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属六大茶类黑茶中的特色产品,是一种发酵茶。自古便是西北,哈萨克,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中,来自陕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成功晋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作为茯茶的主产地,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泾阳县地处关中“白菜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制作优质茯茶的核心要求。李亚鹤说,在泾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泾阳茯茶三大宝,泾阳人、泾阳水、泾阳气候。古往今来,勤劳的泾阳人将无数茶叶从湖南辗转河南再运入陕西,一个个硕大的茶包从渡口倾泻而下,一度成为奇景。而这些来自湖南的茶叶又经过检、剁、选等程序成为制作茯茶的上好原料。李亚鹤了解到制作茯茶最关键的几道工序是熬釉、发花和封藏,温度、湿度、浓度的不同同样也是影响茯茶品质的关键,所以,能感知并掌控这其中关键的老师傅也必然是能够经久传承的手艺人。
泾阳县贾根社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百年传承的古老家族,张根社自幼受到家族氛围熏陶,对茯茶制作充满感情,终成为茯茶制作工艺第十三代传人。现如今,泾阳县的茯茶企业遍地开花,更有现代化机械生产流水作业,但贾根社家族的手工茯茶始终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贾根社被陕西省文化厅认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企业陕西泾阳泾砖茶叶有限公司也被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目前,李亚鹤看到陕西泾阳泾砖茶叶有限公司有员工三十余人,年产量可达300吨,其产品远销西安、南京、江苏等地。
“但是近几年不太行。”据该企业产品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受疫情和销售形势变化的影响,企业不断缩减产量,资金链一度受到影响。尤其是疫情期间,需要从湖南、湖北等地区购进的茶叶在价格上涨的同时,又因交通受阻不得不绕道运输而增加运输成本,甚至直接因交通管制导致原材料断供而减产,无形中为公司增加了重重烦恼。
为此,泾阳县税务局多次主动上门服务。今年3月,泾阳县税务局“一把手”带头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其产销过程,并详细讲解税收政策,积极从税收角度给予帮助,帮助该企业逐步走出低迷,恢复元气。显然,李亚鹤发现相较于其他具备现代化生产线的茯茶企业,纯手工传承的企业有着天然劣势。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泾阳县税务局税收小分队也积极出动,深入调研论证,积极从增值税留抵退税、减税降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方面进行宣讲培训,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
“作为‘非遗’的茯茶制作技艺,它承载了数百年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我觉得我们有义务继续把它传承下去、推广出去。虽然困难重重,但幸运的是,税务部门帮了我们很多。”贾根社说道,根据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企业于前几年成立分公司,将生产线全部搬至三渠镇工业产业园,得知他们的发展意向,泾阳税务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手把手指导,向他们讲解进项税抵扣政策,各项政策优惠,并和分局的同事参与筹划,给他们成立分公司提建议做指导。
在税务部门的“一对一”帮扶下,陕西泾阳泾砖茶叶有限公司分公司成功落地泾阳县三渠镇。随着知名度的增加,该公司还融入泾阳县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参与上海东方卫视综艺节目,发挥百年“非遗”传承品牌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客青睐。在泾阳县,有大大小小茯茶企业59家,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在帮助他们享受便捷纳税服务的同时,泾阳县税务局还联合当地银行推出“银税贷”,不仅缓解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更有利于构建全域诚信纳税体系。“非常感谢税务局给我们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优质高效服务,尤其是诚信贷款方面,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解决了疫情之下我们这些小企业的心头大患。”在9月份召开的“银税贷”线上培训会上,各参会茯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
下一步,泾阳税务将针对茯茶企业持续发送“税惠锦囊”,有针对性施政问策,助力茯茶制作技艺不断传承,丰富茯茶文化,创新更多茯茶衍生产品,持续扩大泾阳茯茶品牌影响力,以“税力”精茶技,以服务促民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