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回顾2012车市 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顾2012车市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家车网 2012-12-14 12:56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江南小宋

  还有20多天2012年就要“见底”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没有到,但是2012的车市确实是让各大车企都心惊肉跳了一把,2012年1-11月,乘用车共销售1403.24万辆,同比增长7.09%这样的大环境让各大车企2012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是富也好,穷也罢,无论环境如何,总会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迷茫得找不着北。总之,欢喜也罢,忧愁也好,2012年,对于各大车企来说,注定都是难以惊心动魄的一年。

  日系品牌:纠结的一年

  对于日系汽车品牌来说,2012年绝对是纠结的一年:刚刚从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冲击中缓过劲来,就遇到年初的中国车市萧条和广州限购;接着又遇上“钓鱼岛事件”,使传统的“金九银十”成为日系汽车的“滑铁卢”,尤其是11月份,日系车的销量更是“惨不忍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在钓鱼岛事件之前,日本汽车8月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约19%,9月份和10月份这一数字跌到15%左右——创下十年来最低。

  好在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11月份,日系车终于有了“冬天过去了”的感觉,11月日系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仍然存在36.05%的下滑,但相比于9、10月份平均50%的下滑幅度,回暖迹象明显。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中日关系并没有明显改善、国人还没有从日系车主成为攻击目标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大环境下,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仍然是前途难卜。

  德系品牌:攻城掠地

  与市场份额持续走低的日系车相比,德系车在华市场表现无疑非常出色:今年1-11月,德系共销售264.7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87%,上升势头明显。

  汽车咨询机构J.D.Power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欧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25%上升到了2012年的35%,对日系车型购买意向率则从2009年的32%下降到2012年的24%。

  德系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地,处处凯歌,除了受益于日系车的失利之外,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其精准的产品战略、领先的技术和在中国良好的市场口碑。

  产品布局方面,德系车可谓是排兵布阵,精准到位:以一汽大众为例,在豪华车市场,1~11月,一汽-大众奥迪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继续领跑中国高档汽车市场。在B级车市场,迈腾全面超越雅阁、凯美瑞等中高级车市场元老,成为中高级轿车市场新的标杆。在A级车市场,捷达、新宝来、高尔夫速腾四大车型完整覆盖A级车市,由低到高的全面渗透,长期以来的品牌形象与口碑在市场中一直被广泛认可。

  再说技术方面,仍然以一汽大众为例,一汽-大众接连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场需求的换代、改款和年型产品。全新速腾、迈腾2012款等各款产品都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月销售均超过两万辆。此外高尔夫、CC、捷达、新宝来也稳居市场的销售排行前列。

  除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引入也是德系车的一大致胜“筹码”。“TSI+DSG”的动力组合系统对于大众的粉丝来说早已成为一个习惯用语,今年,大众汽车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个“新词”:蓝驱技术,即通过发动机起停技术、制动能量回收以及低滚阻轮胎等诸多先进的节能科技使得整车油耗更低、更加节能环保。一汽大众高尔夫已成为第一款引入蓝驱技术并国产的车型,未来一汽大众旗下新捷达、宝来、速腾、迈腾都将有望引入蓝驱模块,形成新的蓝驱车系。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一汽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强势上扬,更多的还来自于其身的“硬实力”。

  美系品牌:表现强劲

  1到11月份,美系在华共销售165.23万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在华销量都表现强劲。

  2008年底以来,随着新君威、新君越科鲁兹、新赛欧英朗等车型的上市,通用改变了其以往因“多品牌”造成的车型匮乏状态,同时又在2009和2010年市场利好因素影响下,在华销量飞速增长,1-11月销量前十的轿车品牌通用占了三席,分别是位居第一的凯越、位居第三的赛欧,和位居第七位的科鲁兹。福特随着其新车新福布斯上市以后,总销量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上升,福克斯在11月份再次夺得轿车品牌销量冠军。

  自主品牌:奋力向上

  1-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79.64万辆,同比增长4.9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84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2012年是艰难的一年,但同时也是一个奋力向上的转折年。

  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奇瑞汽车今年可谓动作频繁,与广汽联姻,与捷豹路虎合作。在向上不成、多品牌受阻、销量下滑的多重困局之下,奇瑞汽车终于决定瘦身,回归正道。但奇瑞汽车面临的仍然有许多难解的结,向上之路依然压力重重,好在奇瑞汽车终于开始迈出了走向正确的第一步。

  比亚迪也终于慢慢开始走出负面新闻缠身的困局,在新能源汽车上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解围之路。吉利最令人关注的除了吉利本身,更多的还是沃尔沃,沃尔沃能否真正的成为一只“猛虎”,吉利能否借“沃尔沃”之“名”,成功上位,都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而长城等其他自主品牌也都在奋力向上,我们也可以相信,只要自主品牌向上的信心不减,向上的脚步不停,希望就会一直在。

责任编辑: 谷珍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