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华泰未来掌门人张宏亮:一个思考的年轻人

华泰未来掌门人张宏亮:一个思考的年轻人

大家车网 2012-11-15 20:07 来源:中国商人·汽车人 作者:

华泰未来掌门人张宏亮:一个思考的年轻人(4)

制度的力量

临近中午吃饭时间,张宏亮在华泰元田看到一位陌生的客户坐在那里等待,虽然不清楚是前来看车咨询的消费者,还是华泰老用户,但他立即叫来工作人员,马上安排订餐。

“不要什么都让我说,你们应该有这个主动的意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张宏亮的身份,更像是一名经理人,而并非华泰的少帅。

转过身,他对我们感叹了一句:“我现在就是感觉到,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其实想做特别多的事情,我需要团队,特别需要!”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只是华泰,对于所有的民营企业来讲,这都是一道绕不开的坎。没有避讳,张宏亮反倒主动聊起了这个话题。

他解释,由于此前信息不对称,外界对于华泰汽车高管更迭有误解。实际上,华泰汽车自2000年至2010年,是董事长张秀根领导下的第一次创业。张秀根自2000年至2006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6年之后,华泰汽车先后有3位职业经理人担任总裁,分别是徐恒武、童志远和刘志刚,而非外界所传言的六七位总裁更替。

张秀根在某次与朋友见面时说过一番话:“企业越往后做,就越来越需要一个好团队,我就在后面默默地支持。媒体的一些评论与事实不符,不过,他们说的有一点也对,我没有很好地把职业经理人用下来。”

与父亲不同,张宏亮对此前的高层变动倒持以平淡心态:“我个人感觉其实没关系,现在各家企业换人不是都挺频繁的吗?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不宜过大,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一潭死水不行,需要新的血液,有些血液不行,那么他就出去了。此前华泰确实人员变动较大,但是现在比较稳定。”

在和很多人、很多公司打过交道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稳定的团队相当重要。而团队要稳定,不是靠一两个“空降兵”来维持,而是靠成熟的体系管理。

他特别不喜欢的,就是“沉淀不下来”,如果一个人做完走了,下个人又带来一套新的东西,那还不如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成长中的张宏亮,时不时也显示出强势的性格,他更注重制度的力量:“现在打造的HT8,就是华泰整个的流程体系,从去年开始梳理,到现在完成,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动这套体系,当然不合适的要逐步去改善,但需要到很高的管理层才能批复。”

虽然在企业管理上两代人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大的层面,父子俩还是有一定的共识。据悉,张秀根正考虑给予高管股份激励,以留住更多的职业经理人。作为民企,他认为灵活的机制恰是国企所没有的重要竞争力。张宏亮则透露,在高管流失之后,企业内部也在反思,目前华泰的高管薪酬体系构建已经完成,要比之前的完善很多。而在经营管理上,也将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充分授权。

最新的消息是,原长安汽车(微博)国际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王惟,低调加盟华泰。其在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任职,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此次将担负起华泰的品牌与营销重任,而这正是华泰最弱的两大短板。王惟的选择,一度让业界诧异,不过,按照王惟的说法,华泰的真实情况高于以往的认知,虽然目前仍待提升,但华泰的柴油动力路线以及中高端自主之路具备前瞻性。“伴随一家企业成长,也符合个人喜好挑战的性格。”

华泰无疑存在潜在的吸引力。张宏亮也琢磨出来,要想让企业员工跟着你并形成稳定的团队,就需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而要让大家主动地接受自己的理念,就要从物质上与思想价值上给予满足。“只提金钱是不够的,只提精神也是不够的,要告诉大家华泰是什么,告诉大家能从华泰得到什么。这两方面缺一不可。我们的管理者要慢慢地带动大家、影响大家。”张宏亮开始留意自己身边的人,看看谁具备可培养性和塑造性。

在华泰元田,他也尝试逐步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不同的部门在工作前,首先把需要规避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总结汇报,下次做同样的事情时,若出现问题就对照清单,看看哪一步工作没有到位;销售顾问在与用户沟通时要带上录音笔,随时抽查,杜绝为了纯粹推销产品而忽悠用户的情况发生;在售后服务车间,工作人员的适时服务状态与服务能力,都可以通过电视设备,展示在用户面前……

“如果在直营店里连服务都做不好,怎么能够推广向全国呢?当我的制度和流程建立起来后,我不会担心人员流动,因为我核心的东西在这里。犯了错误没关系,关键是要找出源头在哪里。”

一切尚未稳定之前,张宏亮对团队的引导,直白而强势。但必须承认,制度化的管理,是最终的方向,他希望员工能够更快地接受自己的想法。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