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公车改革急需整体设计

公车改革急需整体设计

大家车网 2013-03-12 17:02 来源:网摘 作者:综合报道

  【一家之言,未必周全。如有不当,尽管批评】

  长期以来,三公消费大体占了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公车消费大体占了三公消费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公车消费占了财政支出的九分之二。2012年,中国财政支出12.6亿元,公车消费占了多少?

  公车改革关乎国计民生,本应是一项“说得少做得多”的政策,但目前,连什么是公车、公车数量究竟有多少等公车改革的核心问题,都没有明确、统计,再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军队、公务车与公共用车等各自为阵,根本谈不上整体规划;随涡轮增压、缸内直喷、VVT等技术普及,部分运用先进技术的2.0L动力,在节能减排方面,未必落后1.8L传统动力,如按1.8L或1.6L一刀切,充分暴露了公车改革制度的不科学性;诸如省部级以下没有专车的规定,都出了一二十年,如今连个七品芝麻官也有专用公务车,何谈公车改革之执行力!

  三个老大难问题悬而未决:没有整体规划、没有科学标准、没有强大执行力。公车改革急需整体性、系统性的设计。从明确改革目的,摸清数量等基本工作开始,一步步深入,兼顾民生与市场,合理设计公车改革。

  问题一:公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没有目的,就没有规划,没有方向,更没有可执行性。

  目前的公车改革,似乎有目的,其更大目的就在防止腐败。2013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提交的议案就有《刹住“车轮下的腐败”》。如果这样,那不如取消公车,这样公车腐败就彻底铲除了,但公车有其存在的价值,如广大小朋友需要校车接送,各国访华元首,需要公务车接送等。

  公车改革的最大目的,远不是被动防止腐败,确切的说,之所以配置公车,就是为了主动防止腐败,如给公检法配置公车,就是为了方便抓腐败分子,但防止公车腐败等一系列本末倒置的改革理念,之所以会成为我们呼吁公车改革的最大心愿,恰恰说明了明确公车改革目的的迫切性。

  短期内,公车改革的首要任务,显然是减少财政负担。

  2011年,中央九十多个部委的三公消费为93.64亿元人民币。其中,公车消费以59.15亿元居榜首,出口消费、接待消费分别为19.77亿元、14.72亿元,公车消费占了三分之二。据介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单位的三公消费,往往能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按这个逻辑简单推理,光公车消费就能耗掉国家九分之二的财力。杨锦麟的《天天看》第十期,2012年我国三公消费3.9万亿,按三分之二计算,公车就占了2.6万亿!!!

  公车支出如能大幅减少,相信我国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财政支出,将上一个大台阶。

  长期内,逐步发挥公车的原本价值。如方便公务之需,提升行政效率;提升校车、救护车、消防车配置比例,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促进本国公车采购比例,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问题二:什么是公车?

  公车改革连年讨论,但究竟什么是公车,至今没有统一标准。

  在我们多数讨论的潜意识中,似乎公务车就是公车。这与我国公车消费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公务车一直是我国公车采购的主体,但真正意义上的公车,除了公务用车之外,还包括公共用车,如校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在欧美日等有着严格公车管理制度的国家,其对公车的定义,都是以公共事业为核心。如日本目前有39万辆公车,其中的警车、消防、急救车等就有12万辆,而乘用车比例不到20%。

  公务车是公车,公共用车也是公车,且是主体。如我们仅仅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公车定义,忽略校车等公共用车,去讨论公车改革,即便能解决公务车之腐败问题,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公车改革的本质问题。

  对比公务车的改革,公共用车的改革更是时不我待。

  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甘肃省正宁县一辆幼儿园校车在接幼儿园上学途中与一辆卡车迎面相撞,撞击后的幼儿园校车已经严重变形,几近一堆废铁。导致18名幼儿和一名老师、一名驾驶员死亡,另有13名幼儿重伤,32名幼儿轻伤。据了解,涉案幼儿园校车为雇佣车,核定乘坐人数9人的校车却满载了64人。超载、汽车质量差、政府管理落后,都是导致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有多少儿童,因为校车不达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多少患者,因为救护车抢救不及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被困火场的同胞,由于消防车没及时赶到,丢失了无辜的生命……

  不将校车、救护车等公共用车纳入公车改革行列,这无异于犯罪。

  问题三:公车采购标准是什么?

