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通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自7月20日起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营业开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电影界攻坚克难,制片企业迅速组织复工复产率达80%以上,开放营业影院达9200多家,彰显出强大的韧劲和蓬勃的生命力,再次证明了我国电影发展长期向好的条件和环境没有改变,中国电影正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没有离场,人才没有离场,观众更没有离场。
市场回暖超出预期
重在激发观影热情
自城市影院陆续复工后,虽然有诸多防控措施限制,如每场上座率不超过30%,后提升到不超过50%,但广大观众的观影热潮,仍远远超过业界预期。重新开放影院的前两周,只是尝试性地投放中小成本新片和口碑好的复映片,观众上座率节节高升,首周票房破亿元,第二周接近2亿元。随着近期国产大片的强势推出,第五周全国票房一跃攀升至9.6亿元左右,吸引约2700万人次走进影院。电影独具魅力的娱乐性和社交影响力凸显。如刚刚过去的七夕当日,有表现爱情、家庭、喜剧样式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5部新片上映,使得单日票房一举突破5.2亿元,创下影院复工以来的票房新高。
电影市场的迅速回暖,充分证明中国电影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趋势没有改变,电影产业迅速恢复活力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来自广大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忱支持和由衷热爱。广大电影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在继续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国产新片的投放力度,提高有效供给。新片、大片、好片是市场“刚需”,只有源源不断给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才能进一步保持和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和市场活力。
新作纷呈值得期待
关键是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电影市场的恢复,整个行业的信心进一步提振增强,不断有国产新片确定上映档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表现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影片《夺冠》、奇幻动画片《姜子牙》已定档国庆公映。原计划春节上映的几部影片,如灾难救援大片《紧急救援》、动作喜剧片《急先锋》、悬疑侦探片《唐人街探案3》等都蓄势待发。
一批题材内容广泛、风格类型各异的新作值得期待,如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刘伟强执导的《中国医生》、陈力执导的《守岛人》、苗月执导的《秀美人生》、宁敬武执导的《千顷澄碧的时代》、张立嘉执导的《猎狐行动》、乌尔善执导的《封神三部曲》,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一批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英雄故事的新片《金刚川》《英雄连》《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纪实》《最可爱的人》等正在紧张拍摄制作中,管虎、郭帆、路阳、吴京、张译等主创倾情参与创作,昼夜不停地加班加点拍摄。其他如大型动画片《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纪录片《深海》等,也都呼之欲出。这些值得期待的新片正整装待发,我们期待中国电影展现万马奔腾的新气象。
电影是“内容为王”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内容的关键是讲好中国故事。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是牵引整个电影行业发展的“牛鼻子”、拉动市场票房增长的“火车头”,是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电影从业人员的“硬道理”和“基本功”。用电影特有的声画结合、时空结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艺术技术手段,满怀激情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故事,豪情澎湃地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时代主旋律,中国电影将迎来春色满园。
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进
中国电影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应对这场大考,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电影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文化艺术和现代科技紧密融合的工业化制造行业,又是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产业,门类繁多、业务复杂,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重塑产业链,进一步探求互联网、大数据、融媒体、多屏幕条件下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丰富电影产品的内容形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传播手段,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强弱项、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民需要好电影,时代呼唤新作品。热切期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中国电影人,以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坚定决心和斗志,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智慧和品格,不断创作推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电影精品力作,创造中国电影新的辉煌。
(明振江 作者为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