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3-04-27 11:4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胡晓晶
继上周日开幕首日创下15.2万人次的单日峰值后,2013上海车展明后天预计又将引来新一轮“大客流”。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车展,今年的上海车展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展出整车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1辆。
人气爆棚,自然让各大参展商更有信心,因为人旺才会市旺。本报记者现场蹲点一周,发现国产自主品牌惊艳亮相背后,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三大挑战——
首发车“撞脸”产能多过剩
据主办方介绍,国内六大汽车集团全部参加本届车展,自主品牌展览规模刷新历史纪录;111辆全球首发车中28辆来自跨国公司,余下全是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虽然声势浩大,然而记者现场比较下来,竟发现“撞脸”车还不只一款两款:两厢中华H220的“屁股”好像宝马1系;力帆330内饰仪表盘学MINI的经典炮筒装;“城市SUV”永源猎鹰,前脸就像奥迪Q5……这样的“大咖秀”(明星模仿秀),也让老外表示“看不懂”。德国汽车专刊《automotorundsPort》的记者到上海车展实地探营,发现追奔驰、赶宝马,许多中国自主品牌正在推出自己的SUV、敞篷车和跑车,但这些“中国造”首发车尚难成国际关注焦点,有些甚至还“不好说”。
此外,合资企业做自主品牌,这股风潮也刮到了上海车展。这次除了广汽本田的理念等老合资自主品牌有更新外,还有长安福特的佳悦、一汽丰田的朗世、东风悦达起亚的华骐等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亮相。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自主品牌产能过剩的情况也较合资品牌更为严重。在2010年刺激政策的影响下,自主品牌汽车的产能由582万辆激增至1024万辆;但实际上,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仅为649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60%。
纯电“新能源”叫好不叫座
宝马i3电动概念车、朗逸电动概念车、上汽荣威E50、赛欧SPRINGO……新能源车给车展带来“新绿”。但相比往年,今年“绿意”有所降温,甚至呈现出“外热内冷”的局面。
本届上海车展只有91辆新能源汽车,虽然比上届的86辆略多,但所占比例仍然仅为7%。“以往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展出商多为本土车企,此番跨国公司新能源汽车展出数量却超越本土企业。”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表示,本届上海车展国内车企展出的新能源车35辆,大大低于外资品牌。
“电池重量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回收难、基础设施不配套……在一系列重大问题没有革命性突破之前,纯电私家车仍然只会是叫好不叫座”。有关专家承认,虽然相关部门对电动车的支持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热情高涨,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依然不尽如人意,最根本的表现还在于市场不认账、消费者不买单。2012年,全国共售出电动汽车(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2791辆,在全年1800多万辆的新车市场中,只占总销量的0.7%。
如今,“新能源车能让本土企业弯道超车”的盲目乐观论,已在现实面前逐渐淡化。针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预判,除了最早做混合动力的丰田之外,这次上汽展台上力推荣威新750Hybrid和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奔驰推一款混合动力概念车,本田等也有多款混合动力车型。目前,混合动力汽车这类过渡性产品依然有其一定的市场。
低端到高端发展必经路
车展期间,通用汽车宣布未来三年内要把中国产能提高30%,增加4个工厂和6000名工人,使通用在华产能提高到500万辆,相当于其2012年全球产量的一半有余;而克莱斯勒则表示,希望从明年开始,在中国生产原汁原味的JeeP品牌车。这些都反映出跨国巨头们不愿放弃全球汽车利润最丰厚的一大市场——中国,他们已准备好在“减速慢行”的中国车市里展开新一轮竞争。
在现场,不只是记者,对于一些有购车计划的观众而言,他们也表示已经关注到了自主品牌阵营正在不断扩大,比如:上汽大通首发的V80车型,着力打“移动商务平台”的概念,配备了车载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全数字化轿车”荣威550,则将部分原来只在豪华车上出现的高配变成了中级车的标配,包括同级车上未见过的Start-StoP数字智能启停节能系统等豪华配置……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91万辆,同比增长18.3%。但王侠在2013上海车展高峰论坛上直言:“中国的自主品牌未来仍然扑朔迷离!”从低端起步向中高端提升,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