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仓”这种业态在一线城市悄然蔓延。11月初,《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迷你仓大有“无孔不入”的态势,选址多为商业楼或者住宅楼地下空间,门店位置较为隐蔽。有迷你仓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其总体出租率能达到85%,好多门店一仓难求,只要一空出来就会被租出去。
智和岛集团创始人胡华成11月4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迷你仓的商业模式是将仓储空间化整为零,这降低了消费者仓储租赁的成本,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受到较大程度的欢迎。
(资料图)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迷你仓的盈利能力仍显不足,部分迷你仓依靠规模扩张来增加收入,迷你仓发展依然存在价格、认知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难点。
一仓难求
仓库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大而远,偌大的一个房子,多位于偏远郊区。而迷你仓反其道而行之,小而近,小到不到1立方米的小格子,近到就在家门口。11月以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迷你仓门店,发现迷你仓因为灵活便捷,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11月初,《华夏时报》记者走访“CBD迷你小仓库”陶然亭店的时候,注意到一名迷你仓用户正在库房包装待邮寄商品。经了解,该用户目前正在网络平台做零售小生意,为了方便,就在这里租用了1个10多立方的仓位,以储存货品。平时出售的商品,他便直接从迷你仓打包发货。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迷你仓除了冷藏货品不可以存放,一般货品都可以存放,很多做小生意的人在这里租用迷你仓。不过,该工作人员称,小仓位的出租效果更好,该店1.7立方米的仓位都已经被预订完了。
随后,记者到访了同一区域另一个品牌“迷你考拉仓”的一家门店,其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现在临近年底,很多人都在迷你仓里存放个人物品,一直存放到过年以后。目前,迷你考拉仓在北京西城区的七八家门店,基本上都是满仓状态。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其在北京有超过200家仓库地点,总体出租率能达到85%,好多门店一仓难求,只要一空出来就会被租出去。
记者从迷你考拉仓的网络预订平台发现,截至2022年11月4日,该品牌旗下的迷你仓已经有31家门店是售罄状态。
11月7日,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迷你仓多分布于交通方便、租房活跃区域以及学校周围,相关需求的产生,本质是因为居住空间不足。现在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工作经常变化导致经常搬家,行李也需要空间来储存。
赚不赚钱?
迷你仓这种商业模式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从美国的情况来看,迷你仓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记者了解到,以美国迷你仓头部企业Public Storage为例,2021年,Public Storage总营收为34.16亿美元,净利润18.85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55%。
2012年开始,国内开始借鉴美国的这种商业模式,并重点在一线城市扩张。截至目前,迷你仓在中国已经有约十年的发展历程。
不过,十年以来迷你仓在中国并未显现出高盈利的属性。2016年3月,深圳迷你仓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是唯一一家迷你仓行业的上市企业。2016年至2019年,该企业的营收从1185万元增长到3366万元,但是净利润一直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实现营收3579万元,也终于扭亏为盈,但是净利润总额仅为15.6万元。2021年8月,深圳迷你仓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终止挂牌,退出了新三板。
对此,胡华成指出,迷你仓企业上市又退市,证明了市场相关需求虽然存在,但是市场空间有限,并不被资本完全看好。张大伟则认为迷你仓的市场终究属于小众市场。
记者注意到,北京的迷你仓选址多在核心城区,而核心城区寸土寸金,租赁价格非常高,加上装修、远程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一家门店的启动资金并不会少。迷你仓创业者刘伟曾公开表示,500平方米,200多个储藏空间的迷你仓门店,前期投入需要上百万。迷你仓最快的回报周期是一年半到两年,有些迷你仓的回报周期长达4-5年。
业内认为,迷你仓在中国的发展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虽然已经历经十年的发展,迷你仓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等国家居民搬家次数高,储存需求大,而中国住宅自有率较高,频繁搬家的情况很少,储存需求相对较少。
胡华成认为,迷你仓依然属于新鲜事物,部分区域迷你仓虽然密集,但是总体市场还并不饱和。相对而言,较为看好迷你仓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发展。他认为,京沪等地人口众多,人口密集度较高,人均居住面积较小,而且房价较高,有相关的仓储租赁需求。而三四线城市的房租相对便宜,很多人更倾向于花钱居住更大面积的房子,以满足储物需求。
虽然迷你仓并没有被完全“本土化”,盈利难度也较大,但是目前仍然持续扩张。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街道在已经开有多家迷你仓门店的情况下,还在增设新的门店,甚至有不同品牌扎堆在同一物业内的情况。据悉,今年10月底,迷你考拉仓在北京天桥百货大楼新开了门店之后,安东易迷你仓也将在今年11月在该区域新开一家门店。
迷你考拉仓创始人秦轩公开表示,迷你仓业务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利润的增长。迷你考拉仓如今已经在全国五座城市开出500+家门店,如今还在继续扩张,预计今年门店数量有30%-50%的增长。
价格贵,隐患多
迷你仓想要实现盈利,获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记者发现,目前消费者对迷你仓还存有价格、认知渠道、安全性等诸多方面的困惑和顾虑。
迷你仓的价格将部分客户“拒之门外”。消费者周逸(化名)因为房屋换新,有很多物品舍不得扔,也没地方放,考虑租用迷你仓。11月4日,周逸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东西比较多,需要大约6平米的仓库,一问一年要近1万元的费用。太贵了!”因为价格太高,周逸最终放弃了迷你仓。
目前,消费者对迷你仓的认知渠道比较有限,这十年迷你仓多处于“躲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记者发现,迷你仓的选址多为商业楼或者住宅楼地下楼层,门店位置较为隐蔽,并不容易被消费者发现,部分人认识到迷你仓仅是通过口耳相传,甚至“牛皮癣”小广告。周逸告诉记者,一开始自己并不知道国内有迷你仓,听说过国外有,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网上搜索,才发现身边真的也有。
迷你仓“靠自觉”的管理方式,存在安全漏洞。《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迷你仓门店均并未安排驻店值守人员,大多采用自助式或者半自助式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可实现客户的随存随取,但是对存放物品的监管并不严格。各门店虽然明令禁止存放活物、易燃易爆物品、易腐败物品等,但是存放前并未对所存物品进行检查,存放的过程中也并未对物品的安全性进行监测。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人违规存放物品,或触发火灾等事故,也对其他用户所存物品的安全性带来威胁。目前迷你仓的防盗性也存有隐患。国外迷你仓的出现偷盗的情况屡见不鲜。据悉,目前迷你仓虽然可以投保,但是理赔金额并不多,大多数迷你仓仅可申请5000元到15000元的损失赔偿。
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迷你仓多为直营店铺,由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均称不会出现经营不善突然跑路的情况。不过,记者对比发现,迷你仓与付费自习室等其他租赁业态存有相似性,均属于“二房东”生意。某迷你仓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户使用迷你仓还是应该优选比较靠谱的品牌,“后面万一做不下去撤店了,重新搬走存放的物品将会非常折腾,售后可能也无法帮忙解决。”
编辑:黄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