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试驾评测 > 媒体试驾 >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

大家车网 2011-09-07 00:05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林琦

    在2002和2009年两次预备性的尝试之后,大众发布了技术先进的XL1——一款双座柴油混合动力车,用碳纤维和铝打造,将在两年后开始限量生产。这款火箭形状的高科技车型拥有惊人的0.9升的百公里油耗水平,续航里程达到550公里,最快车速则为160公里/小时。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0) 大家车网

    在2002年的第一次预演中,大众设计了一个非常纤细、轻巧的车身,风阻系数仅为0.159,恰好容纳两位前后排列的乘客。两个后轮被隐藏起来,而发动机则非常小,当时只是一台300毫升的单缸发动机。七年后,在法兰克福车展上,L1的动力单元进化成一个柴油混合动力系统,由一个800毫升的两缸柴油机和一个电动机组成。后者可以辅助柴油机工作,或者单独驱动400公斤重的车子行驶2公里。这辆车看上去仍然可以在风中滚动,风阻系数仍然只有0.195,它仍然装备了后视摄像头(而非后视镜)和隐藏式后轮。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1) 大家车网

    挂上新标签的XL1继承了前辈的某些概念,并且进一步进化成某种更为现实的样子,而不像是科幻小说中的家伙。这一点清晰地表现在下面这个事实中:现在,两个座位是肩并肩排列的,而非如前两辆原型车那样是前后排列的。

    XL1采用了碳纤维加强塑料单体车身,重量仅为65公斤。这种材料也被用于其它一些部件,再加上轻质金属和陶瓷制动盘等的应用,XL1的整车重量仅仅是795公斤,当真称得上轻如蝉翼。然而,这个数字仍然是其两位前辈的差不多两倍。这主要是因为前两辆车完全忽略了安全等考量,而且续航里程要短很多——这意味着更小的电池。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2) 大家车网

    正如你已经看到的,XL1拥有非常锐利的空气动力学造型,其风阻系数仅为0.186。这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结果,包括非常狭窄的车身后部、尾翼、散热器格栅的省略(进气口位于前保险杠下方,而且只有在柴油发动机需要冷却时才开启)、后视镜的省略、车身对后轮的覆盖等等。

    不知为何,在卡塔尔多哈的开放道路上第一次看到这头银色“海豚”身处其他非常不同的四轮机器边上时,感觉它有些笨拙。但是这种感觉很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进入这台长3.9米、宽1.7米、高1.16米的高科技机器的兴奋。没错,它拥有一辆大众POLO的长度和一辆兰博基尼Gallardo的高度。进入车内非常容易,这要感谢其鸥翼式车门,它们会尽量向车顶上方延伸,与此同时也会稍稍向前伸展,这是因为它们有两个铰链——一个在A柱上,另一个在挡风玻璃上方。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3) 大家车网

    坐在我身边(确切地说,要靠后22厘米)的是霍尔格·鲍克(Holger Bock)先生——XL1之父,他也是2009年的L1的创造者。我的面前是一块非常基本的仪表板,有着相当传统的布局——与这辆车相当反传统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仪表盘仅仅包括位于中央的速度计、左边的转速表和一个燃料指示器——仅仅10升容量的油箱似乎永远也不会枯竭。在它们的衬托下,尺寸不大的平底塑料方向盘倒成了视觉中心。

另一场革命 海外深度体验大众XL概念车(4) 大家车网

    温度控制单元位于仪表板中央,而位于两个座椅中间的档把则控制着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工作,拥有D、N、R和P四个位置,当然还有手动序列式换档功能。挡把边上是电子驻车系统的激活和取消按钮。另外两个按钮值得一提:一个是发动机启动按钮,另一个则是EV模式按钮,后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指示由电动机接管车辆。

    此时我注意到两扇车门上出现了非常清晰的影像,显然是XL1两侧的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我的副驾驶解释说,这些图像是直接传送过来的,没有经过软件处理,所以看上去很锐利。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