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剧场演出停了,不代表为观众提供优质艺术作品与服务也按下暂停键。坚持练功、云端排戏,用创作反映疫情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这是文艺人的本分。在此基础上,如何巩固观众群,利用新媒体做增量,提高传统戏曲的网络能见度,成为一道“附加题”。
眼下,许多上海的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以“云剧场”“云课堂”“云教学”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内容轻松、充满人文关怀的短视频、直播,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心情。
也正是非常时期的这场文艺战“疫”,让院团与艺术家在直面点击量、留言反馈的“冲锋陷阵”中,重新审视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与“网生代”的审美需求,努力探索进一步打通传统戏曲云端“暖渠道”。
老戏上抖音+网络挑战,传统艺术“上云”不只是简单搬运
非常时期,“云端”可以提供哪些内容?上海京剧院于2月2日率先给出答案。其“宅家赏戏”栏目每天推送“压箱底”的珍贵视频。紧接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戏曲院团纷纷解封“库存”,遴选优质经典剧目,通过公众号、东方大剧院App等多个平台发布。
京剧院所选的《四郎探母》《狮子楼》等剧目视频,许多已有数十年历史。其中不少是未公开或仅有片段流传的“绝版”“珍藏版”。库房资料“重见天日”,戏迷雀跃不已。要知道,其中一些剧目片段视频曾在网络被高价叫卖,此次经由剧院重新制作,免费向公众开放,令戏迷大感欣喜。
“云剧场”可不只是艺术的搬运工,简单把录像转码成视频。如果说云剧场面向的是懂戏爱戏的“知音”,那么试水短视频,就是在“95后”“00后”中挖掘传统艺术的用户增量。京剧院老生演员、梅花奖得主傅希如是“抖音”老手。如何抓住当下流行热点与传统戏曲的联通点,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傅希如就在艺术战“疫”中打造了几条“爆款”。这几日,傅希如先是用京腔完成“PK邓紫棋”35秒不换气趣味挑战,收获约20万次播放量。见反馈热烈,他再推一口气念完长达230字京剧念白视频,吸引不少网友参与挑战。
能点燃网友热情,可不是“无心插柳”。傅希如告诉记者,京剧里虽然有很多大段念白的戏,但以慢节奏居多,若只是为了好玩“加速”,跟人物、情绪不符。而他选取的这段《白虎节堂》念白,是林冲在情势危急之下的申辩之词,不仅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趣味“加速”也不会折损传统戏曲的韵味。
化身“up主”+试水直播,拓展新渠道需要“圈住”年轻人
上海昆剧团面向青年白领的“昆曲Follow Me”课堂,受到“昆虫”追捧十余年。战“疫”中,剧团特别以明星讲师版将其搬到了网上。前两节课由知名小生、梅花奖得主黎安做主讲人。而作为上海民营院团的领军人物,张军也从零开始,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化身“up主”在14日开启首场直播。
尽管有着20多年的校园普及经验,但面对直播镜头,艺术家坦言是“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首次开播十分钟,张军二话不说,先来了100个踢腿。展现戏曲人练功日常,借网友的“围观”督促自己之余,也号召大家在疫情期间居家完成适当锻炼。面对首日2000多人在线观看,张军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战“疫”直播不是一时兴起,他计划将每日直播持续至五月。未来三天,他就计划推出昆曲“曲牌体”的普及内容。“互联网的价值核心就是为受众创造价值。”在张军看来,网络不只是非常时期提高露出的窗口,更给予戏曲人一个实践平台,不断调整推广手势,以适应网生代的欣赏习惯。
如果说前两个课堂面向青少年,那么上海越剧院的越趣“云课堂”则着眼“10后”。15日起,越剧院陆续推送童谣《花灯赋》《春晨》,让孩子们在视频的带领下,于唱跳中亲近传统文化。“月光淡,小星稀,晓光透天际……歌颂春晨暗欢喜,笑人不早起。”这些童谣歌词来自百年前的语文课本,经由越剧院全新编制为童谣,兼顾了童趣与文化内涵。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介绍,对接幼儿园研发面向孩子的普及内容,是剧院今年艺术推广的“重头戏”。疫情当前,剧院选择提前“上线”,在战“疫”中为孩子们带去“越趣”温暖同时,也试水将新媒体传播纳入教学体系。(首席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