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3-16 07:16 来源:成都商报
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多款新车盛装亮相日内瓦车展。展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当属全球首发的C级轿跑车。梅赛德斯-奔驰全新SLK跑车则以前所未有的敞篷驾驶乐趣和与生俱来的迷人气质,成为镁光灯汇聚的焦点。与此同时,采用天然气技术的E 200 NGT BlueEFFICIENCY双燃料驱动轿车以及smart 的全新概念车smart forspeed亦亮相日内瓦,一展独特风采。 此次日内瓦车展上,成都商报记者与奔驰全球总裁蔡澈、梅赛德斯汽车集团销售及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施密特博士以及奔驰中国CEO麦尔斯进行了最直接的面对面交流。蔡澈在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称“奔驰在125年前发明了汽车,125年后,我们将重新发明汽车”。 受访嘉宾:奔驰全球总裁蔡澈 关于国产化 成都商报:奔驰和北汽集团合作的北京奔驰,2011年有哪些合作产品的计划? 蔡澈:奔驰将加快国产化步伐,GLK今年国产。去年,我就宣布了,在2015年在中国实现销售30万辆,奔驰将投资2亿欧元在北京建设一个发动机工厂,产能在10万台左右。这是奔驰第一次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建发动机厂。其中国国产和进口车比例将从现在3:7变为7:3。 关于中国车主 成都商报:在您看来,今后在中国国产的产品会不会更多地考虑中国车主的需求? 蔡澈: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今后国产的车型中我们将加大对车主感受的考虑。比如在中国,S很多时候都不是车主自己在驾驶,都是坐在后排,有专门司机驾驶,这一点和欧洲国家大不同,这些都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中国特点。 关于与比亚迪的合作 成都商报:奔驰和比亚迪的合作,最初就是从去年的日内瓦车展谈起的,目前和比亚迪的合作进行到哪一步了呢? 蔡澈:去年,我们和比亚迪签订了正式合同,这几天就可以拿到许可证,目前无法公布更多的细节,像这样的合作一般也要3~5年才能初见成效。不过我可以说的,我们合作的方向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新能源车。不难想像,20年后如果还是依靠传统汽车,环境、资源各个方面都将面临巨大的问题。125年前,奔驰发明了汽车,现在,我们要重新发明汽车。 受访嘉宾: 梅赛德斯汽车集团销售及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施密特博士 关于销售目标 成都商报:奔驰2010年的增长是井喷的一年,是否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 施密特:事实上,我们未来几年所计划的增长率依然会很强势。去年所取得的成绩应该是比较轻松就取得的。 成都商报:如果2015年奔驰实现了年销售30万辆的目标,到那时,豪华车将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商品,请问奔驰将如何再次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会是服务领域吗? 施密特:到2015年,奔驰获得成功将依赖三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是竞争力。第一,品牌的影响力。第二,丰富的产品线。第三,更加全面的销售网络,奔驰的销售网络将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完善服务。 关于超越宝马 提问:请问奔驰会在什么时候追赶上对手宝马,会有哪些策略去实现这个目标? 施密特:对于奔驰来说是否在销量上超过宝马,或者说在什么时候能超过它,这并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奔驰打造成一个让所有中国消费者都十分青睐的品牌。 提问:请问奔驰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利润是不是在所有豪华车品牌中是最好的? 施密特:我们并没有对某一个市场或者区域实现的利润进行过具体统计。从目前数据看,在2010年的前三个季度,奔驰是全球范围销售回报率最高的豪华车品牌。 受访嘉宾: 奔驰中国CEO麦尔斯 关于品牌定位 成都商报:BMW从2010年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以“悦”为主题的中国式营销推广方式,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奔驰是否也会考虑这样的营销方式? 麦尔斯: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奔驰有着125年的历史和沉淀,也一直引领着汽车发展。而奔驰一直秉承的就是“唯有最好”,提供同级别车中最高端的服务和车型。我们不会为了取悦一个市场而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因为奔驰是全世界的奔驰,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年轻奔驰 成都商报:从去年广州车展(微博)开始,我们就看见了越来越年轻的奔驰,40%的销售成绩也来自年轻奔驰,包括A、B、GLK、C、Smart。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奔驰的车主越来越年轻,那如何保证奔驰在人们心中的贵族品味? 麦尔斯:的确是。我们的年轻奔驰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而我们发现很多的年轻车主都是在家庭成员非常认同奔驰的前提下成为忠诚用户的。比如,我们的Smart,很多都是作为奔驰S车主的父母给孩子的一个大礼物。 成都商报:作为豪华车的领军者,奔驰近年来产品一直下探。在奔驰不再遥不可及的同时,也会带来形象不再贵气。您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麦尔斯:在以前奔驰是“大奔”,是人们的梦想之车;而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成熟,奔驰车型不断年轻,这一点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在全球都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奔驰能走进千家万户,希望奔驰不是少数人的奔驰,而是大多数人的最先进、最安全、最好的产品,这才是“唯有最好”。 成都商报记者 日内瓦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