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6日在京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可持续交通的“中国样本”成为焦点,频频获赞。中国交通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此外,中国积极与世界相交,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百度5G云代驾控制舱、徐工集团无人驾驶压路机、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10月14日~16日在京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一系列闪耀着“中国智慧”的交通新技术在互动展示区吸引了大批中外嘉宾。
本届大会上,可持续交通的“中国样本”成为焦点,频频获赞。《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中国的俗语,在本次大会上被屡次提及。中国交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是全体与会者的共识。
一辆红色货车驶出云南省怒江州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驶向美丽的独龙江乡——这是10月15日发布的《交通可持续》特种邮票中,第二枚“交通扶贫”手绘的画面。
以前的独龙江雪山没有公路,只有羊肠小道,因为大雪封山,一年只有6个月可通行。2014年,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改变了这里雪山封路、贫困落后的面貌,村民们开启“网购模式”,还通过乡村旅游等产业走上了小康路。截至2020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户均存款超过2万元,80%以上家庭拥有机动车。
独龙江交通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国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和客车,6亿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2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19.8万公里,密度达54.1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航路航线总里程达到23.7万公里。
“没有可持续的交通,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推行可持续交通,不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其终极目标是支撑国民经济,希望中国的经验能给更多国家予以帮助。”联合国副秘书长、大会秘书长刘振民如是说。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未来中国的交通生活会是什么样?可能是两个“123”。
《报告》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图景:我国将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享受到高效便捷交通的中国,也正在进行着绿色低碳的创新改革。大会论坛上,“节能降碳”“零碳车辆”“电动汽车”等成为许多与会者口中的关键词。
截至2020年底,中国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和43万辆。出门步行或骑共享单车、购车选新能源汽车等,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新选择。
与此同时,随着交通科技力量的不断加强,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大桥隧等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沪昆高铁、港珠澳大桥、北京新机场等一批交通超级工程震撼世界;高速列车、C919大型客机、振华港机等一大批自主研制的交通运输装备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
新中国成立后,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好不好”,中国交通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的历史性转变。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同行
“谁都不会被落下。”谈到交通可持续发展,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齐藤铁夫这样理解。
中国不仅努力让全体国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也积极与世界相交,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在中国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的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大部分都涉及交通互联互通合作。其中,备受瞩目的中欧班列至今已累计开行超过4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
疫情之下,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交通优势,海上丝路、空中丝路昼夜穿梭,中欧班列逆势上扬。
自疫情发生至2021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232万件、9.6万吨防疫物资。此外,中国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平台,与各国分享交通疫情防控实践经验,为全球合作抗疫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为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共享“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交通,中国已在全球建设了一大批绿色、安全、高效、经济的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我们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拉伊铁路等项目,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尚标自豪地介绍说。
闭幕式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达了与世界相交、与时代同行的信心与决心:“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携手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和经济复苏、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