  明确了什么是公车,以及在我国什么类型的公车,更需要改革外,我们继续追问,按什么标准采购公车?

  2013年初,于建嵘老师个人微博转发的各类军车,让人大开眼界。宝马奔驰路虎、雷克萨斯、马莎拉蒂等豪车应有尽有。

  军事大国美国也有不少军车,而且增长也挺快。2011年,美国公车采购中,军队的退伍军人事务部的采购增幅最高,达49%,从11054辆增加到16421辆,但人家采购得可不是豪车,而是医疗车为主。因为服役致残的退伍军人,从几年前的不到240万人增加到了将近340万人,因而退伍军人医疗服务所需的车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民间向退伍军人部捐赠车辆逐年增加,也是该部车队增长的重要原因。

  美国部分军车虽然大幅增加,但不仅没有采购豪华车,主要以医疗等用车为主,而且大部分没有花费政府的钱,社会无偿捐赠了不少。

  我国公车采购标准,不仅五花八门,而且流行讲大排量,讲豪华车。不仅军队如此,各级政府也是如此。如记者在发生于2011年底在甘肃校车惨案的主管单位大院内,拍摄到了停着一辆辆价格不菲的豪车。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公车人员过多,名为工作用车实为专车,用车太豪华,成为民众不满的主要原因。

  五花八门的公车采购标准,不仅不科学,而且大大脱离了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公车采购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老百姓,多一份铺张浪费,就是多一份压榨。公车采购标准,一定得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2011年,美国政府采购了1.78万辆轿车,均价为1.6万美元。按照一比七的汇率换算,其均价仅有11.2万人民币,在我国也就相对于宝来朗逸等紧凑型轿车的标准。

  如我国官员非得坐三四十万的奥迪等豪华公务车,笔者也不反对,只要你能将自己治理下的百姓年可支配收入也提升到三十万,类似欧美日百姓的水平,但你治理下的百姓,年可支配收入只有三四万,那你还好意思喋喋不休,要坐三四十万的公务车吗?

  至于环保标准等,咱们就暂且不谈了,能做到公车均价以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标准,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问题四:公车的保有量和每年的采购数量是多少?

  明确了采购标准后,再继续探讨采购数量。

  我国究竟有多少量公车?

  2013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总保有量减去私人保有量,得出的非私人汽车保有量有2780万辆。其中的公车,尤其是公务车,占了多少?每年得消耗多少财力?

  我国公车,尤其是公务车究竟有多少量,始终是个胡涂账。我们不如看看人家的。

  目前,日本公车保有量39万辆左右,美国66万辆左右。不仅连100万辆都没到,哪怕放大十倍,也不会超过1000万辆。而且公务车所占份额极少。如日本目前有39万辆公车,其中的警车、消防、急救特种车等有12万辆,而乘用车比例不到20%。在美国的66万辆保有量中,如把邮政总局的车辆除外,只有45万辆,在去除医疗车等,真正意义上的公务车保有量不超过10万辆。

  说了保有量,我们再来说说年增长量。

  不算邮局系统,美国2011年采购了5.5万辆公车,耗资13.56亿美元,大体不到100亿人民币。加上邮局系统,大体在150亿人民币。非常可惜,我国公车的年增数,根本就没有统计。业内目前比较认可的是100万辆,如均价15万计算,那就是1500亿人民币,超过了美国的十倍。

  无论是保有量还是增长量,中国公车都比美国多出了十倍以上。其实这都不算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还是后期的保养维修。一辆车一年得用几十个轮胎,跑几十万公里,烧几十万油钱的各类相关报道,大伙看得还少吗?

  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公车数量是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

  问题五:公车数量如何减?

