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试驾评测 > 媒体试驾 >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

大家车网 2011-08-08 12:38 来源:AutoV  作者: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2)

  超越你的想象 奔驰ESF2009安全概念车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8) 大家车网

  安全技术的研发恐怕是汽车工程设计中最具想象力的部分,奔驰ESF安全实验概念车用创意无限的点子,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ESF2009是奔驰官方为了展示未来安全技术,基于S 400 Hybrid而打造的一款安全实验概念车,该款安全实验概念车在国际车辆安全强化科技研讨会上(ESV – Enhanced Safety of Vehicles Conference)首次亮相。在这台概念车上,你能够领略到工程师们让人啧啧称奇的创意,丰富而又奇幻的安全系统绝对超越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ESF2009身上的不少安全技术都正处于实车反复验证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它们很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奔驰量产车上,为我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A制动气囊
  量产机会9/10
  安全增幅10/10

  在一些旧的纪录片中,都曾看过一些挑战最高极速的超级高速赛车,在最高速剎车时会在车尾弹出一个减速伞,利用风阻减速。奔驰竟然奇思妙想地将这减速原理应用在日常用的汽车中,这个名为制动气囊的配置安装于车厢底板下,不但能够提升车辆的减速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减小两车相撞时的冲击力。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9) 大家车网

  早在1952年,奔驰就已在勒芒拉力赛中试验使用气压制动器:在减速时,驾驶员能够将SL赛车车顶的金属板移动到竖直位置,以增加车辆的空气阻力,提升减速效果。基于这些最基本的空气制动原理,开发出了今天的制动气囊。制动气囊被安装于前轴架和车底板之间。如果传感器系统判断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最新一代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将主动介入进行紧急刹车;此外,制动气囊也将在碰撞发生前打开,增大汽车和路面的接触面积,以增强摩擦力、提升制动效果。

  制动气囊具有以下优势:在车轮制动力之外产生额外阻力,减速度能够迅速增至2G以上,可以有效降低事故损害。汽车将在短时间内被抬高八厘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传统制动技术产生的俯冲效果。由于能够抬高车头的高度,车内乘客将向座椅的方向移动约三厘米,进一步提升了安全带收紧装置的效果。另外,在碰撞发生前较高的减速度也能够提升车内乘客安全带的“预收紧”效果。最后,制动气囊还能够形成附加的“防撞缓冲区”,即使车辆的行驶速度仅有50km/h,在减速时,制动气囊也能够在车头位置形成长达180毫米的缓冲区。

  制动气囊的作用完全是为了减低碰撞前的速度和增加缓冲效果,所以一定会大大增强安全系统。目前,制动气囊技术已经在奔驰C级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试,有望成为现实。

  B隐藏门内的金属气垫
  量产机会8/10
  安全增幅6/10

  门边防撞杆已不是什么特别东西,现在绝大多数的车款都已拥有,它可以减弱侧面碰撞时的伤害性。但奔驰的这种新安全武器,却充满想象力,它隐藏在车门中的防撞杆就像是一张可膨胀的空气垫。不需要时,空气垫呈扁平状卷起。充气后,它将拥有高抗压结构,能够轻松承受高达100公斤的冲击力。它的好处是其金属部件折叠在一起以节约空间;而在需要发挥保护作用时,气体发生器(类似于为气囊充气的装备)将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产生10至20Bar的压力,使金属部件展开,令整个结构的坚固性显著提升。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10) 大家车网

   这个新科技产品有两大好处:占用空间少和减轻重量。以S-Class的车门侧面撞击保护技术为例,经过测算,该系统能够使每个车门的重量都减少约500克。

  这技术目前还尚未成熟,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气体发生器必须在碰撞发生前将整个结构撑起,这就需要能够判断碰撞即将发生的传感器系统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信号。另外一个难点是,配置的气体发生器成本太高,广泛普及仍需时日。

