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2013年在郑州成立,2014年在深圳成立分公司,负责研发和生产,几年发展下来,深圳公司拓展势能越做越大,成为研发和业务的主力战场。最近我们计划把深圳公司变成总公司,总部设在深圳,郑州的公司变成子公司,3年左右上市。”深圳市平衡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孝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深圳,如李孝剑这类的创业者千千万万,良好的营商环境如空气、如水,激励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不减。
根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66.4万户,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按照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常住人口1756.01万人计算,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08.6户,拥有企业131.5户。
“我们在评价营商环境的时候,有很多参考指标,商事主体增加的速度应该成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这反映了投资者在‘用脚投票’,以及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认可。”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全程实现“秒批”,开办企业“零成本”
1天、秒批、零成本……在深圳开办企业有多便利?早在2020年3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联合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再次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3.0版系统,开办企业所有事项1天内办结,参保、公积金开户等开办环节全程实现“秒批”,开办企业“零成本”。
2021年3月,深圳再次对《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进行修订,在促进个人灵活就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升商事主体注销便利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
《深圳统计年鉴2019》显示,1979年,深圳企业总数为501家;到了1989年,深圳企业总数增加至18000多家;1999年,深圳企业数激增超过10万家;2009年,深圳企业总数为超过30万家;2019年,深圳企业总数约为327万家;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66.4万户。企业数量与质量逐年增长,为深圳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从评价结果看,上海市、深圳市等25个城市营商环境便利度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
新登记商事主体集中在第三产业
深圳商事主体持续增加得益于深圳良好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 自2003年5月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以来,深圳几乎每年都会出台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融资担保等金融扶持手段也不断完善、加强。比如今年6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发布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
在吴思康看来,深圳的创业创新整体氛围好,产业链优势大,且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创新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这也是深圳的商事主体逐年增多的又一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有何特征?《2021年1-6月深圳商事主体登记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258449户,其中企业167705户,个体户90744户。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商事主体集中在第三产业,新登记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户的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90%。每个产业的新登记主体均以企业为主。
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不断为深圳经济注入新动能。2021年1—6月,我市共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7812户,同比增长62.5%。各新兴产业按本期新登记企业数量由多到少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七大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表明深圳重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相结合,致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上半年新登记商事主体同比增长10.4%
让不少创业者感到贴心的是,今年深圳还试行了歇业登记制度。该举措是对商事主体存续期间遇到经济危机、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因其他困难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的,允许其向商事登记机关申报“歇业”登记,“歇业”期间暂停经营,保留其主体资格和其他合法权益,待情况好转后可申请重新启动经营。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同比增长10.4%,企业和个体户新登记情况均保持同比增长趋势,呈现多指标同比上升趋势。可见深圳经济已回归正常运行轨道,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统计显示,今年1—6月,深圳迁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高于迁出企业,说明深圳作为经济开放的窗口之一,具有足够强的招商引资优势。
“深圳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既注重‘放’,更注重服务,但‘放’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无事不扰,有事就服务到位。一方面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不断进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吴思康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