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养车心得 > 底盘养护 > 杭州检验检疫局积极应对“中策轮胎事件”始末

杭州检验检疫局积极应对“中策轮胎事件”始末

大家车网 2012-06-15 17:22 来源:中维汽车网 作者:

杭州检验检疫局积极应对“中策轮胎事件”始末

    4个多月前,中策 轮胎 曾经经历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生死浩劫”。在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的努力之下,中策 轮胎 才能最终化险为夷、迅速走出困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据统计,到今年10月为止,该公司的实发货柜量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42.49%——

    深秋的杭州愈发妩媚动人。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策公司”)的检验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给成品 轮胎 检测均匀性、做动平衡测试……一只只成品 轮胎 经过一道道工序的把关后,又被流水线运送到成品库里,准备发货。“到今年10月为止,公司的实发货柜量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42.49%。”谈到今年的生产情况,中策公司负责人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是的,这种自信,一是来自中策公司对于自身橡胶 轮胎 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信任,二是来自他们对国家检验检疫部门保护民族品牌、维护“中国制造”声誉的决心和行动力。因为,就在4个多月前,中策 轮胎 曾经经历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生死浩劫”。在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的努力之下,中策 轮胎 才能最终化险为夷、迅速走出困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起车祸殃及中策 轮胎

    6月26日,对中策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了一篇以“中国 轮胎 在美国酿成致命车祸被起诉”为题的报道。文章从2006年8月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车祸悲剧讲起,提及发生车祸的车子所用 轮胎 正是中策公司的产品。为此,受害者家属于2007年5月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将中策公司、中策公司在美国的经销商———美国外国 轮胎 销售有限公司(Foreign Tire Sales Inc.of Union,以下简称“FTS”)等8家单位推上了被告席。随后急于撇清自身责任的FTS又在6月11日,向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一份报告,称中策公司生产的4个品牌的 轮胎 中6个规格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缺陷,怀疑正是这些缺陷 轮胎 导致了这桩车祸的发生,并要求召回所述的中策 轮胎 产品。

    突如其来的风波使中策陷入了一场生死考验:如果报告情况属实,如果各种相关指控成立,那么中策公司出口到美国的多达45万条 轮胎 将有可能被全部召回,召回费用高达6400万美元。而对于一个产品行销美国市场十余年的中国老牌企业来说,产品存在缺陷就意味着将被打上劣质的标签,再难在国际市场立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事件发生之后,《纽约时报》、美国新闻等多家媒体,又以各自的理解,纷纷以“中国 轮胎 存在质量缺陷引发车祸”、“中策45万条 轮胎 将被召回”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持续报道。再加上当时的中美贸易关系十分微妙,一时间,各界对中策公司、甚至对整个中国制造的质疑声四起;许多客户纷纷致电中策公司,询问事情缘由,企业原先高速增长的业务量甚至一度停滞。

    一只 轮胎 引发的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中策公司,更有可能会对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迅速行动:

    杭州局最早介入调查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时,浙江检验检疫局局长阎震从电视上看到了相关消息。作为一家年产 轮胎 2300万套以上、并且三分之一产品是销往国外的大型国有企业,怎么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查清事实真相,后果将会不堪设想!震惊之余,阎震局长立即向杭州局下了紧急命令:“一定要把事情彻查清楚!”

    当天上午一上班,接到电话的杭州局局长胡建峰高度重视,迅速召集鉴定化矿处等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调查中策事件。随后胡建峰又迅速派工作人员赶到中策公司。工作人员经过详细调查后发现,发生车祸的汽车 轮胎 确实是中策公司生产的半钢轻卡子午线 轮胎 ,该 轮胎 规格是245/75R16,生产日期是2004年第23周。

    正在杭州局工作人员认真开展调查时,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也闻讯来电,要求调查此事,务必当日上报有关情况。当天傍晚,杭州局就将初步调查的情况和中策公司向媒体发布的郑重声明一起向总局作了报告。

    报告中,杭州局对中策公司生产的出口 轮胎 的检验和监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方面杭州局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严格检验出口 轮胎 的生产过程,还定期检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依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和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在 轮胎 出口前,都要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此前这些检测均符合标准要求。再则,进入美国市场的 轮胎 必须经经销商申请美国交通部(DOT)规定的检测,合格后方准于市场销售。中策公司在美国有十余家经销商,分别申报DOT检测,均合格并准予市场销售。按正常逻辑推理,这样经过层层把关的 轮胎 是不应该出现质量问题的。

