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资本市场出现颇具戏剧性的一幕。这一天,港股红星美凯龙大涨,盘中一度大涨近40%;与此同时,建发股份低开低走,开盘约半小时后,触及跌停。
而这两极的股价走势背后,或源自双方正在筹划的一笔股权交易。
“卖子”化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8日,建发股份宣布正在筹划通过现金方式协议收购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不超过3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可能成为红星美凯龙控股股东。
这条公告透露了两个关键点,一是通过现金方式收购,二是交易完成后,红星美凯龙可能丢掉实控权。
不过截至2022年底,红星美凯龙总股本43.5亿股,红星控股及一致行动人直接持有红星美凯龙60.55%股份。即便按照最高比例30%来计算,转让完成后,建发股份持有红星美凯龙30%股份也低于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30.55%股份。
既然如此,建发股份为何宣称或可取得控制权?一位业内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财经网,这或许意味着红星控股接下来会继续出让剩余股份,逐步退出红星美凯龙。对此,财经网分别向建发股份、红星美凯龙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不过,在此之前,红星控股早已有过减持或计划减持动作。先是在2021年12月22日,红星控股减持红星美凯龙1.58%的股份,合计套现约5.92亿元。
2022年12月27日,红星美凯龙又发布公告称,红星控股拟在未来半年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股份,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0.41%股份,减持的原因均是为“偿还债务”。按12月25日的股价计算,总套现金额约为7亿元。
若减持顺利进行,红星控股及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由60.55%降至57.14%。而建发股份若再接盘其30%股份,则将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红星控股之所以选择接连“撤退”,或与其资金链吃紧不无关系。据2022年中期财务报告显示,红星控股的货币资金为87.56亿元,而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加起来已超过252亿元。
另据查债通显示,2023年红星控股待偿还利息有8.206亿元、待偿还本金有53.3亿元。企业资金压力可见一斑,而这或许正是红星控股要求用现金交易的原因所在。
面对数十亿的资金压力,出让股权引入接盘者,或许是红星控股缓解债务压力的最快路径之一,因而投资者也似乎表示了支持。据wind数据显示,1月9日开盘,红星美凯龙股价高开14.98%,盘中最高涨至3.7港元/股,涨幅高达38.58%,最终收涨14.61%。
来源:wind截图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直言,股价大涨正是因为此次收购对于改善红星美凯龙当前的流动性压力更为直接。
收购意图
然而,与红星美凯龙股价的一路高开高走不同,建发股份的股价却是反向急剧下挫。
据wind数据显示,1月9日,建发股份股价一路低开低走,开盘约半小时后跌停,盘中仅有轻微波动,最终报收13.5元/股,深跌9.58%,距离跌停仅差6分钱。而这一天,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指数均飘红。
来源:wind截图
据21财经报道,对于建发股份股价跌停是否与公司拟收购红星美凯龙部分股份有关的疑问时,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我们猜测应该是的。”随后,财经网多次拨打建发股份证券部电话求证公司股价大跌的缘由,始终无人接听。
不过,之所以建发股份的投资者对于这笔收购预期不乐观,恐怕与红星美凯龙的巨额债务有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红星美凯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7.38亿元,而流动负债却高达290.2亿元,企业在手现金远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柏文喜称,由于近年来红星美凯龙的业绩表现和现金流都较差,加上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期,市场担心建发股份收购红星美凯龙后会累及自身因而出现股价大跌。
尽管标的存在瑕疵,但上述业内投资人士称,红星美凯龙持有很多物业,是有价值的资产,对建发股份的发展是有助益的。
建发股份是以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企业,旗下拥有两个平台。其中,房地产平台建发房产在2022年首次冲进行业TOP10行列,但另一商业管理平台建发商管却体量不大。据建发商管官微1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其目前在管项目仅26个。
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星美凯龙共经营了94家自营商场,284家委管商场,并且通过战略合作经营8家家居商场。此外,公司还以特许经营方式授权57家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共包括476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通过本次交易,建发股份或能一次性将这些商场揽入囊中。
其次,建发股份早在2021年年报中就明确,要在已有的汽车、酒类、轻纺产品及乳制品的基础上,拓展更多消费品品类。而红星美凯龙在家居、建材方面的优势也符合建发供应链运营业务的发展趋势。
在柏文喜看来,红星美凯龙等家居企业属于房地产下游与配套行业,与建发股份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而且收购红星美凯龙30%的股份以后又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红星美凯龙的实际控制人,在通过合并报表增厚建发股份业绩的同时还可以与红星美凯龙形成资本市场上的相互策应关系,利好建发股份的发展。
风险犹存
选择收购红星美凯龙,建发股份应自有打算,但此时此刻是否是合适的时间点仍值得探讨。
毕竟,建发股份当下面临的行业环境并不算友好,其主力业务之一的房地产行业已沉寂一年多,尽管多项积极政策落地支持楼市发展,但行业整体在销售端的反馈尚未见到起色。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同比下降41.3%。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107.7亿元,同比下降33.1%。
地产危机未解之时,建发股份如此大手笔现金砸入,又要面对红星美凯龙的债务及业绩下滑难题,这些恐怕都是投资者担忧的原因。
虽然对于债务,据上述建发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公司收购30%的股权不可能将所有债务接过来。
但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建发股份此时收购红星美凯龙有着相当大的风险。其中包括红星美凯龙的线下卖场未来是否能实现盈利?债务能否减少?等一些列问题,“企业后续的经营压力还是很大的。”
而据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红星美凯龙实现营业收入101.7亿元,同比下滑7.83%;归母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下滑36.17%。
“如何改善经营和止损是建发股份接手红星美凯龙之后的主要任务。”柏文喜如此说道。
梁振鹏则提出,如若建发股份收购红星美凯龙成功后,可以根据门店位置,选择将家居卖场改造成综合性商场。但他也表示,这种情况也只限于自营门店,因为真正改造一个项目,通常需要拥有产权,租赁、合营门店则会引发风险。比如,如果租赁门店的股东收回门店,那么投入就意味着会“打水漂”。
不过,据计算,截至2022年底,红星美凯龙的自营家居卖场占比不到20%。显然,对于这份收购计划,建发股份还需考虑更多。
文/王亚静(责编:高雅)
编辑:王亚静关键词: 红星美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