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8-12 21:43 来源:AutoV 作者:
实际表现
·实际表现
我们测试的凤凰山上,路面基本以沙石路为主,并且夹杂了很多不规则的石头埋在路上,不过这种路面对这个组别的车型来说实在没有多大难度,所以我们临时选择了另外一条在山腰的路线,看看他们的越野表现。不同于普通的凤凰山山路,因为有桥梁建设工程在此进行,所以路上除了沙石,还有被泥头车压过的软土路面,而且拍摄前,广州连续下了三四天暴雨,令这段路面显得更为泥泞和危险。所以进入之前,我们都将四部车的悬挂,调至最高的模式。大切诺基日常行驶的离地间隙只有205mm,可调至最高为会达到270mm,足足多了65mm。四台车当中,只有卡宴能比大切多上3mm,Q7和途锐的最高离地间隙只有238mm。看上去卡宴的通过性比起大切好,可仅仅是通过性好是不够的。
首先是大切诺基。调至沙石路面模式,电子稳定系统关闭的提示灯随即亮起,然后踩下油门就向前跑。驶过这段路面时,后轮与湿滑的泥土接触后,车轮的附着力不够产生了打滑的现象,车身后方只是向右侧轻微摆动了一下,这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大切的Quadra-trac四驱系统将动力适时向前轮输送,并通过制动方式抑制了车轮打滑现象的进一步加剧,你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方向,很快就摆正了车身,顺利地通过这段路面。
然后是途锐。通过那段湿滑的软土路面时,4MOTION四驱系统为途锐提供了很好的稳定性,虽然车轮因为打滑令车身发生侧倾现象,不过幅度跟大切诺基一样相当轻微。车轮在打滑的一瞬间,系统就将动力分配到具附着力的车轮上。在途锐身后观看的同事,事后跟我说:“途锐的车尾只是稍稍摆动了一下而已。”当然,在走这段路之前,必须要将悬挂升至最高,并且将行车模式调到“越野模式下”,那么车载的差速锁就会根据路况分配动力到不同的车轮上。况且,途锐的底盘护板是四部车当中最为平整的,虽然只有238mm的最高离地间隙,可是中间凸起很高的土堆一点都难不倒途锐。
紧接着是Q7.将悬挂调节到最高离地间隙,踩下油门就往前冲。虽然官方显示其最高离地间隙有238mm,不过由于防护底板略微减低了这个标准,还好影响幅度不大,能顺利通过那凹起的土堆。只是在过程当中,后轮打滑程度比起新途锐和大切诺基都要来得多。另外,在失去附着力之时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的出手速度较大切诺基和新途锐来说略微慢了一点,让Q7车身向右后方滑动的幅度也略微大了一点,当前轮分配到更多动力时候,这种滑动的形象就得以停止,然后就能很快稳定住了车身,继续向前挺进。
最后卡宴出场。在通过那段湿滑的软土路上,车头的底板已经与中间堆起的土堆相距不远,而且由于轮胎的附着性没有其余三款车好,所以车轮一下子就打滑将整个车身往右后方带过去,要不是智能性很高的PTM四驱系统,将打滑的车轮适时的分配到前方车轮,让前轮拥有更多的牵引力,这种侧滑现象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仅这里一条路当然不足够体现四台车的越野能力,最后我们找来的一个小土坡,测试一下他们的攀爬能力。有低速四驱功能的大切诺基在这项目可谓驾轻就熟,在强大扭力和四驱系统共同作用下,大切诺基轻松征服了这个土坡。换上途锐,轻踩油门,很轻松就能骑上这个土坡,哪怕在接近角方面途锐并不占优势,不过征服只是小菜一碟。Q7车身很重,加上又较长,当驶上坡道的时候,重量惯性往后转移,轮胎在与野草接触之时打滑现象比起大切诺基和途锐都要来得多,加上需要负荷更重的身躯,所以油门需要比他们都要稍大,但最后还是顺利通过。最后卡宴出场,虽然要照顾到295/35R21的轮胎,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
越野公路性能总结
四台车其实可以按越野和公路定位分为两组,大切诺基和途锐,都有很出色的越野性能,同时公路行驶能力也不会比其它两者差,越野为主,公路为辅。而Q7和卡宴同样有不错的越野性能,只不过厂家在定位上,将良好的越野性潜伏在其中而已,以公路为主,越野为辅。
责任编辑: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