  公车数量急需控制,但具体数量如何控制?因为公车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公务车,也包括公共用车。对中国而言,有些是过剩的,有些是稀缺的,所以,不能一刀切减少数量。

  目前,我国公车的主体是公务车。包括校车等,甚至都没有被列入公车管理范畴。在监督不到位的前提下,严控公务车数量是当务之急。同是监督不到位,1000万辆和10万辆公务车腐败所造成的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公务车的数量,究竟多少才合适?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公务车保有量大体在一二十万辆,考虑折旧与报废,年增长率在一两万。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又是美日的五六倍,而且交通相对落后,且幅员辽阔,公务车的保有量和年增长量,相对要多于美日。不过由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美日,仅有人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所以,我国公务车数量,要多于美日,但不能太多。笔者建议,中国公务车保有量控制在50万辆左右,年增采购量控制在5万辆左右。

  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迫使我们大幅降低公务车采购比例。也正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迫使我们大幅度提升公共用车的采购比列。大家想想,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我国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事业方面,需要更多的校车、救护车、消防车所需。

  美日两国公共用车的保有量和增长量大体占了公车的三分之二,由于我国相对落后,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更多,建议将公共用车所占比例提升至六分之五左右。即如果公务车的保有量和增长量是50万辆、5万辆,公共用车的保有量和增长量就得是250万辆,25万辆。

  两者的总数是300万辆与30万辆。对比将近3000万辆的保有量和100万辆的年增长量,我国公车改革的空间很大很大很大……完全不需要多余财政开支,只要通过公开拍卖,推进“公务车换公共用车”之类的活动就可以。

  目前各级政府在微博上也是越来越活跃,再加淘宝、京东等网络竞拍、购物也很成熟。我相信,只要政府有意推进“公务车换公共用车”的活动,全国十三亿人民,一定会热情拥戴,而且积极配合。

  问题六:公车是否得采购中国车?

  明确了采购数量,接着就得回答要不要采购自主公务车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挺复杂的,至少在我自己的内心,也是时不时会有思想斗争。在我自己的主流思想中,我高度崇尚市场自由竞争,始终坚信市场的优胜劣汰,更能选出最经济实惠的公务车,这不仅能减省大量财政支柱,而且能鼓励优质车企的发展。

  诸如欧美日国家,在每年几万辆的公务车采购中,也并非清一色采购自主品牌,也有其它国外的品牌。尤其是在造车实力不强的国家,公务车采购外国品牌极其普遍。另外,明目张胆的自我保护,也很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纠纷。2012年,我国工信部,为了避免国际纠纷,也是建议各级政府采购自主公务车。

  问题是,我国每年的公务车采购量,并非几万辆,而是十几万辆,甚至上百万辆。如果多数,甚至全部都采购国外品牌,不仅影响本民族的经济发展,而且政府的合法性也将受到挑战。况且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已逐步形成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能制造主流车型的本土车企。

  目前上述车企的年销量都有四五十万辆,再努力努力,或许在2015年前后,就会出现几家年销售突破百万辆的本国车企。其意义非同凡响,意味我国车企真正具备初步的国际竞争力,这对做大做强我国汽车产业至关重要。

  在目前最关键得时候,恰恰需要政府拉一把。

  中国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发展势头不错的车企,但支持又不能过度,以免违法WTO原则,引发国际贸易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折中,部分采购自主品牌,尤其是省部级以上高官的座驾,因为他们更具示范效应,更能号召中国百姓购买本民族产品的欲望。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造车强国,它们的国家元首、高层等,都是清一色乘坐本国的汽车,美国总统的座驾是林肯凯迪拉克,日本天皇、首相是丰田皇冠、雷克萨斯,德国总理是奔驰、宝马、奥迪等。

  在采购量大,切实关乎财政支出的基础公务车采购方面,绝大多数国家仅要求在本国制造,并没有明确的品牌区分,能促进国本就业、提升百姓可支配收入,加速经济发展就可以。如美国地方政府,可以采购美国造的雪佛兰,也可以采购美国造的丰田等。

  在实际采购中,更多的地方政府会很自然倾向于本国品牌车型的采购,尤其是在本国造车实力很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即便没有任何保护政策,很多地方政府都会主动采购本国品牌。

  中国作为越来越强大的政府和经济大国,首先,我们的政府高层,尤其是省部级以上领导,应义不容辞乘坐本国品牌的汽车。这事关大国的基本脸面问题,高度体现了政治家的自身素养。另外,为了确保本国利益,以及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基层公车采购领域,强调采购中国造的前提下,不分国别,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只要我们的国家主席、总理、部长等高管,都能身先士卒,乘坐中国品牌的公务车,会助中国本土车企一臂之力,加速它们提升实力,届时地方公务车也会积极采购本国品牌的公务车,而且不授人话柄,不易引起国际纠纷。

  问题七:公车按什么标准采购中国车?

