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外贸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并且连续10个月增长超20%;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4%,增速全国第一;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全省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5.36户,全国排名第8位……
近来年,陕西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平台、通道、载体等开放元素呈现集聚和提升态势。
锚定“双倍增” 培育竞争新优势
持续扩大外贸规模、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2021年,陕西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实施外贸总量、主体“双倍增”计划。
2021年3月,继西安、延安后,宝鸡市入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7月,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毛绒玩具产业);9月,西安市以“一园三区”(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形式,成功进入首批13家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序列……
伴随一系列重大开放平台、载体的接连落地,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
18家来自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跨境电商企业在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落地运营。菜鸟物流在西北地区的第一个跨境电商保税仓落户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打造面向西北地区、辐射带动中亚及欧洲方向的跨境电商分拨中心。
陕西安康日产毛绒玩具80万只以上,出口欧美、日韩、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640家毛绒玩具企业实现“链式发展”。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文创设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产品发布展示中心、原辅料批发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五大中心”的加持下,安康市正向“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加速迈进。
目前,陕西“铜川造”平面波导光分路器,每月出口达6万件,远销巴西、印度、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年公司产值可达5亿元,外贸出口将会达到1.5亿元。
专精特新正成为铜川加工贸易产业的主力军。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内,澳威激光、隽美经纬、日月芯半导体等30余家光电子企业在此集结,初步形成光电子完整产业链条。
截至2021年年底,陕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增至3984家,进出口总值达到4757.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24%,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33%。
《陕西省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陕西将在全省打造30个左右贸易聚集区,包括创建国家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示范地3~5个等;力争宝鸡等1~2个市获批新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支持西安市或西咸新区创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足见陕西推动外贸总量和市场主体“双倍增”的决心。
瞄准新赛道 集聚发展新动能
“在陕高校110所、科研院所1500余家、各类人才资源超600万人……陕西有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发展潜力无限,已经吸引很多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在线客服中心、内容审核中心等。未来陕西完全可以凭借人才优势,成为服务中后台产业的聚集地。”世邦魏理仕西安战略顾问部负责人王云说。
去年6月,小米宣布成立西安研发中心。至此,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五大智能手机巨头研发中心齐聚陕西;华为西安研究所成为其全球研发中心中员工数量最多、业务布局最全的研发中心……人才越来越成为陕西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引擎。
去年11月,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五代人工晶状体成功进入临床,这是29年以来整个行业全世界第一个新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公司董事长郭光旭说:“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而我国90%以上完全靠进口。依托陕西的人才优势,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全球领先。”
“我已经把公司外贸中台从东部沿海全部转移回陕西,接下来我将在西安推动成立专业贸易园区。”陕西斯克赛德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汉诚说,现在30多人的团队服务近百家企业。
2021年,陕西省实际使用外资10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4%,增速全国第一;全省实际到位内资10802.82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对此,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宏伟表示,2021年,陕西吸引内外资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内外投资来源地基本稳定,二是制造业是行业投资的第一位,三是县域招商发展迅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大项目对陕西省内外资支撑作用明显。
过去一年,陕西积极利用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丝博会等开放平台,走进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围绕重点产业链及各地市的主导产业,精选与这些地区契合度高的项目,精准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企业到陕投资兴业。
去年陕西新签投资项目中,福士集团(VOSS)总部项目、峻凌电子咸阳有限公司PCBA加工制造项目等外资项目接连落地,西安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榆林高新区智能风机装备制造等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的项目先后开工,助力当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汉中市城固县是陕西县域招商的典型。2021年,城固县发挥4个重点区域招商小组和12支重点产业链招商小分队作用,瞄准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和平台型、领军型、科技型企业,促成陕西物流产业园、智造机加产业园、东旭光电材料产业园等4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433.5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43个、亿元以上项目42个,实现数量、质量“双突破”。
记者从陕西省商务厅了解到,2022年,陕西省将继续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招引主导带动的头部企业、颠覆创新的颈部企业、爆发增长的腰部企业,紧盯重点区域引进含金量足、含绿量高、含新量多的好项目,实现引进内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2%和15%的目标。
聚焦优环境 打造开放新高地
2021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产业承接区,“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一期起步区建成运行。现在,总投资约20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总部、康佳丝路科技城及配套项目正在这里加快建设。
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稳定开行3841列,成为构建稳定、安全国际供应链的重要助力,也成为陕西推动运产贸融合发展,形成以物流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模式的重要支撑。
目前“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一期起步区已经聚集京虹显示、硕达视创等十余家智能显示、智能家电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齐头并进的产业生态。未来园区还将聚集新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100余家,预计亩均产值可达1200万元,带动就业约1万人。
航空运输是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按价值计算,约有1/2全球贸易通过航空运输完成。2021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航空运输、口岸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积极创新,促进了跨境贸易便利化:航空口岸机坪“直提直装”改革,实现航空进出口货物“零延时”运输,还使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两倍;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建立西部首个国际航材超市,面向全球采购各类航材备件,实现航材资源集中供应,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飞机制造和国产商用飞机的高效运维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显示,陕西西安再次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其中以跨境贸易为代表的10项指标获评全国标杆。截至2021年9月,西安市海、陆、空运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72%、75%、61%。通关效率的提升带来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仅2020年就为企业和个体减免口岸收费资金累计5433.9万元。
随着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化,陕西也涌现出许多服务新模式:全球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用的技术转化全产业链,有效推动技术出海;文化贸易出口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法务、营销、专利等一站式服务;国际化多元化法律综合服务体系,让陕西企业国际商事争议“家门口”就可解决……
2021年,陕西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3.66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3747户,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同比增长9.56%,为历史最高。
“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底气更足。2022年,陕西全省商务系统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推动自贸试验区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上有新成果,在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上有新进展,在产业链精准招商上有新成效,在做优做强开放平台和贸易通道上有新提升,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