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轻机每股指标
马斯克最近又有了新动向。美国时间周二,马斯克在卡塔尔经济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他的团队正在抓紧打造一款人型机器人,力争在今年9月底之前打造完成,以便于在今年的人工智能日上讨论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
受马斯克发言影响,A股市场机器人板块狂欢。6月21日收盘,十余家机器人概念股涨停,但很快风潮散尽,截至6月22日收盘,机器人板块及相关概念股恢复正常水平,但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畅想,很快又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人形机器人是什么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21年8月19日首次举行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活动中。在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中,马斯克围绕特斯拉汽车联合多名工程师一起解答相关问题,并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公布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将这场发布会推向了高潮。
关于机器人的具体信息,马斯克在该场活动中介绍称,Tesla Bot身高1.72m,重量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较为轻量,人类在武力上可以很好的压制它;面部有一个屏幕,可显示具体信息;并拥有人类活动水平的双手,四肢由40个机电执行器控制;双脚可感应反馈,实现平衡和敏捷动作。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头部将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并与汽车共用AI系统。这款机器人或许会在2022年底造出原型。
今年6月3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Tesla Bot的名字已改为“擎天柱(Optimus)”,而2022年人工智能日活动将推迟到9月30日举行;在前两天刚刚举办的卡塔尔经济论坛上,马斯克再次谈到了“擎天柱”,他希望在9月底特斯拉的下一个人工智能日到来之前,向人们展示一个仿人机器人的原型,并暗示称:本次人工智能日将会是“史诗级别”。
“擎天柱”的最终意义在哪里?马斯克没有明说,但从其屡次谈到的“代替人们做枯燥、危险的工作”的发言来看,在更多场景代替人力或是其最终愿景。天风证券认为,擎天柱将首先在重复、枯燥、危险的环境和工况下应用,最终将走向我们的家庭,以彻底解决人工不断短缺的趋势。
概念股闻风大涨
受擎天柱原型机器人即将现世消息影响,A股机器人板块6月21日平均上涨1.77%,整体涨幅为0.47%,位居概念股涨幅前列。个股方面,迈赫股份、深思电子涨停,蓝英装备上涨16.07%,奥联电子上涨12.43%;巨轮智能、新时达、派斯林、亚威股份等十多只个股涨停。
机构也开始抢筹机器人,在21日龙虎榜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机器人,为7427.33万元。数据显示,该股日内大涨16.91%,全天换手率8.33%。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中信上海溧阳路净买入3125.36万元。
对于机器人概念股的涨停,有专家评论称,这些个股前期大多滞涨,抛开题材刺激,实质上走的依旧是补涨逻辑,因此,对于这一方向先将其视为短线题材炒作即可,延续性有待观察。
22日,机器人板块回归正常,当日涨停潮已退去,虽然仍然不少概念股,如京山轻机、迈赫股份、新时达、巨轮智能、泰尔股份等仍实现10%以上的涨幅,但总体上已回归平静。
针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对A股的影响,多家券商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盛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合计超70%,随着机器代人浪潮加速,机器代人趋势加速,减速机/控制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有望持续受益。
另有券商分析师表示,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研发更进一步,打开了人形机器人“AI+机器人”深度融合的想象空间。从应用场景看,目前全球代表性参与厂商包括日本本田(场景主打搜救),韩国KAIST(场景主打特种行业清理)、美国波士顿动力,中国代表性企业面向消费级探索,潜在市场充满想象空间。
国内尚处于蓝海
36氪研究院《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目前我国机器人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2021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比2017年增长一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20.2%。从市场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占比53%,服务机器人占比47%。
某机器人整装企业工作人员小米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目前我国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种,将服务机器人继续细分,可以分为家用、公共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服务机器人。小米供职的公司是国内商用机器人整装龙头企业,主要为酒店、餐厅、医院等开展合作。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较为成熟,针对不同场景的服务机器人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努力缩短差距。针对不同场景的机器人也有相关企业在做,甚至人形机器人目前国内也有公司涉足。
“机器人主要经历了三代更新,即程序控制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小米告诉记者,特斯拉机器人属于第三代机器人,具备类人特征,除了运动和自适应调整功能外,还具有感知交互和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处理复杂问题,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可以归为第三代。
“我国机器人行业尚处于一片蓝海,虽然针对不同场景、不同形态的机器人都有人涉足,但还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成果。我们公司2019年才开始做商用机器人,刚开始才200多人,到现在发展成了行业龙头,融资也融到了D轮。三年时间就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说明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小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