    沉着应对:

    一切让质量说话

    接到通知后,杭州局的检验人员当天就到中策公司仓库,抽取了与车祸汽车相同品牌规格的轻型载重子午线 轮胎 ,并星夜兼程,当晚将样品赶送到位于山东黄岛的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国家级 轮胎 检测重点实验室。时逢周末,山东局的检测人员也放弃双休日,迅速按照美国标准对 轮胎 的外缘尺寸、标志、强度性能、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进行了测试。5天后,检测结果出来:所有的检测数据均达到美国交通部规定的检测标准,部分检测数据还远远高于美国标准。

    按正常程序生产出口的中策 轮胎 的质量是可靠的!这样的结果无疑增加了我检验检疫部门应对这起事件的底气。为了消除外界对中策 轮胎 质量的怀疑,手握翔实质检报告的国家质检总局监管司,决定为中策平反。

    7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监管司在北京召开对策研究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参与调查的浙江检验检疫局、山东检验检疫局以及当事企业中策公司等均参加会议。会议科学确认了中策 轮胎 安全质量符合标准的客观证据,用大量的数据证实了中策 轮胎 的可靠质量。

    “这个会议是政府部门站出来为中策 轮胎 发布正面声音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从头至尾参与此事的杭州局鉴定化矿处处长章晓氡深有感触地说。

    峰回路转:

    一份报告“催生”戏剧性变化

    事实上,经过严格把关的中策 轮胎 ,其质量一直受到许多国外企业的信赖。在这段时间内,许多中策公司的世界各地客户也都纷纷以信函、传真等形式联系企业,表达了他们对中策产品质量的肯定,希望继续保持合作。

    就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报告明确中策 轮胎 质量没有问题的同时,FTS也于7月3日向NHTSA提交了第二份报告,这份题为“有关安全缺陷报告的补充和修改”的报告提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细节:发生车祸车子的4只 轮胎 并不是同一个型号的,其中3只是245型的中策 轮胎 ,剩下那只是225型的米其林 轮胎 。

    按照常识,不同规格的 轮胎 是不允许混装的。因为不同直径的 轮胎 装在同一轴上使用,尤其是在驱动轴上使用,势必造成两只 轮胎 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不同,容易导致 轮胎 受力不均,这样一来即便再好的 轮胎 也会严重受损并引发事故隐患。

    FTS缘何要提交一份推翻原先论断的报告?业内人士透露,根据美国法律,进口产品的经销商被视同是产品的制造商,而制造商发起的召回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政府既然坚信中策 轮胎 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并持有有力证据,那么最多45万条 轮胎 的召回就全部落在了FTS身上。作为一个员工不足10人的 轮胎 经销企业,FTS显然无力这么做,那么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寻找对己有利的证据,否定原先的错误论断。

    又见彩虹:

    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

    真相浮出水面,事实得以澄清。杭州局及时将中策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向杭州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市政府对检验检疫发挥的作用表示满意。7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王新在浙江局副局长李法忠和杭州局局长胡建峰的陪同下,又到中策公司作了进一步调查。多项证据表明:中策公司的 轮胎 生产过程控制是有效的;产品逐条经过先进仪器检测,质量完全符合美国安全标准要求,是安全可靠的;美国媒体把宾州车祸原因归咎于杭州中策 轮胎 的质量问题是不公正的。接下来,杭州局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下,邀请国家和省级、杭州市的大量媒体,对此事进行了采访报道。

    夏去秋来,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全面部署和浙江局、杭州局的慎重、快速处置下,“中策事件”早已随着“我国产输美中策 轮胎 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美国进口安全标准要求,事故 轮胎 则存在严重不正常使用情况”正面声音的发布,渐渐消除了原先的影响。而中策公司也在经历了这件事情后,愈加坚定了对质量的严格把关。

    中策公司有关负责人许先生告诉记者,在事情发生后,杭州检验检疫局最早介入调查,并从大局出发,按国家质检总局部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关注和跟进事情发展,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更有力维护了民族企业的声誉。在影响逐渐消除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还增加了成品的抽检频次,为中策产品加固质量平台。

    “今年企业的销售额是历年最好的。”许先生介绍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来,原先一些国外经销商又追加了不少订单。美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负责人最近还专程赶来杭州催货,洽谈来年的深入合作。“一切让质量说话,一切离不开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的检验检疫部门。”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