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在用尺子测量白色麻布上的印花范围。
今年57岁的杨彩虹是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人。2010年,在外经商的杨彩虹看到家乡的蓝印花布项目在上海招商,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决定返乡创业。
2012年,杨彩虹回到邵阳县创立湖南三力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在全县范围开展制作蓝印花布的培训。目前,公司已吸引200多名妇女就业,还带动当地2000多名农民种植蓝印花布制作原料黄豆、蓝靛。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这是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示厅内拍摄的用蓝印花布制成的衣服、雨伞等成品。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在研磨黄豆和石灰。研磨后的黄豆和石灰将被刮在花版上留白,使得蓝印花布上的图样清晰可见。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展示厅内,杨彩虹(左)与员工商议蓝印花布伞的新花色。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将染色后麻布上的黄豆、石灰浆刮去,使得麻布上的图样显现。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在完成蓝印花布的染色工序。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6月12日,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将染色后麻布上的黄豆、石灰浆刮去,使得麻布上的图样显现。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粮食供给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2022年服贸会增加赞助商层级
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加快打造
GDP万亿城市进入新一轮的升
长沙实现数字人民币税款缴纳
新车销售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向
中国文旅创新发展 消费市场
48小时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