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陈斌:汽车工业发展应从引进来转为走出去

陈斌:汽车工业发展应从引进来转为走出去

大家车网 2012-09-01 11:20 来源:网摘 作者:

8月31日-2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以下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的发言。主题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汽车产业升级。

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是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过经济增长缓增趋稳汽车产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以经济转型下的产业政策导向为主题召开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后若干年中国的工业和汽车产业都将进入一个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时期,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我就在经济转型中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题谈点个人想法。

一,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是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年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汽车的产销量达到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在当前汽车产业增速明显降低的时候,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回顾一下新世纪以来汽车工业走过的道路,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加入WTO以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发展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体系,同时也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发展中的问题,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汽车企业纷纷扩大能力,行业面临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汽车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产业重组进展缓慢,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不强,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自主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展缓慢。适度平稳的增速有利于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而加快结构调整,又有利于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增长。我认为无论是政府部门,或企业决策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出现爆发式的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只是转型升级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个时机推进汽车工业结构调整。首先改善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考核体系,由片面追求产能增长,专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加快汽车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坚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优化产能分布与产业分工,实现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全面提升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重点地区的加快发展。第三,要引导国内市场消费,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汽车产品节能环保、安全技术水平,促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二,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是汽车工业发展方式重要的转变。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3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从1982年19.63万辆,发展到2011年1842万辆,30年期间增长了近百倍。汽车保有量从215.7万辆,到9350万辆,增长了43倍。引进来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资企业从无到有,目前为止已经成立了40多家囊括各种车型的中外合资企业整车企业,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几千家外商投资零部件企业,外资的进入,改进改善了国产汽车产品结构,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能力和水平与国际接轨。汽车零部件工业配套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国内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近几年部分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推出了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车型。可以说外资的进入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论坛上将来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2000—2011年年均增长30.2%,整车产品出口以自主品牌企业为主,从2万多辆迅速增长到85万辆。部分合资企业也逐渐加入这个阵营,汽车零部件出口始终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实现出口532.6亿美元。出口产品虽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现出口主要面向汽车发达国家市场。近几年中国汽车走出去战略开始全面升级,逐步转向精细化运作,创新业务增长模式,由产品国际化向企业国际化转变,加快技术和资本的输出。越来越多企业统筹考虑海外布局,在重要战略市场建立生产企业,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做到真正植根于海外市场。可以说汽车产业经历了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是汽车工业发展方式最重要的转变,在更大范围内坚持和不断扩大走出去的步伐,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从国内兼并重组向境外资本合作的转变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重要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引进和对外合资合作,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逐渐形成了产品种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产业大而不强,生产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入世以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性的著名品牌,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主要汽车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但大多数的兼并重组集中在行业内,行业内的强强联合和跨行业战略重组很少。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自主研发和改进创新,企业研发水平和技术含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企业间整体研发实力相差不大,坦率地说自主品牌技术水平都差不多。同业重组互补性不强,通过兼并重组短期内虽然可以扩大规模,但提高核心竞争力却很难实现。跨行业的兼并重组还有一定的优势互补,电子信息产业、原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整合。因此国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要注重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并购重组。通过跨国境的兼并重组,不但可以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获得著名品牌和成熟市场,更可以作很大程度上培育以人才、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同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产品更新,品质提升营销创新和售后服务升级,扩大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从以数量满足消费需求,向创新引导消费需求的转变,汽车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下,中国汽车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汽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还记得上世纪,我在国家计委做汽车生产计划时候,当时是双轨制,全国各企业的汽车生产量都要精确到个位数。现在已经改革了,汽车的生产计划预期性的指标,坦率地说百万辆以下我们都忽略不计。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汽车工业从量上基本满足了邀请赛的需求。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包容的汽车市场之一。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熟,汽车消费逐步趋于理性,汽车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竞争时代。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不再是量的增长,而应该是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转变产业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引领消费需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巨大挑战,汽车消费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波,给能源供给、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引导消费向节能环保车转变,另外要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安全技术、电子技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创新,提供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引领消费者购买具有更高性价比的节能环保和安全车型。其次以纯电动驱动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取向。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品牌和企业。政府部门应提倡政府公务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主要汽车企业应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重新利用全球资源深层次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第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动自主品牌能力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更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攻坚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取得了明显进步,与外资品牌相比,研发水平、产品质量和性能、品牌美誉度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品牌在市场变化中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努力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实现自主品牌价值的提升,政府应扶持自主品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希望将合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外双方来说,合资公司的自主开发,不是政府干预的行为,而是一个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近期一些合资企业纷纷退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想利用中国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进步,这是可喜的现象,应该鼓励。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正进入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期。希望中国汽车企业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创新攻关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由大到强的转变。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