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汽车金融发展迟缓 贷款买车将大行其道

汽车金融发展迟缓 贷款买车将大行其道

大家车网 2013-04-30 01:54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原

  2013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车展即将落下帷幕,车展期间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让中外参展商直呼,“车市的春天要来了”。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金融业如何跟上汽车消费增长的脚步来实现行业的加速跑?

  选择车贷的仅占两三成

  汽车金融涵盖了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维护、回收等环节,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相关保险、投资等多种金融服务。而目前最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金融服务便是汽车贷款。

  “要买私家车的人大多都有付全款的能力,毕竟现在经济型轿车价格基本能承受,没有必要用车贷去付额外的利息。”来参观上海车展的上海白领沈先生对车贷并不“感冒”,身边大部分购车一族贷款买车的不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财经处王奇直言,由于汽车是消耗品,一开出厂便开始贬值,并不如房产保值增值,消费者贷款买车的意识并不强烈。面向零售的汽车金融服务也仅仅是在经销商促销层面的“小打小闹”。

  万兴别克的销售经理汝晓芳介绍,“我接触的客户大概20%到30%会选择车贷。”以上海地区为例,汽车贷款首付三成,贷款一年期的利率平均在4%-5%。

  目前汽车信贷市场的蛋糕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分食,“与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的利率要高出1%-2%,价格上对于消费者吸引力并不大,优势主要是不需担保,办理手续比较方便。”汝晓芳说。

  同来参观车展的王文告诉记者,自己购买私家车时贷款了六万元,“主要目的是为了拍沪牌,有些资金缺口所以选择去汽车贷款。”王文采用的是建设银行的信用卡分期形式,两年的利息总额是4800元左右。

  目前的商业银行车贷大多以信用卡分期的形式来实现,招行理财经理介绍,因为车贷的利率并不如经营性贷款来得高,一般商业银行经营车贷业务积极性并不高,专业程度也较低。

  上海大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如果购车者提出车贷需求,“我们首推利率低的,不会推荐我们自己的财务公司,因为跟银行比没有利息优势,除非搞活动有免息优惠。”

  汽车金融消费背负“三座大山”

  “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的组合本就是块看上去很美的奶酪,但是为何汽车金融业的春天迟迟不来?制度的缺失、特殊的产业格局和消费文化是阻碍中国成为汽车金融消费的三座大山。

  “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因而无法像银行信贷一样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春波认为,金融管制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在金融债放行之前,汽车金融公司仅能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占用母公司资金,不能利用杠杆融资,从而抬高了资金成本,高于银行车贷的利率难以有效吸引消费者。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商业银行仍是汽车贷款的主导,但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存贷款利差,缺乏与汽车制造商的利益关系,并不能保证通过促进汽车消费,对汽车业提供连续稳定支持。

  “厂家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是帮助汽车企业加快销售,提高新车周转速度,盈利是放在次要位置。”福特金融汽车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风险难以控制以及汽车金融公司本身的资金限制,决定了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短期内仍然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业务。

  目前汽车金融公司三大业务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批发贷款和融资租赁。但是汽车保险、抵押等业务却不在经营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受限使得规模不能做大,对企业盈利也产生较大影响。

  “消费金融公司在降生之际,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李春波强调,而不是急着去承担“刺激消费”“促进经济转型”等不能承受之使命。

  年轻人更愿意贷款购车

  虽然不少上海本地经销商表示,实际的贷款购车消费者只有20%左右,本届上海车展上也难觅汽车金融机构的踪影,但是根据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发布的“2012中国汽车信贷消费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被访者表示贷款购车既缓解了现金流又解决了汽车需求,对贷款购车持较为肯定的态度。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车市遭遇“微增长”的大背景之下,汽车金融服务的产品创新是车市增长的新动力之一。虽然购车行为是一次性行为,但汽车消费则属于经常性行为,汽车金融公司将这些服务延伸到汽车消费的各个领域,包括保险、燃油、维修、自驾游、汽车租赁、二手车置换等,既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收益,又有利于经常监控客户风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汽车贷款市场规模将达到5250亿元。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贷款购车需求有望在未来3-5年快速提升,2016年汽车信贷规模就将达到约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

  可以预见,随着新一代消费者成长起来,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更倾向超前消费,更重视对资产的分配,这说明未来汽车金融市场的盈利空间将会打开。

关键词:汽车   责任编辑: 王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