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长假过后,不仅是大量人才返岗返工的集中时段,也是不少白领考虑跳槽的高峰时期。春节还没过完,从业多年的金融科技行业猎头张力(化名)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初四、初五就已开始陆续有人咨询了,从目前市场大方向来看,仍然是数字化人才(金融科技方面)最为抢手。”
职场上有句话叫“金三银四”,指的是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三四月份职场人的跳槽。这期间,职场中的一些人才将各项福利和年终奖拿到手后,往往会根据企业的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在新的一年做出重新选择,这一时期的猎头们往往会非常繁忙。
“过完春节就跳槽”
数字化人才招揽进行时
“过完春节就跳槽”工作仅两年的IT技术专业毕业生王成(化名)对此早有盘算。他对记者表示,“近两年,银行等机构对自己相关专业的招聘行动比互联网企业更加积极,且更为稳定。相较于互联网企业,现在我想跳槽去银行或其他体制内金融机构。”
随着与王成的深入交流,记者注意到这种节后跳槽的决心一部分来源于家里,“春节长假期间,和亲朋好友在一起沟通交流,也会与同学交流并进行一些比较对照,最后决定过完年也‘跳’一下。”
而上述说法,也有相关数据得以佐证,在去年58同城发布的《2021年返城就业调研报告》显示,春节后,有更换工作意愿的人群集中在21至30岁;75%职场人有跳槽经历,春节后48%的职场人有换工作打算。
事实上,王成和张力仅是人才市场中人才端及猎头端的一个缩影,《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每年的春招、秋招之外,很多机构对数字化人才的招揽一直在进行中。
春节前夕,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就更新了2022年的招聘信息,招聘137个全职岗位。在137个全职岗位中,技术岗(包括移动应用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技术经理等)多达86个,占比超过60%。
专注于金融行业技术招聘的凡尔康咨询FalconTalent金融科技业务合伙人蔡文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去年以来,金融科技领域技术研发、数据、算法、产品、信息安全等方向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上海、北京以及港粤澳大湾区对技术研发类岗位的需求最大。相比前几年,如今人才流动更倾向于向大型传统金融机构,目前银行等各类大型金融机构是人才流入的主要方向。”
金融机构对“数字化”人才
储备意愿明显
随着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近些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数字化”人才储备意愿及前瞻性布局意识非常明显。例如,在去年发布的秋招公告里,工商银行公布的海外英才计划、星辰管培生计划等多项计划均指向科技领域;建设银行招收科技型专项人才;民生银行发布的“民芯”计划旨在为该行储备金融科技类人才;中信银行岗位集中在信息科技岗等岗位。
自去年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在招揽相关人才。例如,去年下半年,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科招聘元宇宙金融工程师,要求负责全行元宇宙金融场景、关键技术探索等。
事实上,不只是银行机构,持牌系消费金融机构也在抢夺数字化人才人才。例如,马上消费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6月份成立以来就在科技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已拥有数字化人才1300人,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人才占比超70%,另有国家及重庆市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全球皆有布局的高端人才猎寻机构CGL金融合伙人贺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要不是纯粹的技术研发,拥有业务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最需要的,在数字化转型中能够担任枢纽的作用,连接业务需求和研发并具备规划思维能力。“这类人才往往技术基础扎实,能够搭建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的基础架构;理解分布式、微服务等技术框架,具备技术架构选型的能力,同时具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相关经验。”
而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看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型发展,需要新型的数字化人才支撑,要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人才库,吸纳具备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的人才。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观察金融机构数字化的水平或潜力,数字化人才是一个重要维度,“比如,金融机构中数字化人才的占比,以研发人员占比来看,不少银行的研发人员占比不足5%,未来这一占比数据可能大幅上升。另外,数字化人才的分布也很重要。在管理层中,需要有数字化管理人才制定数字化战略,统一数字化认知。”
贺淞表示,“由于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及IT架构国产化升级改造的需要,短期内对于金融科技方面人才需求量仍较大。随着数字化转型和IT架构升级的完成,3年至5年后,对于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会逐渐趋于平稳。”
数字化人才
需求将井喷?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目标,政策层面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春节前夕,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指导意见》更是指出,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指导意见》提到的几个重要领域,涉及大数据底层技术架构和应用层面的人才,可以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从信息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安全和管理等基础支持功能,而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的人才将主要从事业务层面的数据化工作,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流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数字化人才方面仍存短板及误区,需引起行内重视。
马上消费研究院认为,上述《指导意见》,势必加快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然而,数字化转型道路非一日之功,需要真正将数字化思维融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是对客户数字化旅程的深度洞察与实践落地。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银行为例,一是目前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的高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在短期内无法胜任银行的金融科技需求;二是目前缺乏对金融科技人才统一的培养标准和规范,这导致金融科技人才参差不齐;三是银行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方式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单靠金融机构的力量无法有效解决人才问题,这些问题需引起行业重视。
袁帅则预测,未来银行的业务条线一定会与科技高度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是科技驱动机构,人才驱动数据,数字化人才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数字化转型不是靠机构科技板块来推动的,而是靠管理思想的转变,重在“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