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中的河南记忆 半个世纪前的画作缘何让今天的观众湿润了眼眶?
来源: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8-09-30 07:57:29

李剑晨用过的水彩调色盒与水彩笔

《郑州二七纪念塔》朱绍新1956年

《龙亭东山》

王福利1973年

《少林寺》

冯自强1979年

《嵩山法王寺》冯自强1979年

《鼓楼街一角》张廷相1958年

《沙河大高庄渡口》陈德周1962年

庞白虹1965年创作的《铁塔春色》里的景致,在今天仍能在河南大学北门外寻到。

《瑞雪》高复兴1979年

感动了上万人的河南水彩画

半个世纪前的画作缘何让今天的观众湿润了眼眶?这个“和时间赛跑”抢救出来的画作对河南又意味着什么?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9周年之际,“披图可鉴——河南省美术馆馆藏20世纪50至70年代水彩作品展”吸引上万市民参观,一幅幅画作表现的场景成为人们感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铿锵岁月的窗口。从画中,美术爱好者找到了水彩艺术的根,普通市民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的精神风貌。正如一位观众观看后的留言:“我看到了初心。”

河南记忆的艺术宝库

“我小时候的二七塔就是这样的!”络绎不绝的观众中,当年轻人看到画家朱韶新创作于1956年的郑州二七纪念塔时有些疑惑,因为画面上的不是双塔建筑,而是一幢木塔。此时,观展的老年人总会主动当起讲解员。

原来,“二七木塔”是1951年建成的,当时塔高只有21米,据说是一个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临时性建筑。因为木塔建在了当年烈士的鲜血浸染过的地方,普通市民以为那是“二七大罢工”的纪念塔。1971年夏天,一场风雨过后,屹立了20年的木塔轰然倒地。在群众自发要求建立新塔的呼声中,郑州重建了双塔十四层的“二七塔”。

跟着老人看展,成为这次展览的一道独特风景。7月25日开展,不到一个月现场参观人数就突破万人,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前来追忆似水年华。

老画家们用笔触描绘了有着半个世纪变迁前的河南模样。如今许多画作的作者已经离世,健在的也已是耄耋之年。

和观众们近些年看到的画展内容迥异,这里很少有标新立异的作品,没有高原、沙漠等边远景观,而是实实在在的城市风景、身边风物。比如,表现建设成就的木材厂、钢铁厂及建筑工地,描写城市街景的汽车、自行车,以及记录城市面貌的老建筑和河流风景等。作品画幅不大,但从中能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风貌。

“这些作品都很积极向上,色彩明丽,心情舒畅,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品的鲜明特征,画作透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看到这些画作,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的思绪总被带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当这些画家创作时,他正在开封上中学,那时人们奋发昂扬,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机还是“奢侈品”,绘画弥补了图像资料的缺乏,这些作品堪称河南记忆的艺术宝库。展览的幕后是和时间赛跑的不易。化建国和同事历经4年多时间,足迹遍布省内外十几个城市,拜访了40余位老一辈艺术家,进行深入细致的抢救、挖掘和整理,“很多作品是翻箱底翻出来的”。

“这是在抢救河南的记忆。如果我们不及时做这个工作,再过五年、十年很多都会消失。”化建国说。

“中国水彩画之父”是河南人

梳理20世纪美术史,现代美术教育先驱者的身影中,河南人是其中的一抹亮色。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的李剑晨就是咱河南内黄县人。

在展出的李剑晨四幅水彩画前,人们总会久久驻足欣赏,更难得一见的展品是李剑晨先生用过的画笔和调色盒,让这位水彩大家经历的时光仿佛可知可感。

出生于1900年的李剑晨,17岁考上河南第一师范,23岁考入北京国立艺专,毕业后回河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后来又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他的水彩画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桃李满天下。

“那个时候真是求学心切啊!只要听说李剑晨老师的画展,都会克服各种困难一饱眼福。”上世纪60年代,现年74岁的王福利老师还是20多岁的小伙,正在开封美术学校读书的他,听说郑州的画展中有仰慕已久的李剑晨作品,和伙伴冒着大雨去看展,由于买不起开封到郑州全程的火车票,到郑州东站便下了车,徒步一两个小时赶到展馆,但当天已闭馆,工作人员得知他们从开封辛苦赶来,破例重开了门。当时,李剑晨介绍水彩技法的书,几乎是水彩画家的必备,化建国求学时就攒钱买了李剑晨编写的《水彩画技法》,视若珍宝。

尽管李剑晨后来在江苏高校任教,但他一直关心家乡美术事业发展,多次回河南举办展览,并将部分画作捐赠给了家乡。

对河南美术人来说,这个展览重要意义还在于,梳理了20世纪河南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补充了河南现代美术教育的史料。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素描、色彩是主要课程,由于油画的材料、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早期进行油画的绘画相对困难,水彩成为许多人学习现代美术的主要方式。河南水彩有影响力的大家如吴法鼎、杨廷宝、李剑晨、李永海、李耘森、崔豫章、白统绪等不仅艺术成就卓著,同时也在美术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为河南也为其他地域的美术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这些学子又在教育、出版、工艺美术等行业开枝散叶,对现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播种和繁荣的作用。

