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头部房企,对组织架构“动刀”。
旭辉官方称,将于7月1日起调整架构,总部精简,区域做强,同时两大事业部被吞并,人员有进有出。
(资料图)
此前,旭辉控股被传,将于6月底展开大裁员,随即遭到否认。
压缩层级、精简架构,正成为大量房企的共同选择。
2021年,已有20余家房企调整组织架构。据《21CBR》了解,不止旭辉,另有两家头部房企也在优化组织,并伴随部分人员精简。
精简层级
据旭辉集团消息,7月1日起的架构调整,为常规动作,仅涉及部分地区。
其中,河南事业部调整为郑州城市公司,并入华中区域集团;广西事业部调整为南宁城市公司,并入东南区域集团;福州城市公司和厦门城市公司整合为福厦城市公司。
自2019年起,旭辉自二级管理体系,转向“集团平台-区域集团-项目集群”三级管理体系。
旭辉已进入的城市,如果业绩符合考察,将转化为区域集团,否则按照事业部或城市公司的体制进行管理。
2019年,旭辉时任首席人力官表示,事业部、城市公司在未来2-3年会逐步发展成为区域集团,成熟一个就成立一个。
当时有分析称,旭辉最终目标是打造十余个区域集团,每个平均规模在300-400亿元,撑起全集团3000亿以上的规模。
截至2021年底,旭辉已坐拥八大区域集团,事业部陆续撤销及合并,去年销售额为2473亿。
旭辉2021年财报显示,隶属于河南事业部的郑州,合同销售额仅有20.7亿元;广西事业部下属城市未显示合同销售额。
对比之下,华中区域集团的长沙、武汉,分别贡献135.7亿元、96.8亿元的合同销售额。
业务量小,河南、广西两处事业部被并,也在情理之中。
“华中区域的总经理现在管三个省。河南原来的总经理已离职,调了一个长沙城市公司的副总兼项目管理部总监,去郑州城市公司当常务副总,相当于总经理。”一名旭辉华中区域在职员工向《21CBR》记者透露。
旭辉官方解释,旭辉此举为了“精益型经营管理”的转型。
“未来将坚持‘小总部、强区域、精一线’,精简层级,让组织更扁平;合并业务量较小的区域,让组织规模与业务合理匹配。”
向区域放权
当下,房企压缩层级、精简架构成为大趋势。不同的是,万科等企业选择向总部集权,旭辉则选择向区域放权。
一名旭辉华中区域前员工解读称,区域更了解市场,向区域放权有正面意义,区域可以减少汇报,对市场反应更快。
过往,有房企因放权,区域负责人又好大喜功,以致未能平衡风险与规模,会去抢夺利润很薄、甚至亏损的高价地。
旭辉拿地奖金的制度设计,为“分期发放”,或有助于克制乱拿地的冲动。
“拿一块地,整个城市公司可能只发放10万元奖金,根据回收期和利润率,再确定‘投资质量奖’,开盘的时候发一部分奖金,结尾的时候再发一部分奖金。”
旭辉华中区域前员工告诉《21CBR》记者,对比之下,有同行则粗放很多,他以一家布局三四线城市、总部在江浙的房企举例,“以前拿一块地,能一次性发放200万奖金”。
同时,旭辉坚决否认,存在大规模裁员计划。
“因开发项目规模缩减而需要分流的员工,将被鼓励分流到不同的区域或多元化业务。”
官方声明强调,随着开发项目的波动,出现的人员波动属于正常范畴;其坚持“有进有出”,并举例称,旭辉地产及物业将入职近800名管培生。
(来源:旭辉官网)
也有不同的观察。
“旭辉之前已有蛮多人离开了,现在一些职位很高的人也在看新机会。”一名上海地产圈猎头在其视频中公开称。
据该猎头自述,就其接触到的旭辉员工而言,“投资职能裁员幅度比较大,人员可能要裁一半,一些薪水较高的投资人士降薪50%,工程、成本等职能降薪10%至20%。”
《21CBR》记者联系到该猎头,他未能给出实证。
据旭辉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底,其有约8041名雇员从事地产开发业务,与上年底的8066名大体相当。
2022年以来,大环境遇冷,房企销售以及新增投资项目大幅减少,对于房企而言,降薪甚至裁员也是一个自然的可选项。
坚持拿地
销售难,融资难,房企流动性普遍承压。
5月,监管层遴选5家民营房企作为“示范生”,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已启用CDS分别发行4-10亿元不等的债券;新城已启用CRMW,发行10亿元债券。
旭辉也在其中,只是债券发行工作有所延后。
6月21日,旭辉正式公告拟发行5亿元公司债。据《21CBR》了解,该笔债券也启用了信用保护工具。
一名基金固收研究员对《21CBR》表示,市场预测旭辉的债券将于近期发行,“但是公司未正面回应,只说在准备”。
即便作为“示范房企”,其局面也并不轻松。
今年前5个月,旭辉的销售额为496亿元,销售面积为334万㎡,同比分别下降55%、49%。
其中,5月单月的销售额为108亿元,销售面积为65万㎡,同比分别下降60%、59%。
在公开市场,旭辉的债券兑付压力相对较小,年内刚性到期债券已“清零”。8月24日,旭辉有一笔3亿美元永续债到期,可选择赎回或者续期。
此外,市场担心其表外债务。瑞银3月发布报告预估,旭辉表外债务规模则为600至900亿元;由于合作项目较多,随着合作方债务风险加大,旭辉或需投入100-570亿元接盘其股权。
瑞银的推演有一定现实依据。
据近日报道,旭辉与正荣地产的合作项目济南璟樾花园一度停工半年,现已复工;两家另合作的项目济南奥体时代二期,则停工已有半年,尚未复工。
正荣已陷入流动性危机,多笔债务出现违约。
对于瑞银的报告,旭辉官方回应称,截至去年6月30日,非并表项目权益后负债为251亿元;已合理把控风险,“没有义务也不必全额收购合作方股权”。
现在,多数民营房企停止拿地,旭辉选择继续拿地,维系发展。
6月16日,青岛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旭辉与青岛本土国企组成联合体,以5.6亿元底价竞得两幅商住地。此前,它参与了在北京、长沙的集中供地,均有斩获。
“旭辉在长沙等城市的项目卖得比较好,利润率较高,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上述旭辉前员工称,尽管资金流比较紧张,但是,旭辉不会放弃好的机会。
编辑:王健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