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0.3%。从2020年7月至今,CPI同比涨幅呈现从高位下降后又缓慢回升的态势,CPI环比涨幅也呈现了先下降后波动性缓慢上升态势,但CPI环比涨幅要小于同比涨幅。从上半年CPI同比和环比涨幅惯性来看,如果没有受到强烈的外部冲击,年内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
从CPI变化结构来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的影响较大,其中以猪肉为代表的畜肉类价格下降了25.5%。同时,鲜菜类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蛋类、水产品、鲜果和粮食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另外,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衣着、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有小幅上涨;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略有下降。
CPI涨幅出现结构性分化的原因,主要是猪肉价格下跌以后还没有完全回调过来;受到暴雨和洪涝灾害等影响,水产品、鲜果和粮食价格略有上升;受到大宗原材料涨价的传导机制影响,水电燃料、生活用品、交通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
短期来看,我国CPI运行总体平稳。但是也要关注CPI和PPI之间出现的分化趋势。在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回落时,PPI涨幅略有扩大。2021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1%,环比上涨0.9%。
PPI的连续上涨,一方面是在供给端,国际大宗原材料大幅涨价带来的价格传导效应和工业品国际供应链部分中断导致半导体供给不足,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是需求端,1-7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持续扩大,同时国内需求在不断恢复基础上进行了扩张。
PPI持续上涨,一方面说明需求旺盛,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PPI的持续上涨,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假以时日,生产领域的价格涨幅也会逐渐传导到消费领域,导致CPI出现结构性上涨。因此,必须抓紧落实稳定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政策措施,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当前,美国等国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主要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及时推出相应货币政策进行对冲。另外,美国大规模扩张政府债务和美联储大规模进行货币“放水”,一定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潜在的不稳定性和通货膨胀预期,中国需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