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我国亟须从社会角度看待汽车产业发展

我国亟须从社会角度看待汽车产业发展

大家车网 2011-09-14 08:4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导读]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亟须从社会角度看待产业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均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正在向汽车社会高速迈进。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相关产业甚至相关社会领域的变革,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全社会的注意。

“汽车对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社区变迁、文化和传统习俗,都会有影响。汽车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在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如是表示。

从汽车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和调整汽车产业发展思路,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汽车社会中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面形成联动,共同推动我国汽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

在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赵航在一开始就指出,“我们原来研究汽车是局限于汽车产业本身,比如它的经济带动作用、解决就业、对GDP 的贡献等等。汽车发展到现阶段,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跳出汽车来研究汽车,研究一下汽车社会。汽车社会是汽车普及到一定阶段,融入百姓生活之后,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汽车与自然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并形成一定规范的社会形态。

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以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汽车社会”的主要特征。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量达到20辆车左右。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0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小轿车2605万辆,截至2010年12月18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达到4001426辆。

目前我国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