1942年,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的庞白虹,定居开封,他创作的《铁塔春色》里的景致,在今天仍能在河南大学北门外寻到。当年,庞白虹在相国寺附近的群艺馆办培训班,化建国等都曾跟着他学习过,受益匪浅。

让河南省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郭黎莅感触最深的是,对早期作品的抢救性发掘,对老一代艺术家的实地采访,都是当务之急,“在收集过程中,多次都是刚做完收藏工作,或者还没来得及完成,老先生去世了”。

好的艺术作品得有生活根据

画展的留言簿上,不少人写下的观看感受是“感动”。

化建国的第一印象是“朴素、真诚”。“老艺术家的画作在技法上很朴素,味道很纯正,触动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化建国说,现在的水彩技法有了长足进步,有极为写实的还有抽象表现的,更为多样,但也存在一些作品很炫技却不打动人。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焦书晖说:“这些水彩画是画家们怀着对祖国、对大自然最真诚、最真挚情感创作的,最直观地表达了对当时时代的感受,在今天看这些画内心非常感动,虽然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大部分景致都不在了,但老艺术家们创造的有灵魂、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对今天年轻艺术家有启迪、借鉴和学习作用。”

在参展的老水彩画家王福利看来,这些旧作之所以打动那么多观众,是因为“不做作”。他说,如今的水彩画技法上很严格,画得很完整、很深入、很有层次感,色彩学考虑得也比较周全,但是不生动,“好的作品与生活分不开,得有生活根据”。1973年,王福利曾和画友们沿着黄河写生,从开封出发,经郑州花园口,最终到三门峡,来回走了一个多月,大家都收获良多。

在9月6日举行的展览学术研讨会上,参展画家任有生、刘葆松、高复兴、张汝舟、李绍翰出席。许多美术界专家在发言前,会先向前辈们鞠躬表达敬意。一位与会的晚辈说:“这些老先生是河南水彩的开拓者。如果把河南水彩比成一条大河,他们是站在源头的那一批。”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河南省美术馆围绕此次展览开展近20场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千余名孩子走近艺术家,认识水彩画艺术,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峥嵘岁月。

“一方面让孩子们对艺术创造和水彩的审美情趣有更好的理解与表达;同时也想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认知历史记忆,将视觉经验交织在一起,实现多维角度的美育和爱国历史教育。”化建国说。

画笔之下的郑汴往事

“披图可鉴——河南省美术馆馆藏20世纪50至70年代水彩作品展”展出的98件作品,既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发展的一个个真实片段,也隐藏着创作者的一段段鲜活故事。我们从中选择了描述郑州、开封具有代表性的两处景致水彩画,对老艺术家进行了采访。虽然时过境迁,但浓缩进画幅之中的情感记忆宛若昨日。

◆郑州大石桥雪景背后的温情他惦记了40年

82岁的水彩画家高复兴很庆幸,因为用画笔保留了上下班路上最喜欢的一片风景,让他在退休近20年后并没有感叹往事如烟。

40年前,高复兴在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任美术教研员,每天上下班要穿越大石桥。这段道路在两侧行道树的映衬下,显得深邃幽静,他每次上下班总会多看上几眼。喜欢画雪景的他,心中一直在等待一场瑞雪,并特意早早地将水彩纸裱在了画板上,时刻准备着。

1979年大年初一,郑州上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当欣喜的市民们串门游玩时,高复兴披上棉衣,戴上毡帽,骑车来到紧邻道路的金水河北岸的大石桥路口西南角。撑起画架,支起马扎,搓搓手,一边酝酿一边动笔。

由于挨着河道,这里是一处风口,专注在绘画中的高复兴并不知道,身后已经围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人群刚好将寒风遮挡,人们自觉地只站在身后,为他留出了整个画幅视线。人群中有人轻声赞叹:“这年轻人真用功啊!大雪天还写生。”

天气寒冷,茶缸里的温水很快转凉结冰,画笔也冻上了,还没等高复兴发愁,旁边的小朋友便主动提出帮忙去打水,当时路边的鱼餐厅还开着门,孩子们就这样来回四五次帮忙到餐厅取温水,确保了一个多小时创作的持续进行。

披上银装的道路映入高复兴的眼帘,继而落在了画布上——路口处安置着淡黄色交通岗亭,路中间摆着两层阶梯状的圆形指挥岗,红白相间的红绿灯杆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感,影影绰绰的建筑物是卖布匹的国营纺织商店,远处尽头即将驶来的是一辆从大石桥开往火车站的4路公交车……

画作初成,纸面却结了一层薄冰。这张雪景图,并没有使用白色颜料,那树干上一道道白色雪痕,是高复兴用笔杆刮冰留下的纸痕。这种不得已的创作,反而让树干的雪感更具感染力。

此时,高复兴的双手也已被冻得僵硬,他不得不收起画架。半个月之后,飘在画纸上的雪花浸入画作,为冬景添了一层天然的斑驳。他又在上面画上了一个骑着单车的女士,脖间的围巾随风起舞着,激活了整幅作品。新春伊始,瑞雪兆丰年,他为画作起名《瑞雪》。

