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126P,相信说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百姓家庭的进口轿车一点也不为过。只要不是85后,想必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会对这款小车有印象,当时不少人都称其为“小土豆”(也有叫大头鞋的),它是在80年代以易货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的一批进口车。 在前不久我们推出的《百年论车》栏目中,在回顾各年代欧洲小车时也曾有提到这款波兰产的菲亚特。首批进口的菲亚特126P,据说是为了易货一批机床补的零头,而在那时的中国,人们正在对“万元户”津津乐道,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那个年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对于那时月收入在100元左右的工薪阶层来说,5000元的售价足以让太多人望而却步。当然,你也不得不承认,相比拉达、波罗乃兹,126P显然要“亲民”许多。 说来有趣,尽管我刚才叨唠了半天126P的年头有多长,什么不属于“85后”,可偏偏我们的第一位车主网友“不败瀚宝”就是位不折不扣的90后。不败瀚宝生于北京,谈吐间操着一口浓郁地道的京腔儿。据他自己介绍,身边的这辆126P比他自己还大了4岁,这听起来确实让人不禁有些感慨,同时又为这个小伙子对车的热情所折服。 想必一些喜欢鼓弄老车的朋友中有不少认识“不败瀚宝”的,他在圈里可谓小有名气,除了今天开出来这辆,他家里居然还有5辆126P。写到这,我也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走在南三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路边停了一排各色的126P,想必大都出自不败瀚宝。 据网友不败瀚宝自己介绍,当初收这辆车时花了6万块钱,就在前两天我们与他联系后,他特地挑了6辆126P中车况最好的这台。和我以前见过的一些路边的126P不同,这辆车很朴实,原汁原味,没有车顶行李架,也没有怪异的颜色。当你坐着它穿梭于北京的胡同里时,霎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蓝天白云的年代。 这台126P的型号是650E,属于早期产品,车里只有一个仪表就是时速表,这对于到了九十年代末才大面积“普及”了转速表的我们来说倒也正常。面板很干净也很整洁,上面除了时速,另一项可以提供给驾驶者的数据就是里程表了。当然,如果你见过后期的(比如5代)126P,你会发现那代车的仪表台会现代许多,至少接近了奥拓的水平。里程表上写着72420公里,可是不败瀚宝自己说他也不知道这表到底转了多少圈了,毕竟这车已有25个年头了。 车内有一处装置必须要提一下,就是位于排挡杆和手刹之间的那两个小拉手。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就像我们在图中为大家标示的,左边这个是风门的开启装置,而右边这个则是着车用的,钥匙只是用来通电,是不是很神奇?这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一些车后改的发动机启动按钮,需要先用钥匙通电,然后再按按钮着车。 126P装备的是0.6L双缸后置风冷发动机,听到后置发动机,反正我首先想起的就是老款甲壳虫,似乎这样的布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辆126P的变速箱带有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档,车主自己说这辆车最高车速现在还可以跑到100km/h。 就是这样的小家伙,虽然没有像MINI那样在银幕上出尽风头,但在中国,它却以出租车的形式主宰过一个城市,那就是温州,甚至在1994年被拍成一部改革开放题材的电视剧《喂,菲亚特》。该剧由由陈宝国主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搜。 拜访网友不败瀚宝那天,正直大雪过后,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在路上行驶的太久,想必是怕满街的融雪剂进一步腐蚀底盘。据他回忆,这辆车从来没有把他撂在路边的经历,说到这儿他脸上露出很得意的表情。 并没有太多的收藏家像网友“不败瀚宝”这般年纪。我们接下来介绍的老杨(导演杨红)和他的126P就是如此。老杨是名人,而他的126P也是名车。一来是因为老杨和他的126P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报道的内容非常多。二来,想必很多人看过早年间陈佩斯和朱时茂拍摄的一部电视小品《赶场》,里面有台涂装的像个甲虫的126P,而这部电视作品,就是出自老杨的手笔。
责任编辑: 林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