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试驾评测 > 媒体试驾 >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

大家车网 2012-07-16 12:56 来源:网摘 作者: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3)

动态体验:迷人而充满乐趣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0) 大家车网

BRZ的“心脏”是来自斯巴鲁的FA20:2.0L排量,自然吸气,水平对置,缸径活塞尺寸86*86mm。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没错,FA20并非斯巴鲁全新开发的发动机序列,而是在翼豹装配的第三代水平对置发动机FB20基础上,扩大缸径缩小冲程而来,12.5:1压缩比的强力压榨,配合丰田的D-4S直喷系统,及全新的润滑系统,使其具有147kW(200马力)/7000rpm的最大功率输出,并能够在6400-6600转时达到205Nm的最大扭矩。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1) 大家车网

与之匹配的,则是来自爱信的6速手动及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而对于斯巴鲁粉关心的,未来BRZ是否会生产STI车型一事,斯巴鲁工程师给出的答案是,目前尚未考虑其他动力序列产品,暂时不会有涡轮、不会有STI!

听到这个答案,有些STI迷是否想掉头就走?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你愿意启动这台BRZ的点火程序,就会发现,用这台机器驱动1.2吨的身躯,其中的乐趣一样迷人。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2) 大家车网

浅踩油门催动6速手自一体车型,在发动机低沉的哼鸣中向前愤然窜动的车身,让我知道,自己低估了BRZ低速扭矩的输出能力。3500转便具有的能量喷薄感,会不断的催生驾驶者深踩油门、拉高转速、探其底线。不过,积极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在D挡模式下并不愿配合你的意愿,每每来到4000转即完成换挡使命。而当在高环测试道上,自在享受着攀升至140KM/H时速的快感和FA20的沉稳声线时,发动机转速停留在3300转的悠哉则准能再次逼出你的斗志。虽然,0-100km/h加速的硬指标官方并没有给出准确时间,但是这样的动力表现,落在8秒区间内应该不是件难事。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3) 大家车网

而转战至运动模式,探究底线的心愿则会稍稍得到慰藉,普遍高出D挡1000转的宽容换挡区间,可以容许你更长时间的深踩油门,完成你假象模式中的次次超越。如果此时可以尝试手动模式,低速挡明显提升的换挡效率,一定会让你对拨片的驾驭乐此不疲。不过,如果是下面这辆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的BRZ,那么你的乐趣可能不止这么一点。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4) 大家车网

油离配合的感觉总能让你的双脚找到存在感,如果再能遇到舒适的离合器结合点位置,双脚一定会舒服的叹出声来,而BRZ的手动挡车型便足以至此。力道适中而“粘脚”的踏板,对于女性驾驶员而言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安心。而手动变速箱,除却能够帮助我将上述动力的挖掘体验转换的更为随心所欲外,清晰的挡位、紧凑的换挡行程则是操作乐趣的添加剂。不过,BRZ6速手动变速箱的入挡手感成为了过程中的羁绊,过于铿锵的体验,手掌接受到的排挡杆明显震动,也许只有喜爱纯粹运动的血性男子会迷恋。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5) 大家车网

而在这辆特别的斯巴鲁上,除却发动机为性能精进所做的改动外,为降低重心及平衡轴荷比所作的改进,则是另外的一个重点。FA20 “缩短进气歧管/排气管,采用全新设计油底壳”,位置相较翼豹,向下、向后分别移动了60mm和240mm;发动机舱电池移至前轴后侧;大幅提升400-980兆帕高强度车身材料的使用;这一切则促成BRZ具有了460mm的低车身重心,1.2吨的体重以及53:47的良好前后轴荷比。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6) 大家车网

其实,当我在试驾前接收到上述信息时,并不是兴奋和跃跃欲试,女性本能的反应,让我对低坐姿、后驱车的雨天驾驶充满了恐惧,生硬的贴地飞行加随时可能失控的幻想体验,使这种心理更为加剧。但庆幸的是,当我坐进BRZ后,享有足够宽阔的视野,身下趟过柔腻的路感时,我安心了。虽然215的胎面宽度并不足称道,但米其林PRIMACY HP高性能胎的良好抓地力,始终使BRZ牢牢贴紧地面,加之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悬架调校拥有十足韧性,使得在场地弯道驰骋的感觉,有如刀刃刮过慕斯蛋糕表面般绵密而充满诱惑。

后驱时代的阵痛与新生 试驾斯巴鲁BRZ(27) 大家车网

全程无法关闭VD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前提下,60km/h时速试探过弯极限是一件难事。紧急入弯快出,车身重量转移至尾部后仍然随动良好,无转向不足,悬架的良好支撑,只能在弯心感受到强大的离心力使身体偏移,但侧倾极小的车身则牢牢把你环抱,加之方向盘回馈力度清晰,13:1恰当的转向比设定准确的传递驾驶者的方向意图,虽然触碰不到车身的极限,但是几乎将身体与车身融为一体的随动感受,确实很美妙。

总结:

斯巴鲁的工程师向我坦诚,他们在做“生产后驱车”这个决定时,经过了漫长的讨论,决策过程不亚于一次阵痛。但是,当我亲手抚摸过这个新生儿后,我认为斯巴鲁的这次孕育是值得的。虽然他的外表我们有些陌生,但是,骨血中仍然是斯巴鲁颠真不破的运动因子,而只要秉持着这一血脉,即使后驱,我相信人们终究认得他还是斯巴鲁。不过,这个新生儿进入中国后,又将是何种模样,至少,中国市场负责人告诉我,不会有太大差异。期待吗?对我来说,答案则是肯定的。

共 3 条3/3首页 上一页 1 23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