高复兴从小生活在郑州,家就在二七塔向西一公里的地方,童年记忆里,郑州最宽的马路解放路还是个半截马路,如今郑州的变化让他恍若隔世,绘画的大石桥位置,画作上的风景早已灰飞烟灭,人们更为熟悉的是矗立的立交桥。

最近,高复兴正在筹备自己的画册,这个雪景故事被他写入其中。他觉得,相比画作里的城市风景,城市人的温情同样让他更加感到温暖和怀念。

◆开封龙亭水彩小画里的大变迁

上世纪60年代,从开封美术学校毕业的王福利留校任教,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漫步在开封古城创作。

那是在深秋的五点钟左右,暮色初显,光泽温和又丰富,附近工厂下班的工人们或步行或骑车从紧挨着龙亭的路上经过,湖泊水影中晃动着他们的身影。这个黄昏前的灵动瞬间,打动了背着画夹路过的王福利,他在湖东岸边支起画架,开始写生。

这幅王福利1973年创作的《龙亭东山》,画面虽然是静止的,但和照片相比似乎有了血肉,能调动了人们的感受,仿佛隐隐约约中听到自行车铃的声音,以及下班工人们三三两两的笑声,荡漾的秋波似乎是画家情绪的表现。

近些年,每逢菊花节,王福利都会拿着相机到龙亭拍点照,但时过境迁之后,画中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画幅里不多的景致,许多都已经走入了王福利的记忆中:紧挨着龙亭的这条马路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时孤立的龙亭如今早已被硕大的龙亭公园包围着,周边树木郁郁葱葱,已经掩蔽了大半个龙亭的身躯;红白色的公共汽车是1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开往体育场方向,当时的开封的公交线路只有两三条;湖泊上如今新建了一座桥,下面疏浚的御河如今直接通往铁塔公园。如果他不主动说,人们可能不会知道画中的电线杆其实是木质的。

和当今许多年轻画家喜欢自然风光不同,当时的画家们还钟情于画工厂,机器轰隆冒着烟囱的工厂带给他们的是生机勃勃的感受。光开封化肥厂,王福利就去了五六次,厂里领导听说是来创作的都很支持,有工人帮忙搬来凳子,提供茶水。

“如果生活感动不了你,你画不成。”王福利坚信绘画是“有感而发”的艺术,“每每看到心动的情景,真是手忙脚乱光想表现出来,所谓的灵感一过时间就感觉没有了,有时候绘制时手都会激动地发抖,着实被这个生活中的东西感动了”。

王福利的画板上出现过铁塔、龙亭、相国寺等开封主要景观。发展让城市有了新面貌,但在他看来,有些东西不太适合入画,比如在古建筑旁边出现巨幅广告牌、不锈钢栏杆,“这种情景会感觉有些‘假气’,很难打动人,难以唤起画家想要表现的冲动”。

老画家们希望城市在发展中也能注重和谐的美感,让一代代画家将目光投向所生活的城市,将美好的诗情画意永驻。

关键词: 水彩中的河南记忆

猜你喜欢

长沙实现数字人民币税款缴纳全流程全场景办理

长沙实现数字人民币税款缴纳全流程全场景办理

近日,湖南跳马园林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曾艳通过湖南省电子税务局,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税款4502 35...更多

2022-01-14 15:39:36
2021年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

2021年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

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部门获悉,2021年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人造板产量达到5...更多

2022-01-14 15:37:14
“双碳”承诺形成了对全球产业链的刚性约束

“双碳”承诺形成了对全球产业链的刚性约束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对全球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各国的双碳承诺形成了对全球产...更多

2022-01-14 15:30:06
广大经营者要合法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 严查哄抬物价行为

广大经营者要合法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 严查哄抬物

近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发布关于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凡是...更多

2022-01-14 15:22:51
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消息,1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更多

2022-01-14 15:18:44
浙江打造出口“新名片” 进一步放大溢出效应

浙江打造出口“新名片” 进一步放大溢出效应

为抢抓RCEP机遇,布局日本市场,打造浙江出口新名片,日前,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更多

2022-01-13 12:25:35
企业抢抓RCEP新机遇 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发展

企业抢抓RCEP新机遇 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一

环己胺出口到日本,目前需要缴纳税率为3 1%的进口关税,RCEP生效后就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糠醇在RC...更多

2022-01-13 12:21:29
美妆行业“独角兽”品牌诞生 食品行业潜力新品牌正在成长中

美妆行业“独角兽”品牌诞生 食品行业潜力新品牌

日前,2022天猫新品牌创业地图出炉,从1600个天猫重点新品牌的数量分布来看,上海以348个新品牌数量...更多

2022-01-13 12:19:16
“智慧早餐”使数字早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早餐场景变得更便捷

“智慧早餐”使数字早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早餐场

8:00起床,打开手机下单,9:00到单位楼下的智能取餐柜取早餐,是上海白领赵小路工作日早上同洗漱...更多

2022-01-13 12:17:12
二手车流通扩大 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二手车流通扩大 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1年以来,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更多

2022-01-13 12:13:47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