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品与医疗器械的跨界组合正在激发企业的创新,丰富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通过药械联动和诊疗一体化,能更好地实现“全病程管理“的升级。
跨国企业也看到了药械联动的趋势以及中国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并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进行大规模、高质量和差异化的生产。
国药控股董事长于清明在周末的一场中国医疗技术创新生态峰会上表示,国药控股去年销售4564亿元,其中医疗器械销售规模1053亿,药械联动的格局已经形成。
今年上半年,国药控股收入再创新高,接近25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国药控股在2018年首次公开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后屡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30%,在三大业务板块中增速最快。
于清明认为,中国本土医疗企业有规模和网络渠道的资源优势,并且借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创新医疗器械特殊审批通道等利好政策,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产品的迭代也在加速,通过差异化创新能从某种程度上抵御集采的风险。
国药在新冠疫情中担任了疫苗和药物研发的重任,国药中生新冠疫苗产能已达50亿剂,这背后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的保障。但目前能为疫苗和抗体药物提供上游先进生产原料和工艺的仍然只有少数几家外资企业。
丹纳赫旗下生物技术公司思拓凡(Cytiva)为全球大量疫苗和生物药厂商提供上游生产工艺。思拓凡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表示,现在中国生物药正迈向100万升产能的时代。她援引该公司的一项研究调查称,超过70%的生物制药行业受访者表示将会加大在生产制造方面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投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给了公司在华加大投资的信心,从而为中国本土供应链提供保障。
新冠疫情刺激了全球对生物制品需求的增加,思拓凡已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投资15亿美元进一步扩充产能。俞丽华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其中2亿美元将会用于中国市场相关的投资,包括与与威高药业合作扩建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生产线,这也是思拓凡首次委托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实现医疗耗材的代工生产。
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评估了收购、自建以及合作等模式,最终选择了与中国厂商合作,和去年相比,我们会在10个月内将产能提升三倍。”
在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同时,该产线还能为印度、爱尔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市场提供所需,让中国本土化生产“走出去”,提升全球供应链的弹性。
根据全球医疗健康咨询公司艾昆纬(IQVIA)的一份报告,中国低值耗材市场未来五年规模接近千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5%。报告称,老龄化结构加速、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增长、医疗机构资源数量激增以及创新术式的广泛使用四大因素将驱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
受到来自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的推动,德国默克集团 (Merck KGaA) 上周也大幅上调增长预期。新冠疫苗和相关疗法需求也刺激了该公司材料和设备的销售。
默克预计到2025年,生命科学部门的收入每年都将增长7%至10%,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于对实验室用品的潜在需求以及新兴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和中国创新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默克表示,未来将会在生命科学领域将更加关注亚太地区和中国市场,该公司预计2025年的集团销售额将从2020年的175亿美元增至约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