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至今,整十个年头之后,“三孩”来了!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此外,为应对日益加深的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配套等诸多政策也被同时提上日程。当日,A股及港股两地婴童及养老概念股尾盘集体异动,高乐股份、宜华健康直线拉升封板,贝因美、戴维医疗、康芝药业等纷纷大幅拉升,好孩子国际涨30.89%,爱帝宫涨超21.67%。
三孩来了!
具体来看,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此前,多位专家均建议下一步实施自主生育政策。而在今年初,国家卫健委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回复时表示:东北地区“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此举被认为全面放开生育有望破冰。
“我个人认为,在今天这样政府支持生育的当下,放开甚至于全面放开。”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表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应该是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对中国人口国情的全面认识,同时也是基于对中国人口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原新指出,三孩生育政策是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之下,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两周前,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刚刚公布。数据显示,受二孩等生育政策影响,与2010年第六次普查比,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2011年11月,全国各地实施双独二孩政策;4年后,二孩政策全面铺开。二孩政策走过十年,尽管2016年的生育小高峰为社会带来了信心,但生育率较低依然是当下面临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200万人,相比2019降幅约18%。至此,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出现了“四连降”;与此同时,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
原新也指出,单纯地依靠生育政策的优化和宽松,想达成适度生育水平的目标,仍然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一系列的、与三孩生育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这是决定未来是否能够达成三孩政策生育效果的关键要素和决定因素。
不过,梁建章在回答北京商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生三孩的边际成本是远远小于生二孩和一孩的,而且三孩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可能没有那么快,也许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把育儿成本降下来。
延迟退休一小步
除了提高生育率,应对老龄化的另一个举措则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议指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社会对延迟退休问题早有共识,必须延迟退休,但一直没有办法实行。今年延迟退休的声音更大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制度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还比较年轻,但是养老金账户已经出现赤字。
最近一次关于延迟退休的官方发布在今年3月,彼时,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将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
“比如,原本满50岁退休的女性,政策实施后,第一年,变成50岁1个月或几个月退休。不同年龄段的人,退休年龄不同。以此类推,经过若干年过渡期完成改革。”金维刚指出。而根据人社部此前发布的过渡期,这个时间或将在五年左右。
赵耀辉解释称,根据国际经验,延迟退休做得越早越好。“比如,延迟本来明年就退休的人,大家是很不愿意的,但是如果延迟现在40岁,20年以后才退休的人,因为现在40岁的人还没想退休这件事,所以更可行。”赵耀辉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最好能一揽子把弹性退休机制也“装进去”,提高透明度,减少改革成本和阻力。
弹性退休机制指的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和需求来设定延迟退休的情况。“例如,如果要设定65岁是法定退休年龄,那么可以设定63岁作为提前退休年龄,有的人不需要提前退休,这个时候可以申请67岁来退休,也可以。”郑秉文指出,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设定一个提前退休年龄,在之后又设定一个延迟退休年龄,也就是自愿申请弹性退休年龄,目前好多国家也都在实行这种弹性退休年龄政策。
养老配套未雨绸缪
从5月11日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会议指出,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此前曾透露,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近10亿人,2020年结余达到5800亿元。跨省调剂基金规模则达到1768亿元,即按一定比例收取上来的各省养老基金,已按照各省发放养老金的人数反馈,对于养老基金负担比较重的省起到调剂作用。
就在6月1日,银保监会开展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也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启动,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对于试点保险公司开发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消费者达到60周岁及以上方可领取养老金,且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
这一市场化投资运营的内容即属于养老金体系中的第三支柱,但发展速度尚且较慢。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总体来看,第二和第三支柱覆盖人口比较少,第二支柱主要针对国有企业,人数在2000万左右,发挥的作用有限。第三支柱的规模就更小,民营企业和个人加入的还比较少。”
5月中旬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后,“三孩”政策紧接着放开。相比人口政策的紧锣密鼓,养老金的发展看起来却相对迟缓。但房连泉解释说:“放开三孩是一个长期的社会人口再生产。现在放开的这些三孩,在20年后就能开始参加养老保险。到2035年或者2050年,老龄化更严重的时候,现在放开的生育政策就会发挥作用。”
婴幼、银发产业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此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会上也指出,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同样,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也成为本次会议明确的方向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8%。而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首先催生的就是社会对于医疗、药品、器械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也将成为未来三十年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大背景。围绕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很多医疗类上市公司积极投建医院、扩充体检中心、研发高端医械,多元化布局老年健康服务产业。而目前A股市场54家上市公司涉足养老产业,其中生物医药公司38家,占比达到七成。
在医疗水平的保障下,老年人的寿命逐渐提高。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的老龄群体积极进入养老市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也认为现在的“银发经济”应该有新的内涵:“过去我们理解的‘银发经济’,就是服务老年人的经济。但现在要重新理解,因为我们的老龄人口是可以去消费的,还是可以进行社会生产的,很多人虽然退休了,但还在参加工作。”
具体来看,曹和平解释称:“老年人已经拥有了房和车,家庭生活趋于完善,手里的资金就会用来旅游或者康复。比如在房地产领域,很多老年人会为了旅游度假而购买房产,那么未来的房地产就需要考虑适老化的建设:电梯是否能容纳轮椅和急救推车,房间内是否有与医院直呼的电话,社区内是否有诊所和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