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北汽自主品牌创新之路 并非拿来主义

北汽自主品牌创新之路 并非拿来主义

大家车网 2013-11-16 12:12 来源:网摘 作者:综合报道

北汽自主品牌创新之路(1)

2012年5月,一款名为C70G的中高级轿车面世,北京牌轿车正式“复活”——这款车有北京牌想要的DNA。

“自主创新开发出来的北京牌轿车,应该是高品质的车,能够代表北京的城市形象。”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北京牌”品牌发布时就曾描摹过。

2006年,徐和谊从北京现代董事长调任为北汽控股一把手,他用了三年时间将“三条腿”——北汽福田、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整合至北汽集团麾下。那时人们还没注意到北汽缺少一条腿,那就是自主品牌乘用车。

2009年,徐和谊在北汽的构架下提出二次创业,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他宣布,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已基本形成。

自主创新并非拿来主义

北汽花3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

2010年,第一款北汽自主品牌轿车出炉,这是来自北汽乘用车株洲基地的微面,取名威旺306,但没有挂上北京牌的标志。直到2011年3月北京牌轿车E系列上市,这辆首款以“北京牌”命名的轿车和最初人们设想的 “北京牌应该是一个中高级车品牌” 不一样,在促销中标出了5.38万元的价格,让人有些意外。

对人们期望的中高级车,近两年间,北汽正在加紧对萨博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在北汽真正进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的2010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犹如一锅沸腾的稀粥,对萨博技术的消化吸收也是在众目睽睽下进行的。

不过,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是完全自主研发中高级车平台的话,相比如今的C70G,北汽要拿出一辆自主研发的中高端样车可能要再等5年。要知道那时候,一汽奔腾和上汽荣威已经在市场摸爬滚打近10年了。

基于对萨博产品平台的消化吸收,让人们意外的是,首款车来自基于萨博平台、由北汽打造的中高端轿车平台M-TRIX。

为何没有在原有的萨博9-5、9-7平台上直接生产?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海洋说,G70G体现了“源于萨博,高于萨博”的理念。萨博只是给予了北汽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一个根基,北汽正致力于自主创新,而并非拿来主义。

烧钱的自主品牌乘用车

自决心打造“北京牌”汽车以来,北汽集团在北京、广州、湖南、重庆等四地分别打造了乘用车生产基地。从此,白手起家的乘用车成为北汽集团最烧钱的板块。

2007年,北汽投资20亿元打造了湖南的株洲生产基地;2010年,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乘用车基地开始建设,投资达40多亿元;而两年前筹建的广州增城基地总项目投资也达50亿元。这还不包括北京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及2010年投资上百亿元建设的北汽通州动力总成基地。

涉及资金,必须仰仗各大银行的支持。这些年,北汽的银行融资已经形成了“银团”模式,即以某家商业银行牵头由“银团”向北汽集团提供大额融资。北汽集团总会计师马传骐介绍,位于通州的动力总成公司就是由北京银行牵头,工行、中行、农行组成的“银团”作为资金后盾,“所有银团基本上都是20个亿的水平。”马传骐曾向媒体透露。

发行公司债券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2010年,北汽投发行了15亿元人民币的7年期债券。2011年初,北汽集团的募资材料显示,计划募集2.4?亿元用于置换公司本部银行贷款,此外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北汽株洲基地生产自主“北京牌”交叉型轿车及A0级轿车所需营运资金。

从长远来看,为构建北汽集团的融资平台,上市是应有之义。2010年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时就已经提出了两到三年实现上市的目标。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汽一直在按照上市计划和证监会的要求进行重组和调整。公司上市必须达到三年盈利的条件,北汽股份成立于2010年9月,最早上市也需要到2013年底。业内人士分析,如北汽分开上市,其旗下海纳川公司将更有条件率先上市。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关键词:北汽自主品牌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