在某某之下,介于两者之间,也许是一种考虑吧,但是这件事确实也没有最后决定,我们每一次都要讨论到最后一天,我记得甚至有一个车型我们一直讨论到要上市发布的时候才最后决定。我们从07年开始,就施行紧凑型的产销联动体制,这种产销联动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销售能力要略大于生产能力,要用较小的资源配置来应对较大的产销需求和市场可能的增减量变化。这个政策07、08年施行下来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所以我们在09年继续实行,我只有断定,今后这会成为东风Honda经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会保持下去,当然思铂睿也不会例外。那么至于销量,刚才讲今年思铂睿销量目标是15000台。

     记者:你好,刘总,请教您一个问题,高端运动型轿车的进入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我想对于东风Honda一定是经过了很好的市场调研,我想请教一下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够给一些很好的答案,在我们做调研的时候,消费者购买这款车的时候主要考虑的购买因素是什么?第二点,消费者的购买力您是怎么去考虑的?第三点,关于这个档次的这样的车,就是高级运动型轿车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怎么样?由于这款车的定位在这个市场上数量比较少,所以它是否能够健康地销售取决于它的经营环境是否健康,我想请您评价一下在这个市场中间的竞争者的游戏规则是否比较规矩,谢谢!

    刘裕和:我们肯定是要做市场调查的,来了解市场有什么样的需求,在中国特定的消费和使用环境下,在开发的时候需要做怎样的对应等事情。那么我想关于这个问题,先说几个数据,一个就是现在中国的中高级轿车的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逐年下降,现在大概是33.6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要以70后为主,要以年轻化来考虑,这是第一。第二个,刚才讲到现在已有的汽车保有量里,车子已经使用了3年到5年的已经占到36%左右,换句话说已经到了换购的时代。第三个就是运动型轿车作为成长性的市场。我们的消费正在朝着个性化和时尚化在发展,这是在市场中进行调查的时候的一些感受。因此,传统的做法,就是我们在大陆市场上按照通常的做法去推出一个新的车型,这是很多厂家、很多品牌都会这样做的,根据我刚才讲的这三点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有可能在个性化的市场上在一个正在成长中,但不太成熟的市场中,在年轻的追求时尚、追求现代、追求品位、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对操控性有更大的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所以你刚才问我更注重什么,可能是注重操控性,注重车子的个性,是不是跟别人不太一样,是不是拥有高端的科技感,是不是能够有一种领先感、新潮感。另外,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应该是越往上对品牌的忠诚度越高,随着车子的档次的提高,我相信品牌的忠诚度也会越来越高。至于游戏规则,我认为还是比较规范的,不太会胡来的,比如说为了一定的量,为了短期的效应,无休止地降价,打价格战,然后迅速地带坏品牌,没有人愿意轻易地做出带有自杀性的政策。购买力度我刚才讲了,是以70后那些白领、精英们为主,应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了,刚才讲到了,中高级车的买主是33.6岁这样的平均年龄,逐年在下降的。至于数量少,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市场,人数极大的这样一个群体,哪怕只有很小的比例,也是不得了的,就像CR-V早年的情况一下,其实在整个乘用车的比率是7%,在国外一般是14%,即便是7%的市场份额,你看现在也已经到了怎样的一种状态了。所以我们才说,小市场是可以做出大份额的,在中国市场的条件下。如果在马来西亚你说小市场大份额是几乎没有可能性的,在中国的市场上是有可能小市场大份额的,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大市场小份额也不逊色。就像CR-V上半年销了48000多,每个月的月均销量8000台以上,4月份超过9080,这个月我们销售网络的需求超过一万,就是大众的车型里的某一个车型也未必如此,况且价格还保持坚挺的,也没有降价。即便是新思域这个车,在其他厂家都纷纷都像1.6L靠拢的时候,只有我们还在那里坚守着1.8L,我觉得,可以叫做坚定的孤独的比较成功地守望者。我们新思域上半年的销量接近42000台,月均大概是接近7000台,特别是在1、2月份受到1.6L新政的影响,1月份的销量只有2800台,历史的平均水平7000辆,2月份只有4200多辆,影响很大,但是到3月份迅速回升超过7000台,5、6月份连续超过8000台,那么在1.8L级别车型里面,我们一定是处在高端。相信在1.8L级别中也有它一定的客户群,客户群对车的技术、品牌、功能配置和品位都有不同的要求,包括品牌,所以你只要抓住最忠心的客户,这一部分客户,哪怕很小的比例,在中国这么大的消费群体之下也是一个很大的绝对量。所以做好这一块也不错,我们的商品战略不妨以一种先进创造的理念来努力地开创一个新的市场,在新的市场我们走向高端,我们的商品战略是这样的,希望你们也要帮助我们来做这样的传导。

    记者:上半年的车市是非常好的,很多消费者关注的车型进入市场初期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都会发生爆发式的销售情况,但是东风Honda是习惯细水长流的,而且之前两个车型上市初期也并不是像这些车型一样,那么思铂睿是怎么样一个状况?谢谢!

