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火车站站台河南商报记者王春胜/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陈诗昂
车站,见证着站台上的聚合离散,也见证着所在城市的发展变迁。始建于1915年的兰考火车站也是如此。
电影《焦裕禄》中,风雪夜,灾民拖家带口挤火车,端着讨饭碗四处流浪;而今,随着兰考脱贫发展,兰考站也从三等小站升格为二等站,更多人愿意从这里重新抵达兰考。
眼下,兰考站正在进行功能优化扩建,预计在今年国庆节前以新面貌示人。
行囊之变
“端着讨饭碗”—大包小包—“西装革履”
卜刚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2008年退休前是兰考火车站副站长。他生在兰考,长在兰考,工作在兰考,也见证了兰考的发展。
说起兰考的变化,他聊起了《焦裕禄》这部电影,有一幕是灾民在风雪夜抢着挤火车逃离兰考的情景。卜刚说,都说故土难离,想想那时候的人却要背井离乡、端着碗去外面讨饭,是多么无奈。
上世纪90年代,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同一个车站,站台上还是黑压压的人,“大包小包,有的甚至带上锅碗瓢盆,恨不得把半个家都带上火车”,但神情已然不同。
2019年春运前,71岁的卜刚在退休后再次回到车站。他发起成立了一支“焦桐老年服务队”,吸引了5名车站退休职工加入。春运时,他们戴着红袖标,穿梭于车站候车厅、站前广场等地方,时刻准备着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这时候,他发现站台上的兰考人又不一样了。现在兰考人出行,没了大包小包,一个旅行箱成了更多人的标配。
从卜刚的讲述中,我们能看到,兰考站迎来送往的旅客,身份逐渐从逃难的灾民,转变为务工潮下去往沿海的务工者,再到现在“西装革履”的旅人。
车站还是那座车站,站台还是原来的站台,旅客的表情、着装、行囊一直在变,而兰考站也见证了兰考的贫穷、灾害、发展和新生。
站台上,卜刚望着身旁飞驰而过的列车,他无限感慨,兰考再不是过去的样子。
留得住人
现在的兰考,是个适合居住、生活、工作的地儿
兰考火车站和行驶在陇海铁路上的列车,也跟着旅客的变化而变化着。
卜刚念高中时,学校离兰考站不远,在教室里就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那时候,蒸汽机车还是多数。
在他印象中,最初,兰考站每天只有三四趟车停靠,主要往郑州、商丘、徐州等周边城市去,“从兰考到郑州只要8分钱,一趟需要4个小时。”
后来,蒸汽机车换成了电力机车,铁路一次次提速,从曾经的时速三四十公里到后来的100公里、120公里,再到高铁的300公里。随着2016年兰考南站的投用,兰考到郑州这段路程被压缩至31分钟。
改革开放后,兰考火车站也变得日渐繁忙,现在,每天有57趟车在兰考站停靠。
上世纪90年代,卜刚的儿子卜令涛从部队转业到兰考站工作,目睹了火车站周边的变化。他记得,原来火车站前的站前路上,总是黑乎乎的,“不光火车烧煤,老百姓家里也烧煤,马路染成了黑色,坑连坑很难走。”再看看现在,站前路跟大城市的道路没有任何差别,行路不再难。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在一些方面,也实现了赶超。
慢慢地,作为地标、装修靓丽的兰考站也变得不再光彩照人。而火车站周边,过去简陋甚至略显破烂的房屋,如今已经被一栋栋高楼大厦和一排排特色民居取代。卜令涛说,过去,下班后基本上没地儿可去,“现在的兰考,是一个适合居住、生活、工作的地儿了。”
“怪现象”
有了高铁站,兰考站发送人次不降反升
兰考站不大,候车厅很小,显得破旧。卜刚说,车站跟他退休时并无太大变化。
但就是这样一个二等站,发送旅客人数在节假日能赶上一等站的许昌站。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兰考站发送旅客达到147万人次,日均4040人次。春运时,车站高峰时期单日发送旅客突破1万人次。
兰考站党总支书记李文标说,2016年有了高铁站后,兰考站客流应该应声下降才对,但兰考站客流这些年一直在增长,这显得更为难得。
随着客运量的增长,兰考站从三等站升级为二等站。铁路车站标准显示,二等站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4000人以上,三等站为2000人以上。
“客流增长的背后,是兰考与外部联系的更趋紧密,是兰考经济活动的愈加频繁。”李文标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前些年,过了大年初五车站常以务工流、学生流向外输出为主,现在富士康、恒大等企业的入驻,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兰考扎根。
“新车站”
今年国庆节前,兰考站将以新面貌示人
眼下,兰考站正在改造。
根据改造方案,兰考站在原址对车站站房进行功能优化扩建,站房将向站前广场方向外扩10余米,完成后车站面积将增加超过1700平方米,候车面积将扩大一倍,高峰时能容纳1000人候车。
更大的变化将出现在站前广场。建业将以兰考站为中心,打造一条体现焦裕禄时代精神的文化、商业、旅游、研学原创街区。
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兰考站站房改造方案主题,正取自《焦裕禄》中那幕“车站风雪夜”。站房外观整体采用红砖和水泥灰等色彩,配以传统纹饰、红五星、红旗等元素,塑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独有建筑风格,整个街区风格也如此。
据了解,今年国庆节前,兰考火车站就将以新面貌示人。
关键词: 兰考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