  因为这技术主要不是增强侧撞的安全(因为现在的门边防撞杆亦可以达到同样的防撞效果),它主要能减轻车身重量,所以在安全技术评分上没太大超越现在科技。

  C分区智能照明系统
  量产机会9/10
  安全增幅8/10

  LED照明技术已经广泛应用新款车型中。而奔驰更进一步研究出智能型的分区/局部式的夜间行车照明效果。奔驰最新一代ESF安全概念车的远光灯由100个LED发光组件组成,系统可单独激活这些半导体组件,它不但可以探测到有汽车迎面驶来时,自动将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系统更将精确计算出其他道路用户所处的区域,并开启或关闭与该区域相关的LED。如果红外线摄像头探测到路面前方出现行人,远光灯便立即照亮行人,这样驾驶员和行人也能够同时获得提醒,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11) 大家车网

  有了这设备,我们至少不用烦着因不断有车辆迎面驶来,迫使驾驶者切换至近光灯――频繁的切换操作很可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并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提高安全方面,它改善了夜间的照明效果,可与夜视功能互相补足,有颇大的安全效果。

  D安全带气囊
  量产机会5/10
  安全增幅7/10

  曾经拯救过无数生命的安全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现在,安全带技术已经通过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和安全带限荷器获得了进一步的改进。不过,作为安全带先锋的奔驰,更想出了新点子,那就是安全带气囊。

  安全带能够在碰撞发生时限制佩戴者的运动,但同时它也会向佩戴者身体施加相当大的力量。奔驰发现,高速碰撞下瞬间预紧的安全带容易对妇女和老年乘客的身体产生伤害。于是,奔驰与安全带专家奥托立夫公司联合研发了安全带气囊,它能够在发生碰撞一刻,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使安全带宽度增加一倍,从而减轻安全带上的局部压力,减少乘客的受伤风险。这项功能对于老年乘客尤其具有价值,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的胸部肌肉不像年轻人那样有弹性。

  奔驰研发这安全设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后排座椅无法安装传统气囊,安全带气囊便能弥补这点不足之处。

  在未来,仅仅依靠收紧装置和限荷器的安全带技术将会获得革新,安全带气囊为此指明了一条发展的方向。

  E安全轻轻一推
  座位间保护系统
  量产机会10/10
  安全增幅8/10

  在交通事故中,即使是一毫米的距离都将事关生死。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若能够将你推向中央一点也可能减轻一些冲击力避过必死的一击。奔驰便是根据这概念一种新的预防性安全缓冲系统:发生侧面碰撞时,缓冲系统能够横向推动车内乘客向中央移动,从而将车内乘客所承受的冲击力降低大约1/3。

零事故不是梦 奔驰未来安全技术丰富(12) 大家车网

  在车载传感器报告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时,气囊将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充气膨胀,使车内乘客的肋骨部位受到轻推(力度像是轻轻打一拳般),并使其离开危险区域约50mm,从而减少车内乘客所承受的冲击力。安全缓冲系统可多次利用,因此在使用了该项预防性安全系统后,车主无需更换或维修座椅。

  但当乘客推向中央时,也会产生另一个危险,就是和旁边的人对撞而受伤,而这种碰撞也经常会发生,所以安装于前后排座位的座椅间保护系统有助于避免这种事故。

  奔驰安全专家通过座位间保护系统推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针对驾驶者/前排乘员的保护系统,另一种则是针对后排乘员的保护系统。当PRE-SAFE系统探测到事故时,这两种系统都能够使乘员在碰撞时保持身体彼此分开。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气囊支撑结构将在前后座椅间展开,使驾驶者与乘员相分离。

  后排保护系统无需考虑座椅位置,因此该系统在发生事故时将激活位于中央扶手上方的保护垫防止后排乘员彼此撞击。在通常情况下,安装于后排座椅的保护垫更可以充当新型舒适配件:乘员只需轻触按钮,即可延伸保护垫,将其用于头肩部支持垫,以获得舒适的睡姿。也可将保护垫收起,将节约出的空间用于存放其他物品,或用于摆放车载冰箱或者娱乐控制板。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