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公务用车全部采购自主品牌有四大隐忧

大家车网 2012-05-22 11:14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在上周出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之前,中国政府在汽车使用方面几乎一致的胳膊肘向外。在我跑过的中国比较偏远的地区,比如江西、陕西、云南、甘肃等地,哪怕是乡镇一级的政府也都是普桑。

这个情况到2004年时发生了些改变,当时浙江已经推行了公务用车改革,主张政府向公务员发放补贴,公务员自行购买汽车。我当时去义乌采访,义乌市纪委接待了我,一位干部全程开着自己的伊兰特陪着我,这是他新入手的车,开得很开心。

改革后来推演开了,不过,它只是融化了冰山的一角。公务用车仍旧是财政支出的一大块。2008年公务车采购是800亿元,2012年预算为1200亿元,基本按照每年100亿元的速度递增。增速越来越慢,但总量依旧客观。

1200亿元如果购买12万一台的车,可以买100万辆,但是如果都换成奥迪A6L的话,就变成了30万辆。这笔费用还没有算上存量公车的修理维护,也没有算上更为庞大的使用费用。这些费用都是纳税人埋单,总而言之,公务用车已经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之一,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执政形象,到了必须改的时候。

那么“公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我想,并不是把公务用车都换成“自主品牌”,而是极大压缩公务用车的数量,杜绝公车私用的现象,提高公车使用的效率。把合资品牌排除在外,仅仅是漫长的公车改革的第一步。

于此同时,公车改革的这第一步也可能滋生出许多弊端来,第一个就是“惯”坏了自主品牌的厂家。原先与合资比拼论品牌、论品质均不如对手,处在一个拼命追赶的状态,特别是中高级车这个领域,差距很大。现在通过行政手段“淘汰”了对手,一下子失去了目标,自主品牌发现现有水平政府不接受也得接受,不采购也得采购。这种情况之下,容易滋生自主品牌的惰性。

比如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研究,官员们喜欢奥迪,可不仅仅是因为宽大,也不是因为配置,奥迪A6L长期营造的品牌形象与官场文化的深度契合才是关键,而这一点其实自主品牌要仔细研究,慢慢营造才行。

其二,把自主品牌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政府用车”上来。其实,如果看看这几年自主品牌的布局,吉利、奇瑞、比亚迪、华泰都不约而同地推出B级车,一方面显示了他们的政策敏感度,一方面也凸显他们资源配置的思路,就是吃定“政府采购”政策要变。不过,公务车采购与整个乘用车相比仅占其5%左右,量很小。不到70万辆的公务车如果分解到各个自主品牌厂家头上,每家分得的数额就更少了。专注在政府采购,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三,在自主品牌内部形成不正当竞争。汽车,除了自主与合资两大阵营,还有民资和国资两大阵营。现在这场“公务车采购”的盛宴,可能会成为“地方保护主义”最盛行的地方。每个地区的出租车使用什么厂牌,其实已经说明了些问题。未来,如何打破地域的藩篱,真正把价廉物美作为采购的标准,才是挑战各地政府公正、公平、公开的关键。

其四,给政府和企业营造了一个灰色地带。在各种厂牌都在竞争时,由于合资品牌的绝对实力以及合规的严格。实际上,可供厂家去勾兑、运作的空间很少,无非就是那么几个牌子。而现在,面对400多种车型,政府到底采购什么,标准怎么定,如何来投标,背后大有文章可做。以医药采购为例,低价药招标价翻几倍,专家组都成了厂家的道具,政府采购形式大于内容等等。各种弊端全都涌现了出来,未来这些情况,汽车领域也会出现。

综上这四个弊端,《征求意见稿》虽然让自主汽车品牌情绪高涨,不过,情势并不值得过分乐观。

关键词:桑塔纳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
桑塔纳 2007款 1.8 景畅型 实测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0-1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L/100公里)
12.90 秒 0.00 米 8.50 L
总评分数 9.3分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王斌

10分

桑塔纳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车型,曾经作为公务车使用的它,无奈新车型的不断更新,使其退出主流市场,但它凭借其高性价比,大空间等优势成为了一款非常适合新手练车,城乡代步的首选车型。

评测编辑:张丽

9分

上海大众桑塔纳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大众的产品,在中国度过了20个年头,其质量过硬维修方便,使其成为曾经买车的首选。给人总体印象皮实耐用、维修简便。

评测编辑:杭昱

9分

最大优点:皮实耐用,底盘较高,有的车友将桑塔纳当越野车开;维修便宜,其维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维修。 最大缺点:外观老气,配置较低,空间不好。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