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新华信:中国汽车保有量应增至千人200辆

新华信:中国汽车保有量应增至千人200辆

大家车网 2011-04-19 14:25 来源:腾讯汽车

新华信:中国汽车保有量应增至千人200辆(2)

[导读]2011年上海车展于4月19日向媒体开放,本届车展在全球首发车、亚洲首发车、中国首发车数量上,都创下历届纪录。车展现场,新华信总裁/联合CEO林雷接受腾讯汽车的专访,以下为实录:

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达到千人200辆左右

腾讯汽车:像您刚才说了,其实现在是存在矛盾的,我觉得是这样子。其实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厂商也都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新车型,大的政策环境并不是特别稳定的政策环境,但是对于现在的用车环境来说,又是非常恶劣的。比如说在一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用车环境非常恶劣。您觉得在现在这样一个非常矛盾的环境下,我们现在势在必行的、在面前要采取的政策是什么样的,比如对政府来说,对企业来说,从这两面来讲是什么?

林雷:如果政府需要调控速度的话,我觉得政府把速度调控在GDP以上,如果政府有这个调控的安排和意愿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速度放在GDP以上的,这样的速度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厂商来讲的话,像我们研究机构来看的话,我们认为企业的产业是向好发展的。有几个数字可能跟大家分享,第一,我们的千人拥有辆只有60辆左右,比如说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在美国是500多辆,欧盟是600多辆,日本是800多辆,我们很难奢望有那么高的保有量,100辆是平均水平,千人拥有量在200辆左右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数字。

千人200辆的时候可能出现能源无法供应的问题,我觉得是技术解决的问题,比如新发展的能源车,我觉得不能因为能源的困境使我们的消费者享受不到现代文明生活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怎么来提供更好、更节能的车、更环保的车,来满足消费车的需求。

所以我说的千人200辆,并不是所说的汽油机车,也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能源汽车。但是我觉得消费者的享受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应该必须被满足的。我看到所有的厂商,第一看到最新政策以后,对产能规划有一些新的政策,有长期布局,带推动或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四级城市的挑战:车企应调整4S经销模式

腾讯汽车:刚才说到了中国的人均保有量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大城市的话,可能现在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而且保有量在慢慢增高。是不是我们企业方面的调整,把眼光投入到二三线的市场?

林雷:目前来讲的,比如北京的千人保有量是200多辆,这个千人保有量不算太低了,在城市中出现拥堵的,有过类似错峰上下班,有缓解城市拥堵的城市有22个。因此来讲的话,在北京出现限购的做法以后,在别的城市也会考虑出现限购、限用、限行的形式,因此来讲的话,厂商的布局毫无疑问地要转向千人保有量只有十几辆或五十辆左右的城市。这些城市还有很广阔的市场,因此来讲三四线城市的布局,现在是汽车市场非常重要的布局。但要进入三四级城市,有很多的挑战。

腾讯汽车:比如有哪些挑战?

林雷:网络布局的挑战,我们现在用的4S的模式,如果在三四线市场用同等规模来做的话,投入是很难想象的。因此必须要调整4S的模式进入三四线市场。但是作为一个品牌来讲的话,要求感受必须是统一的,不能说到了三四线的感受和一二线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品牌有一致性的问题,服务有一致性的问题。如何让这些感受不变,甚至不降级,但是又要能够让经销商赚到钱,这是一个矛盾。可能我们需要4S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对汽车厂商挑战比较大,中国是一个文化差异非常多的一个国家,应该讲中国是相当于和欧洲一样大的国家,如果我们把东北比作德国的话,就可以把意大利比作我们的广东省。如果把上海比作巴黎的话,基本上可以把西班牙比作青海省。在如此差异大的地方,真正文化的差异还不完全体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更多是体现在三四线城市,比如山东的淄博、大同,这些地区真正反应了文化差异。