    思铂睿销售初期,最好的状态应该如同你们刚才讲的技术问题一样的,“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加速性就很好,后面还能保持持续的加速性”,我们想假如说这个车一上来就很火,提速还能够继续很火,这是我们追求的最好的结果。退而求其次,最好是追求一个持续的,我就不希望这个车子是昙花一现的,这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最好的事情就是起步好,后来也好。

    记者:刘总,接下来的问题还是延续您那个高品质的思想,您在发布会上说扩充产能达到20万辆,那么我们根据今年全款车型CR-V、思域的销量做了一个推算,大概给思铂睿留出的产能是4万辆到5万辆,您刚才说这些产能是扩充的,是不是意味着它们是在同一个工厂里生产或者在一个生产线上生产,那么作为一个强调高端的车型来说,有没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体现这种高端?比如说像在装焊,或者像总装这种能够体现品质的地方区别于前两款车型?

    刘裕和:今天我们也讲了,因为估计这个问题你们一定会问,后来我们就说也别遮遮掩掩了,我们干脆就告诉大家我们今年要销多少,今年要销15000台就是四个月不到一点的时间,大概就是这样。

    至于20万辆的产能,不能简单地这样去判断,现在20万辆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年还是20万辆,对不对?因为今年有这个20万辆的产能来应对15000台的生产,再加上那两个车型的生产,够了。另外我刚才也说到,我们现在的20万辆产能里面很多的工艺已经积攒出24万了,我们原来有条线12万辆,又有一条新线12万辆,不可能中间把哪一条线给拿掉,那就不成型了,所以这个比例已经到位了。总装线原来是700米长,现在是1300米长,这个基本也到位了,就剩下增加一点人就可以了。

    那么你刚才说高端,我现在告诉你是共线生产,因为我们要考虑生产线的人性化。但是这次能力扩大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力扩大,它一定是为了生产高端车所需要的品质和技术保证的手段,一定要具备。比如说刚才讲的,我们现在除了日本狭山工厂以外,是第二家采用双综合车身焊接生产线的这样一个生产工厂,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两款车CR-V和思域,我们叫做GW1线,GW就是综合焊接,就是白车身的综合焊接,最后白车身的成型和精度控制是在这个地方。现在为了生产思铂睿,新增加了一条线,就是GW2线,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可以实现思铂睿整个车身骨骼的全封闭断面结构。

    另外刚才讲过,以前是没有的,整个白车身的精度是通过机器人控制的激光检测,检测焊接精度,整个白车身。另外在我们的试车场上能够在线检测它的跑偏性,这些装备都是为了保证性能的。刚才说冲压又增加了一条线,模具是全新的,焊接精度的控制要比原来提高一个等级。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包括刚才讲的动力总成的一体化的保证,仪表板、保险杠一体化功能的保证。我由衷地邀请你们去看一看。前一段时间有一些记者去看了一下我们的生产线,就说没有看见我们的宣传,你们怎么就蒙着头搞了这么多事情,我说这都是围绕这个新车型做的准备,所以不是简单的20万量产能的扩大,而是同时把体制强化了,是满足对品质和技术的要求的必要手段,在这次都同时让它具备,这样来保证它的技术品质要求。

    记者:除了在座各位以外,几乎都没有开过这个车,去过海外也不一定开过。所以我就想问一下,您应该开过思铂睿,您开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刘裕和:当我们看过和开过以后,我们就说就把它引进吧,一定是可以的,但是后来还是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说噪声的控制,因为一旦强调运动性之后,这个噪音很难控制,这是一个矛盾。我们就把这个想法提出来,跟他们说中国的消费者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重,希望你又要考虑它的运动性,还要考虑它的噪声。如果说和你们刚才讲的那个车有什么不同,就是在噪声上我们比它又进了一步。所以你再去开这个车的时候和当初开原型车的时候可能在噪声的控制上更好一些,在前舱的安静性是非常之好的,如果那个时候你再打开音响设备,是一个享受。

    主持人:今天的专访到此结束,谢谢!

上一页 12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