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三年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平稳落地,科创板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来自上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37家,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开市三年来,科创板“硬科技”底色持续彰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记者发稿,当前科创板已有32家公司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2家公司预喜,占比近7成,10 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
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科创板公司整体业绩始终保持较快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总体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229.28 亿 元 、 6311.95 亿 元 、8632.61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6.73亿元、556.33亿元、993.07亿元,整体盈利质量逐年攀升。
开市三年以来,科创板市场运行平稳,“硬科技”底色彰显,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力量汇聚的高地和中国科创企业上市的首选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437家,总市值超5万亿元,IPO募集资金总额达6348.34亿元。
“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的三年是成功的,市场运行平稳。从效果来看,科创板真正体现了‘硬核科技’的底色,也为我们树立了真正的硬核科技企业标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硬核成绩来源于创新引擎的驱动。开市三年以来,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始终保持高位。Wind数据显示,2019 年、2020 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分别为 533.75 亿元、681.47 亿元、891.75亿元及213.87亿元,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2300亿元,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平均为13%。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支超过14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公司超过33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3成。在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上,超半数科创板公司上市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惠及逾5万人次科技人才。
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已成为撬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新“支点”。科创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Wind数据,相关领域公司数量分别为162家、93家、76家、56家,合计占比超八成,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此外,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地,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科创板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涵括多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为加快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创板公司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科研进展。据上交所数据,2021年,科创板公司全年合计新增发明专利7800余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数达到108项,66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其中,安集科技、科德数控等多家公司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实现国产自主供应,为相关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赋能科技企业持续发展
开市三年以来,在制度层面,科创板不断完善门槛,疏通入口,并努力增加对“硬科技”的包容性,赋能科技企业持续发展,有效提升了资本服务质效。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也表示,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对于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融资,对于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赋能科技领域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创板对于实现产业资源对接、一二级市场联动有着积极意义。科创板使得上市的科技企业获得充足资金,延长开发周期以产出更完善的产品。打通上市渠道也让科技企业能够享受一级投资机构带来的资金以及相关产业资源。
“科创板的设立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成立对于促进科技和资本的融合、加速创新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对记者表示。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也对记者表示,奇安信自科创板上市以来,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研发保持高投入,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