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环节正有复制最近两年硅片环节投资热的迹象。
近日,近两年来搅动硅片市场的“黑马”上机数控(603185.SH)斥资118亿元,扩大其在硅料环节的投资力度。
而在2月25日,宝丰能源母公司宝丰集团与宁夏酒泉签订多晶硅投资协议,一期项目计划投资额达200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自2021年以来,已有16家公司宣布在多晶硅环节有所动作,涉及产能265万吨,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最近两年来,国内光伏行业各环节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投资热潮。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光伏制造环节的总投资规模超过7200亿元,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均涌入巨额投资。
然而,不同于硅片、电池片组件等领域的扩产热,多晶硅环节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壁垒高。“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在最近两年迎来了利润大爆发。”一位券商机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多晶硅的盈利处于优势地位,故吸引大量投资属于意料之中。不过,多晶硅项目技术门槛高、投资周期长、生产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等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预警声音也有所出现。“多晶硅高利润是暂时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表示,需警惕多晶硅投资过热。
龙头与“黑马”
上机数控斥资百亿加速其在多晶硅料领域的投资步伐。两年前,这匹“黑马”在硅片环节“大闹一番”后,如今又将触手伸向更上游。
根据公告显示,上机数控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18亿元。据悉,整个项目分为二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为8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总投资预计为60亿元。第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投资进度预计将于2023年达产。
“此次投资有利于公司获取硅材料稳定供应的新渠道,保障原材料的供应。”从上机数控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其投资多晶硅的主要目的是突破近些年来原材料供应的卡脖子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上机数控进军多晶硅环节的首个信号。早在2021年一季度,该公司与保利协鑫能源的合作便一度引发业内热议。
去年4月,上机数控与保利协鑫能源的子公司江苏中能共同成立了内蒙古鑫元,持股35%,合资公司将进行年产10万吨颗粒硅及15万吨高纯纳米硅的项目建设。随后,该合资公司进行了两次增资,上机数控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
与硅料龙头企业进行股权合作,是目前下游厂商与上游绑定供给的常见合作方式之一。
例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先后参股通威股份的多晶硅项目——2020年9月,隆基股份宣布参股投资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和云南通威高纯晶硅,其中后者是通威股份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实施主体;2021年2月,晶科能源与通威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项合作内容是晶科能源按35%股权比例战略参股通威股份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
这样的合作形式,随后也在晶澳科技和新特能源之间出现。2021年6月,新特能源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签订了《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项目暨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其中,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各增资3.15亿元,分别持有内蒙古硅材料公司9%股权。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下游企业而言,深度绑定与上游企业的股权合作,并非是将多晶硅料业务作为独立业务进行拓展。但上机数控却是例外。
从金刚线设备商到硅片新贵,上机数控一度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进入者。而此次在包头投资高纯工业硅和高纯晶硅项目后意味着,上机数控具备了在硅料环节的自有产能。
在向上布局硅料领域后也意味着,先前在光伏产业只靠单一硅片业务盈利的上机数控,未来多了“一条腿”走路。
扩产与过热
上机数控百亿投资多晶硅,只是近两年来多晶硅赛道频频涌现大额投资的缩影。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2月至今,多晶硅领域已经迎来了16家新老面孔的投资簇拥,总涉及规划产能265万吨,总投资额达2589.99亿元。
这其中,保利协鑫能源年产30万吨颗粒硅项目,东方希望年产25万吨多晶硅项目,青海丽豪、通威股份、信义玻璃、大全能源各自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均是大手笔,项目投资均达到百亿级别。
最新的添火者是宝丰集团。今年2月25日,该集团与酒泉市签订《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5万吨/年工业硅、30万吨/年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电池组件生产装置,以及配套15GW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站。其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0亿元,在瓜州县北大桥现代高载能产业园建设5万吨/年多晶硅、2.5GW/年拉晶、2.5GW/年切片、2.5GW/年电池、2.5GW/年光伏组件生产装置,在瓜州县北大桥、干河口等新能源规划区内配套建设0.50GW光伏发电、1.75GW风力发电电站。一期项目计划于2022年3月20日开工,2023年6月底建成投产。
这也预示着,在明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将再迎来5万吨多晶硅投产。
实际上,从各家公司公布的规划信息推测,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将集中迎来多晶硅投产的一次大浪潮。如,新特能源去年2月份公布的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为1.5年;东方希望去年5月份公布的年产25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最快只需1年左右。
于是,业内对于多晶硅的扩产潮也发出了警惕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提醒。
2月23日,马海天在 “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与2022年形势展望线上研讨会”上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为300万吨/年,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000GW左右的光伏装机需求。
而从需求端来看,到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为400GW,折算成多晶硅需求为130万吨。
“产业增量有前景,但过度投资规划的76万吨/年则会成为过剩产能。”马海天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