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试驾评测 > 媒体试驾 > 重塑金身——全面试驾上海汽车荣威750

重塑金身——全面试驾上海汽车荣威750

大家车网 2007-03-07 10:54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商策

    

重塑金身——全面试驾上海汽车荣威750(0) 大家车网

    荣威是一款我们熟悉的新车,上周该车刚刚公布了它的价格,2.5L典雅版售23.18万,2.5L贵雅版售24.38万,2.5L豪雅版售27.68万,与之前在国内上市的进口罗孚75(荣威的原型车)相比,新车的售价少了一半有多,降幅可谓相当惊人。这款新加入国产中高档轿车阵营的车型有何吸引之处?经过深度测试,我们认为该车原汁原味的英伦设计以及扎实稳定的行驶表现最值得一赞,当然遗憾之处也有,经过重新设计的中控台显得中规中矩,加上内装材质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而明显缩水,令新车的典雅味道略为冲淡。 

    溯源:中国版罗孚75

    要体验荣威750(报价 图库 点评)的内涵,当然先得将其背景分析清楚。荣威750是上海汽车花了6700万英镑从英国人手中买回来的一个车型,其造型、技术完全来自于罗孚75。而罗孚75堪称是罗孚的最后一款经典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罗孚曾经与本田宝马两大以技术著称的车厂有过或合作或兼并的关系,而罗孚75就是昔日宝马公司试图恢复罗孚的高档品牌价值而问世的车型,这款车可说是蕴藏了本田与宝马的部分技术精髓,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罗孚75采用了本田的轻量化前悬挂与宝马的经典后悬挂,这使得该车的前后重量分布得到优化,同时操控也颇具水准。

    总的来说,刚刚起步的荣威750完全承袭了罗孚75的制造工艺,同时上汽本身也具备深厚的造车经验,质量与性能应该有所保证。如果说这款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品质仍旧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国人对于荣威的品牌认同,最后,取得罗孚生产、研发设备的南汽即将推出的名爵系列,其造型、技术将与荣威近乎重合,这为新车带了极大的威胁。

    设计:迎合国内车主喜好

    在外观上,荣威750的车身造型有着英伦汽车独有的贵族气息,车身线条与捷豹的X-Type颇为神似,为雪茄形,但是轴距更长,因而显得更为流线稳重。

    内装方面,新车的古典仪表与原型车如出一辙,但是中控台却没有沿袭传统的设计,而是向同级别的国产轿车看齐。在荣威750车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帕萨特、君越的操控组件,这也是新车让人觉得眼熟的原因之一。对于驾驶者来说,新车的视野良好,驾驶座可14向调整,方向盘可4向移动,为找到合适坐姿提供了最大便利,同时,中控台各项开关操作起来十分就手,不用刻意摸索就能习惯,显然比原型车更符合本地市场。

    此外,为了赋予荣威750物超所值的产品形象,车厂在目前售价最便宜的2.5L典雅版车型上装备了颇为豪华的配置,包括前双座电动座椅(带加热功能)、恒温空调、8喇叭6碟CD、智能定速巡航系统、前排双安全气囊、电动天窗、感应式雨刷、水平自动调节自清洗HID大灯、前大灯延时关闭功能等等,内装也以皮革、镀铬金属及木质饰板组成,营造出相当舒服的乘坐空间。

    空间:轴距设定抛离对手

    与罗孚75相比,荣威750的轴距加长了100mm,达到同级车最大的2849mm,由于加长轴距的缘故,后座腿部空间非常开阔,头部空间也得到改善,乘坐舒适性超过了原型车罗孚75。以其中高级车的价格却能享有大型轿车的乘坐感,不难体会原厂迎合国人喜好的用心。

    不足之处在于,以之前试驾罗孚75的体验,我们感觉荣威750车内众多的塑料件与整车的格调有些出入,座垫的承托力和柔软度还有待提升,而车门的开启、关闭的质感也略有下降。另外,由于后方多连杆式悬挂系统占用了较多的空间,使得荣威750的后备箱深度足够而开口的高度不足,储备空间只有432升,比同级车要小一些。

    动力:加速成绩令人惊喜

    根据原厂公布的资料显示,荣威750将搭配1.8T与2.5升两款引擎,初期上市的车型依然采用罗孚75的2.5升汽油引擎,搭配五速自动变速箱,最大功率为135kW/6500rpm,最大扭力达到240Nm/4000rpm。

    实际试驾,深踩油门之后,转速迅速被拉高,排气管顿时涌出了激昂的声浪,十分悦耳,让人十分上瘾。架上AX22汽车专业测试仪,测得荣威7500到100km/h的加速成绩为9.57秒,达成距离为144米,比原厂公布的10.2秒还要少,表现算是相当优异。继续体验其100km/h到静止的刹车表现,在ABS+EBD+CBC+MSR+TCS+VSC等电子系统的辅助下,虽然荣威750的刹车踏板有点生硬,但是全力踩下之后,踏板的回弹力道十分坚实,测得荣威750的刹车距离为42米,耗时3.1秒,表现也完全不逊色与其他对手。

    操控:行驶表现沉稳舒适

    荣威750的底盘系统是宝马与本田共享技术下的产物,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加DOULE-WISHBONE、后E型多连杆的悬挂设定。位于前轴的独立悬挂采用了制造前驱车好手本田的轻量式设计,因此可平衡车身前后的配重,有利于行驶的稳定性;车尾的E型多连杆设计则是传统宝马后驱车常采用的安排,结构简单且坚实可靠。

    驾驶荣威750上路,底盘沉稳是试车组对其的第一印象,车辆表现稳定且易控制。在试驾过程中,试车组也发现荣威750的方向盘手感偏重,略微影响转向的操控,另外,是为了兼顾乘坐的舒适性,荣威750的避震弹簧刻意调软,这虽然有利于提升车辆过滤震动的能力,但是制约了车辆高速变线或是过急弯的发挥,再加上拉大轴距的因素,荣威750在极限操控下的侧倾比较明显。值得一赞的是,原厂匹配的轮胎表现称职,虽然高速过弯会发出尖叫声,但依旧紧紧咬住路面,能够以从容的姿态划过弯道,一派欧洲轿车的阵式。

    结语

    通过试驾,在这部车上试车组能找到许多罗孚75的影子,诸如外观造型与仪表座椅的布局都很雷同;但另外一方面,原厂也并非完全墨守成规,拉长的轴距、调软的悬挂,都让荣威750展现截然不同的新风貌。而如果用苛刻一点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还是开门质感、操控特性,荣威750与罗孚75相比也只能打个八十分。荣威750是上汽“拿来主义”第一次试水的车型,相信假以时日,荣威这个全新自主品牌会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