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没带钱,用手机扫码支付,在几十年前,作为一名公交售票员的任卫国是万万想不到的;以前车子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现在所有公交车都是空调车,这是公交车长的任卫国和同事们最向往的日子。从业38年的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公交事业的发展。
人工售票,最便宜五分钱
1980年,还是小伙子的任卫国来到当时的郑州公共汽车公司,做一名售票员。当时郑州还有一家公交公司——郑州电车公司,在1979年4月首辆无轨电车101路正式通车,就是大家俗称的“大辫子”公交。
那时的郑州,就花园路、中原路、建设路、文化路四条主干道,很多地方还都是土路,公共汽车公司也只有五条线路,1路、2路、4路、6路和9路,票价按里程售票,最便宜五分钱,最贵三毛钱。
任卫国最初在9路当售票员,几个月后,又到6路做售票员,线路从关虎屯到碧沙岗,坐整个全程需要2毛钱。
整个郑州就6条公交线路(加上101路),坐车的人多不多?
“人多,但是车也跑得快,半个小时就能跑一趟。”任卫国说,当时的郑州真是一点不堵车,不但机动车少,非机动车也很少,还没有出现农民工的概念,乘车的多是学生和上班族,人多,车快,那时的6路已经用上了18米长的铰接车,分前门、中门和后门,一辆车上配一名司机和3名售票员,整个6路配备18台车,已经足够用。
38年后的今天,郑州公交已经有线路300多条,日客运量250万人次左右,日运营里程83万公里,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基本做到“有路就有公交车”。
冬冷夏热 夏天每个司机一身痱子
198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售票员的任卫国,又作为“种子选手”转岗到当时最热门的司机岗位,这是当时公交公司第一个从售票员转到司机岗的第一人。
一年学习一年实习,1986年任卫国最先到104路当司机,随后又调到83路,这一调83路就跑了18年。83路车最早车型是扬州亚星,方向盘特别沉,一些女司机转弯时,打方向盘都得站起来才能打动,当司机是实打实的体力活。车内没空调,冬天车厢冷得上冻,发车前先用热水浇开发动机,还容易气阻,一气阻不来油,干着急打不着火;一到夏天,车厢内非常热,发动机就在驾驶室旁边,“天天跟火烤的一样,从上班到下班衣服就没干过”,任卫国回忆,几乎每个司机到了夏天就被烘一身痱子,男司机不敢穿短裤,女车长不敢穿裙子,怕一不小心腿上被发动机烫掉皮儿。
当时司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开上空调车。
空调车2元普通车1元,乘客都得挑车坐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01年,郑州公交车开始有了空调车,83路上也上了4台空调车,任卫国驾驶的就是其中一辆,“当时其他车长可羡慕”。
夏天有冷风,冬天有暖风,不少市民和车长们一样,很是欣喜。当时的空调车票价2元,普通车1元。有的年轻乘客专门等空调车,免得自己受罪;有的乘客特别是老年人专门等普通车,能省去1块钱。
自2010年8月1日起,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带有空调设备的公交车票价(不含旅游专线、城乡公交)全面调整,实行普通公交1元票价政策。低于成本部分由市财政予以补贴。也是从2010年起,郑州公交添置的公交全部为空调公交,到2012年9月份,空调车的数量大约为2600台,非空调车也有2000多台,两者基本上各占一半。
现在,郑州的公交车运营车辆6420台,全部是空调车,非空调车已经告别郑州公交。
乘客不挑车了,车型的更新换代也给驾驶员带来劳动强度的减轻,从汽油车、柴油车、油电混合和气电混合车,以及现在新能源汽车,方向盘带助力,驾驶员还不用踩离合,刚刚退休的任卫国想想就不舍。“现在车型真是太好了,节能又环保。”
曾经代充公交IC卡,现在手机扫码就支付
当过4年公交售票员的任卫国,对郑州公交支付手段的改变印象最深。
1995年,公交公司进行了票制改革,不再分段计价,改为全程一票制,开始推行无人售票。1995年10月6日,在汽车1路等8条线路上同时实行。(以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及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步改为“标准无人售票”)至2001年6月5日,“售票员”工种已从郑州公交工种序列中完全退出。
2001年,郑州公共汽车公司和郑州电车公司合并,当年的8月1日,公交IC卡电子收费系统正式启动。在市区53条线路上全线运行,并一次性取得成功。
“每次在人民路丹尼斯那块,一到月底排队充值的人都排成长龙”,2001年,任卫国说每次路过充值点,就看到排队的人非常多,为服务好乘客,在车厢内播报可免费为乘客代充值业务,没想到,这一代充,就充了数百张。
这两年,智能手机一普及,没带零钱没带充值卡的市民,刷刷手机就能支付,特别方便,任卫国再也不用代充公交卡了。
郑州公交,从2001年开始,让座之风蔚然兴起,让座率在全国领先。
2005年,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研讨会暨公交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发表的“公交优先在中国,让我们做得更好”的《郑州宣言》,现已成为城市公交行业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 从“大辫子”到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