  明确了具有一定示范效益的省部级公务车,务必得采购自主品牌外,接下来讨论的就是采购的标准问题。

  这在现阶段,或许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2013年初,自主公务车采购捷报不断,吉林省采购了13辆红旗H7,北京市也有意向采购肾宝D系列。笔者为一汽、北汽等的自主车型能获各地政府支持的庆幸之余,留有几份忧虑。中国高层政府采购本民族品牌的公务车,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究竟采购什么车?是不是吉利省就得采购吉利产红旗,北京市就得采购北京产绅宝,上海市就得采购上海产荣威950?还是按照销量与质量原则,择优录取?

  如何取信于民?相信最好的标准,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市场。是驴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谁在市场销量多,口碑好,经济实惠,谁就有资格成为政府高层公务车采购的首选。

  按照市场说了算的原则,在能满足省部级领导的自主车型领域,表现最成熟的,远远不是红旗H7、绅宝D系列,而是比亚迪G6帝豪EC8、传祺GA5、荣威950等。前两者甚至都还没有正式上市,其产品质量究竟如何,根本没有参考对象。采购这样的车型,无异于拿国家财政开玩笑。而且这种论资排辈的采购思维,与北京、吉利等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思维没什么区别。

  是否有魄力,根据市场优胜劣汰原则,采购成熟的自主公务车,是对“习李新政”是否有能力驾驭市场改革的一次小小测试。

  问题八:谁来负责公车管理与采购?

  几个标准明确后,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谁负责具体执行。

  目前公车改革并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太多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有各的标准。如2012年工信部出了建议购买自主品牌的标准,结果不少地方政府,诸如公安、法院等,依旧是我行我素购买外资品牌的车型。另外,我国军车一直逍遥法外于各项公车标准,腐败现象及其严重。再者,诸如校车、救护车等急需制度建设的公共用车领域,又是极其缺失标准,以及财政保证。不少边缘地区的中小学,即便有了校车,也不敢用,因为雇不起司机。

  有些改革宜统不宜分,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改革。在美欧日,虽然也有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但诸如教育等,无论某些地方再怎么落后,其校舍、教材、师资等,都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旗鼓相当的。

  如果2012年我国公车消费,真有2.6万亿,那将是令每一个中国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当年预算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不到1.4万亿,大体仅有公车消费的一半!公车消费哪怕少个零头,我们的教育、医疗等关乎民生的问题,都能得到极大改善。

  管好公车采购与使用,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各种政策和措施,必须高度统一在中央的领导之下。

  首先,得有统一管理部门,如交通部、国务院办公厅等,统一负责公务车、军车、校车、救护车等公车的采购与使用。及时、准确公布采购、使用、数量等各类信息;其次,得有统一管理标准,如公车牌照统一白色,并在牌照上醒目著名“中国政府、仅为公务使用”等字眼。应像管理坦克一样去管理公车,尤其是军车;再次,一个原则,谁的专车、谁的部门下的公车,谁就得负责。再出现类似马莎拉蒂这样的公务车,一律免职,不管你是亲儿子或干女儿开的。

  结束语:

  笔者的建议未必周全或妥当,或许也称不上整体或系统性的设计,只想算清三本帐,一是民生账,公车消费关系国计民生;二是财政账,不能老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拖欠老百姓;三是市场账,在保护与开放、本民族经济与国际经济间,寻找可以驾驭的平衡点。

  思路也简单,先明确公车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民生工程,接着明确公车改革范围,绝非公务车而已,更包括校车在内的公共用车,再根据国情确定公车改革数量,推进“公务车换公共用车”的活动。然后省部级领导一定要坚持市场优胜劣汰原则,身先士卒带头坐本国成熟型自主公务车,带动民族汽车产业发展,形成为全民消费本民族汽车的热潮。最后就得统一部门、统一标准、统一原则,切实推进公车改革。

  只是觉得,如公车消费真占了我国财政支出的九分之二,2012年达2.6万亿。那当下没有任何一项改革,能比公车改革,还能体现“习李新政”的核心要义。

  声明:本文作者系专栏作者,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能代表大家车网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责任编辑: 丁爱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