因此对消费者进行传播沟通的时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有些地区偏好大气的,有些地区偏好柔美,有些地区偏好硬朗,等等。这样的话,进入一个如此小的区域进行活动推广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差异。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曾经看到有一款车,他在一线城市,他的用户群是定位在30岁及以下的人群中,但是这个车到了三线城市以后,我们发现围着这个车转的人群是40岁以下的,差不多差10岁。

腾讯汽车:差10岁的年龄层了。

林雷:一款车进行宣传的话,怎么宣传呢。

腾讯汽车:品牌怎么定位。

林雷:品牌定位是一致性,但要怎么宣传呢?就变得很有意思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现状,所以你要到了三四线,区域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腾讯汽车:要求就非常高了。

林雷:你如何在比较小的区域进行沟通,变得非常重要的。从这两个问题来讲的话,是对厂商非常大的挑战。

腾讯汽车:看来在这个冷静期对代理厂商来说还是有非常多的思考,而且给他们下了非常大的挑战。从整个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现在二三线市场增幅还那么大吗?好像今年的增幅没有去年、前年那么大了,就是现在的数字?

林雷:从我们的数字来看,我好像没有带这个数据来。

腾讯汽车:大概就可以了。

林雷:你说的很对,我们每年计算一下,我们算四线,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市场,从过去的2005年开始,一线市场和二线市场在当年的销量中,市场的比重是在下降的。三线和四线在上升的。到今年来讲,我们发现一线市场的份额扩大了一点点,二线市场没有变化,三线和四线市场的份额略有停滞,我觉得这是短暂的。

因为一线的市场去年年底的销量上升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有提前消费问题,有很多限行,特别是限购问题出来以后,大家蜂拥地抢车。在未来来讲的话,我们仍然坚持三线和四线市场增速是超过一二线的,潜力还是很大。而且三四线市场的份额也会超过一二线市场的份额。

腾讯汽车:我们刚才说到市场的问题,我们现在说一下车型的问题,我们看到在上杭车站有很多的厂商都发布了自己SUV的车型,我觉得今年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SUV市场非常火爆,很热很热。您觉得中国汽车市场在SUV市场的火爆是什么原因呢?

林雷:中国的消费者也是梯队发展的,我们的车最早是卖到一线城市,后来向二线三线逐步推进。另外一个概念,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比如说我们现在卖到1800多万辆,在美国来讲的话,他的最高销量的年份只有1700多万辆。未来讲的话,我们的汽车销量,就是有不同的说法,预计可能在2020年的话,应该可能在2000万辆到4000万辆,所以来看的话,我们所谓多和少,是不能绝对数来说的,相对而言。

因为怎么说都是多的,只能说在市场的大和小不一样,不管什么车在市场都很多。在SUV来讲,无论从销售的绝对值和市场比重都在上升的,他体现了中国消费者的一个多样化趋势,还有个性化趋势,还有中国消费者在升级换代。

所以三个问题,第一,升级换代,主要是一线消费者的升级换代。第二,消费者的多样性问题,过去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可能比较多是轿车,一开始选择的时候也有轿车、SUV、MPV,各种车都可以选择。而且现在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早期像我刚买车的时候,1995年的时候,我只能买三厢轿车了,我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年轻人不一样了,一上来就有很多选择,就是市场供你来选择。第三,个性化趋势。SUV,特别是都市型SUV,在今年来讲是消费比较快的趋势,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消费者比较喜欢一个概念,第一是比较好的驾驶性和相对的空间舒适性,都市型SUV都能满足这些,比如驾驶舒适性和攻坚的要求。因此来讲的话,也为SUV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时间。

腾讯汽车:好的,非常感谢林总今年分享了那么多数据,其实也非常感谢您给我们中国汽车产业,给中国汽车的企业们提了那么多非常好的建议。我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是有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和非常健康的发展。非常感谢林总今天作客腾讯,谢谢林总。

林雷: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 2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