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写在保隆TPMS获得定点供应商资格之际

写在保隆TPMS获得定点供应商资格之际

大家车网 2013-03-04 16:04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韩颖

写在保隆TPMS获得定点供应商资格之际(4)

  在攻关过程中,史卫华经历过的最糗的一件事,是被老外臭骂一顿。

  2008年,保隆在轿车TPMS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开始向卡车、巴士进军。套用轿车经验做出的卡车产品,在国内卡车上试验效果良好。信心满满的史卫华带着产品万里迢迢地飞向匈牙利,要给客户装车试验。

  兴致勃勃地装车测试,结果却给史卫华当头一棒:接收机一点信号都收不到,试验失败!人力、物力损失不说,这次测试机会是外方经理向客户拍着胸脯争取来的,情何以堪?挨骂也得受着。

  原因很快找到了,不同地区使用的卡车轮胎外观类似,内在结构却千差万别,有的轮胎内嵌16层钢丝,有的20层,甚至有的轮胎侧壁也内嵌多层钢丝,对信号造成极大的屏蔽。史卫华遇到的就是这种硬茬,这种轮胎在国内少有机会见到,更谈不上测试。

  更紧急的情况是,一周后,史卫华要到荷兰给另一个客户装车测试。

  得到史卫华的反馈,李威带着技术团队在国内紧急攻关,一周连轴转,甚至通宵加班。史卫华带着新方案飞到荷兰,信号良好!

  在产品研发、定型中,这样的奔波是家常便饭。2010年8月,史卫华与同事一起从加拿大开车到美国,一个星期跑了三个城市,4000多公里路程,凌晨5点出发,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到,7点就要拜访客户,安排产品装车、测试。

  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卡车产品终于定型。

  史卫华说:“技术方案至少更改了五、六次。”技术方案的更改,好比一幢大楼建起来了,再推倒重来,心血付之东流。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史卫华的追求当然不是悲剧,只是付出了走向成功所需要的代价。

  7、构筑保隆的专利壁垒

  中国制造高科技产品,大都从模仿起步,不可避免遇到国外行业巨头的知识产权问题。使用别人的专利,每做一个产品都要交专利费,这就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了竞争力。要想开发既能解决问题、又要绕开国外众多的专利技术,这比完全拓荒式的创新还难。这就是所谓的“专利壁垒”。

  保隆也走过这样的道路。第一代TPMS是在Freescale提供的芯片基础上研发的,所运用的TPMS气门嘴结构使用了一个全球行业巨头的专利,获得了他们的使用授权,这种气门嘴附带了TPMS的传感器和发射模块,独特的结构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轮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保隆团队的目标显然是走创新之路。

  从天线技术、气门嘴结构开始,直至轮胎识别、调制解码、模块化设计、中继技术、自主芯片技术……,十年如一日,一路狂奔的结果是:TPMS方面,获得21项国内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外观专利授权,6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传感器方面,获得7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另有3项软件著作权,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还不包括已提交申请但暂未授权的20余项专利。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