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0-25 09:12 来源:哈尔滨日报王坤 作者:
车辆乱停现象严重 千条路修完就成停车场(2)
“微血管”的效应
“路不在宽,而在于利用率。如果我们能确保三、四类街路的严格管理,使城市交通‘微血管’保持通畅,将极大缓解目前的交通堵塞难题。”罗辑认为。
一个简单原理是,城市道路交通的改善要靠增加城市道路的占有率。有数字表明,要保持道路畅通,道路占有与市区面积的比例应在20%以上。纵观国内其他城市,在数次发生大拥堵后,北京市有关交通专家分析发现,北京道路占有率仅占7%。这意味着,这些道路无论如何拓宽改造,都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北京城市交通状况。
“路不在宽,而在于分布合理,形成网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动脉与微血管的循环效应。”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辑看来,集中投资修宽路的“道路崇拜论”已无法有效解决交通拥挤。“北京是皇城,城市的布局和形态比较特殊:大多都是四合院,支路少,大多数的路都在主干道上。”这意味着,在有效利用的路少的时候,即使路再宽,路与路的间隔大,很多的车都集中走固定的几条路,拥堵随时有可能发生。
上海拥有全国最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空中、地下道路体系。除此以外,逛上海时你很快会发现,从A处到B处,出租车司机可以有多种走法,途中甚至不经过一条主干路。很多小路旁整齐停放车辆,车辆单向行驶,基本畅通无阻。而类似的交通格局,远的不说,离哈尔滨最近的省会城市长春在交通规划上也提供了同样的逻辑。
北京在一次次大拥堵后,道路交通建设业界已经开始计划,不再投巨资去改造那些本来就很宽的路,而是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放到提高道路占有率上,采用“游击战”的办法,对一些“微血管”重新调整规划,在城市全面开花,使城市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使马路回归它通行的本质。
回头看我市的“微血管”。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市三、四类街路建设虽有极大改善,但日常监管仍普遍存在漏洞。管理部门的信息表明,哈市的交通管理警力近10年间在数量上没有变化。这意味着,要真正搞清马路属于谁的疑问,管理力度与理念的转变是不能或缺的,但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艰难过程。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处停车场管理科科长夏强看来,我市近年来大量修建三、四类街路,但路修好了,车也越来越多了。车辆一多,随之而来的路边停车问(微博)题愈加突出,尤其是三、四类街路的车辆停放问题。“近两年,通过路改修建了上千条路,但基本上修完就变成停车场了。”夏强说,交管部门对三、四类街路同样采取过很多管理行动,但反弹现象明显。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的滞后,都是其中原因。
一个典型地段是校园周边。“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长根本不惧怕罚款。”夏强说,面对交警,车主第一句话是“我来接送孩子的”。当罚款起不到震慑与规范的作用,路边停车便彻底成了一个顽疾。“很多车主是不惧怕罚款的。”夏强说,“我们常常在同一条街路、同一个地方发现同一辆车,你可以一连开一个星期的罚单,他们照单全收。”而对于很多“死车”,由于监管能力有限,只能靠附近居民的举报。去年末,哈市曾大规模展开专项行动。但行动过后,大量“死车”又出现了。
特别随着私家车的激增,静态交通的影响意义更为突出。马路到底是谁的?这个原本应当很明晰问题反成疑问。为应对这一趋势,在杭州、宁波等很多城市,街区之间增修了网络状的单行小路。这些小路修起来比较简单,投资少,收益却很高:因为单行路中间没有隔离,居民出行更方便,且单行路即使双侧停车,也基本不会造成堵车。这样,既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又破解了因停车而造成的堵车问题。我市近日已经在道里区“安字片”的30多条街路重新划分停车位,实行单向交通。
一些商家无奈之下只能用言语“恐吓”。
1 2 3 4
责任编辑: 陶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