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到2020年,普惠金融5年发展规划收官。
如今,普惠金融已经成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的服务途径,也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之一。截至2020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4万亿元,并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
业内专家表示,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应进一步提升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小微贷款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加研发和科技含量的投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政策保障不断成熟
发展普惠金融既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的落脚点,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几年,国家先后密集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使得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服务中有了依据并获得了高速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其中,该发展规划提出要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到2020年,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并要求下大力气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020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日前发布的《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显示,微弱经济正在成为普惠金融的关键词,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目前,国有六大商业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其中,工商银行除了设立普惠小微企业部外,还设立民营企业事业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19家民营银行也主要服务于“小微”和“三农”,并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在党建引领下,微众银行以服务小微企业为第一任务,专注普惠金融、深耕金融科技,在践行社会责任、支持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努力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日前表示。开业6年来,微众银行累计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2.7亿个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累计为超1867万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的用户成功授信;80%为大专及以下学历,78%从事蓝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万亿元,发放笔数超过6.3亿笔,笔均贷款仅8000元。
2016年底,央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当时统计数据主要集中在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三个维度21类51项指标。2018年央行首次公布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截至2017年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6.77万亿元,增速为9.79%,占各项贷款的余额为5.64%。
受益于政策倾斜,信贷加大民企小微企业的投入力度,小微企业贷款迎来了高速增长时期。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相比2018年,增长3.5万亿元,增速超过30%。
金融数字化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业离柜交易总额达2308.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8%;银行业离柜交易率接近90%,2012年这一数值仅为54.37%。10年间,离柜交易率提升了36%,这导致全国ATM在2021年就减少4万台,银行网点在2020年就关闭了6275家,据此关闭速度估计,10年后,银行网点将会大大减少。
业内专家一致共识,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的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够降低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提升普惠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并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范围。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年均增速将达11.3%,目前位居世界第二。
在过去5年间数字金融领域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度及重视度大幅提高与加深。5年前,银行等传统机构对数字化战略转型意识相对滞后,导致被一些民营金融科技公司占领市场绝对份额,如今,数字化金融已经成为了传统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民营银行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工行的ECOS、建行的TOP+、招行的大财富管理、光大银行的数字光大等数字化战略虽然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融合性更强,协同合作性更高,且更加务实,让服务实体经济在数字化转型中得到更加高效的发展。
工行在“数字工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科技强行战略。完成三年规划之后,2021年站在新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工行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从安全、数字、生态、智慧、敏捷五大方面来打造科技强行。
农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再造一个农业银行”的战略之下,提出信息科技“iABC”战略;建行在金融科技作为三大战略之一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来实施金融科技战略;中行推动数字化银行建设,提出实施“数字中银+”科技创新战略。
2020年,招行提出“努力实现金融科技银行的质变突破”,推进金融科技本体质变。从量变到追求质变,招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已更深一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微众银行充分发挥“非接触”金融服务优势,将信贷资源全面向小微企业倾斜,截至2020年末,小微企业管理贷款规模超过1200亿元,约为2020年初的3倍,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2020年银行信息科技投入的规模已经达到2078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5%。其中,2020年,17家全国性银行科技投入为1451亿元,六大行达到956.86亿元。
专家指出,互联网新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重构了金融服务触达用户的渠道,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均获得了改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金融服务比较产品、提出个性需求。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的普惠金融顺应形势,取得了积极进展和科学成就,但是在覆盖范围、便捷性和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各方面凝聚潜力,共同推动互联网+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